没有阅读价值的事迹材料往往是虚构的,无法为读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和启示,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励我们追求卓越和完美,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女英雄人物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女英雄人物事迹篇1
黄文秀,198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她是2016年广西优秀定向选调生,曾任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6月16日的大雨来得很突然。下午两点多,黄文秀没吃饭,就急匆匆地要出门。父亲看了天气预报,知道晚上会有暴雨,劝她,“要不明早再回吧?”“就是因为要下暴雨,村里可能会受灾,更应该马上回去”,黄文秀坚持要走,临走前,她叮嘱父亲“记得吃药”。回村的路上,黄文秀一边开车,一边给村支书周昌战发消息,询问村里的情况。当地的地质比较疏松,一到雨季,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
6月17日凌晨00:12,黄文秀在家族群里发了一段11秒的小视频。视频里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车灯发出微弱的光,照出密集的雨点、频频摆动的雨刷和从山上倾泻下来、淹满整条公路的洪水。4分钟后,黄文秀对家人说,“我遇到山洪了,两头都走不了,雨越来越大,请为我祷告吧”。没有人预料到,这成了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段话。凌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队长席道怀是最后见到黄文秀的人。他对媒体回忆,他曾和同事在积水路段碰到进退两难的黄文秀。她冒着雨从车上下来,向席道怀求助,请他帮忙开车通过这段路。席道怀将文秀安顿在警车上,他驾驶文秀的车在前头开路,当他把车开到安全地带,却发现文秀乘的车没跟上来。文秀电话无人接听,席道怀在车上的同事也不接电话。此时,席道怀隐隐产生了不祥预感。原路返回,他发现路面塌方、一片狼藉。救援人员在下游河道发现了她的遗体。“30岁,太年轻了!”人们痛惜于她美丽而短暂的生命,含泪送她。“几天前,文秀说我们脱贫攻坚战的效果不错,全村只剩下2.7%贫困人口,过段时间我们全村脱贫了一起开个庆功会吧,当时她还在我们一个农民家里,买了一些酒。”百坭村村支书周昌战说,“酒买好了,可是她却不在了”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以黄文秀为榜样,坚决完成英雄未竟的扶贫事业,争做新时代好党员好干部。
女英雄人物事迹篇2
66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对抗外敌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拼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奉献。
太行山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指反法西斯,壮烈牺牲;狼牙山顶,五壮士舍身跳崖;晋察冀边区,雨来智取鬼子……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那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毛泽东、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杨成武,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奋学习,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好准备吧!
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此,我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开展,为建设泰安:“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做好全面准备。
女英雄人物事迹篇3
关德兴,艺名新靓就,开平赤坎镇莲蓬塘村人,生于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他是一位品德高尚、艺术造诣极深的粤剧著名“小武”、“须生”,又是电影名演员。他与薛觉先、马师曾齐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美国旧金山,原与一家戏院签订三年演出的合同,但刚演了一年时间,即向院主请辞,决心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参加当地侨胞掀起的支援祖国抗战的演出捐献活动。院主为他的爱国热诚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关德兴通过各种方法,奔走海外及省港各地,为抗日救亡开展宣传义演,把募得的金钱、食品、棉衣、药品等等寄回祖国,支援抗日。他不仅义演募捐,连自己心爱的小汽车也卖掉,全部献给抗日战争,人们都称赞他是“爱国艺人”。
抗日战争期间,关德兴参加“胜寿年”剧团在美国三藩市演出,忽然传来淞沪之役我十九路军将士重创日本侵略军的喜讯,当地华侨即掀起了一个为抗日勇士捐献“一碗饭运动”(每人少吃一碗饭,支援前方士兵,救济难民)。关德兴为了响应此举,便与“胜寿年”剧团同仁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他制造了一只直径达两米的特大饭碗,由两人扮成难民,抬着大饭碗走在前头,演员们分别扮成凶残的日本兵和中国的难民,关德兴则化装成一名山东大汉,肩挑两个大筐,筐里坐着几个难童,啼哭呼救,以此宣传抗日,结果获得了巨额捐款,而关德兴则为了这次活动而劳累致病。
抗战八年,关德兴为抗日募捐而不断举行义演,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入息,难以养家,他的太太因为债务过期无法清还,被人控诉而关进监牢。慈善会的友人,都主张从他所募得的款项当中提取一、二成替他还债,但关德兴严词拒绝。那债主听闻此事,深受感动,自动请求华民政务司把关师奶释放,撤消原诉,暂不追索欠债。
1942年,关德兴随剧团转移到广西梧州,因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深得当时第七战区司令官的好评,受委托组建广西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随后又调到韶关,改称广东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
关德兴的演技和武功,名不虚传。他在演出《神鞭侠》一剧中,形象十分威武,手操一条丈多长的软鞭,在舞台中间点燃三支白蜡烛,他站在舞台右侧,距离蜡烛丈余远,喝一声,“啪”的一声,鞭随声到,就打熄左边的烛光。要左打左,要右打右,百发百准。烛光熄了,而蜡烛依然不倒。接着,他又叫人把三支蜡烛重新点燃,声言要一挥鞭打熄三支蜡烛。这时,台上停锣息鼓,台下鸦雀无声。只见他那长鞭飞起,矫若游龙,“噼啪”一声响,三支烛光同时熄灭,但三支蜡烛依然不倒,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关德兴擅长演关公戏,尤其是扮演关云长,惟妙惟肖,享有“生关公”的美誉。他不但扮相酷似关云长,而且具有北派的功架,又有南派的唱腔。他曾长期与名演员高飞凤合作(高飞凤是著名粤剧花旦),演出《岳飞》、《戚继光》、《神鞭侠》、《水淹七军》、《大侠甘凤池》、《武松杀嫂》等名剧。关德兴还有一门绝技是使用“金鸡独立”武艺。他可以表演单脚站立一两个小时;还可以在“金鸡独立”时,叫高飞凤快速跳扎,关德兴再用脚背把她接住承起。
1946年,关德兴率团赴上海演出,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和京剧著名演员麒麟童、林树森等均亲来迎接。京、粤两大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剔除门户之见,双方都演得很成功。
关德兴不仅粤剧艺术水平很高,电影艺术的造诣也颇深,他是香港武打片的始创者。他曾拍了数十部很成功的影片,武打片尤其轰动。
日本投降后,关德兴仍奔走于海内外,为孤儿及残疾人募捐。后来移居香港和美国,只要是筹款善举,他必然参加。1991年7月我国华东、华中地区十八省、市发生了特大水灾,政府向世界各国发出呼吁,希望援助灾区灾民,80多岁高龄的关德兴先后参加7月17日、7月20日香港翡翠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的筹款活动。他唱了一曲以后,向观众叩了九个响头,以致前额受了损伤,还声泪俱下,说:为救灾民于危难,肌肤受损何足惜。闻者深为感动。
女英雄人物事迹篇4
读了《爱国英雄王二小》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王二小这个少年英雄,更敬佩王二小等其他抗日英雄们,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1942年10月25日,十三岁的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鬼子进山扫荡,王二小为了不让鬼子发现隐蔽着八路军和乡亲们的山沟,故意暴露自己,与鬼子周旋,并假装给鬼子带路,把鬼子引到八路军的埋伏圈。那是条死路,鬼子很快就发现上当了,举起刀,狠狠地刺向王二小的胸膛,高高地挑起,把他摔在巨石上。与此同时,枪炮声四起,八路军全歼了这股敌人,但王二小也英勇牺牲了。
王二小,他小小的年纪,竟会不顾自身安危,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且遇到敌人,竟然能如此冷静、勇敢。他又怎会不知道,自己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必定是死路一条。但是,王二小为了八路军的安危,为了党和人民,宁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冷静、舍己为人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我震惊了,谁不珍惜宝贵的生命呢?王二小只是一个儿童,却为国捐躯,这让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儿童也可以爱国!有了那些为国捐躯、舍己为人的.抗日英雄们,有谁能打倒团结奋斗的中国呢?虽然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传播正能量,将爱心播撒,让希望萌芽,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好。
虽然我们不知道王二小长什么样,但我们相信,王二小的英勇事迹会永远激励人们: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强大的光辉背后是英雄烈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请记住这个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篇4
陈嘉庚认为“金钱如肥料,撒播才有用。”他睦到办学是关系到祖国兴衰存亡的大事,就把办企业获得的利润全部用于办学。据统计,他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合1.5亿元。1929年因经济危机,他的企业也亏损了,不得不向银行借贷,尽管如此,他仍然千方百计地维护厦门大学集美学校的费用。他的个人生活十分俭朴,衣服破了一补再补,伙食也是能省则省。他认为:“该花的钱千百万都不要吝异,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要浪费。”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1874-1961),近代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厦门集美)人。早年随父往新加坡经商,后经营菠萝和橡胶种植业。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以巨款资助辛亥革命。嗣后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1912-1920年间,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1928年5月3日济南事件后,在新加坡发起华侨抵制日货运动,并成立济南惨案筹赈会,任会长。1938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号召救国捐款和抵制日货。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简称南洋总会),历任会长。
1939年回国慰问延安边区军民,此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创办《南洋日报》,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墓葬厦门集美。
女英雄人物事迹篇5
某某街道某某社区(某某)驻村干部某某。因为疫情原因,她奋战在一线,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总是在电话中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此前,在未启用集中隔离方式时,她每天要对社区内居家隔离对象进行两次体温测量。2月2日,一位快满14天隔离期的居家隔离对象体温较往常有所升高,这引起了她的警觉。傍晚时分,她再次上门测量,对象已经有点低烧,她立马将该居家隔离对象交由社区卫生院送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将情况及时汇报至街道指挥站。之后,她又急匆匆地赶往某某,将两名需要转移至集中隔离点的对象送至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维也纳酒店。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已是晚上9点多,在这个时期,任谁都是紧张的,她不敢回家,不断在脑海里仔细回想每个细节,工作中的、在家的……担心的是家人和同事。
稍作调整的她又立马投入了战斗。某某在经历拆迁改造后还有200多户村民、1500余名即将返工的外地员工。为守护好某某这个大本营,她与村社干部一道将腰屿自然村和某某移民区封闭成临时的封闭式小区。同时通过向村民发放“买菜通行票”,发动村干部、村民和企业自查返温人员,确保不漏查一车一人。
疫情当前,某某充分发挥了自己“女汉子”的性格特点,一句“我来吧”常常被她挂在嘴边。每天上门监测追踪居家隔离对象身体状况,对来自疫区人员上门随访,动员居家隔离对象转移到集中隔离点等等,她往往是冲在第一个的人。
“女汉子”也有柔情时刻,她向在隔离病房工作的亲人请教科学防护知识并向村民普及,消除他们对疫情的恐惧;她常常主动联系孤身在温的隔离对象,帮忙采购生活物资,被亲切地称为“小姐姐”;丈夫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她却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孩子扔给爷爷奶奶了,谁家不是这样呢”道尽基层一线防控人员的辛酸。
女英雄人物事迹篇6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随之我写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
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0岁的我,越发激起对70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感。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再次致敬最可爱的人!
女英雄人物事迹6篇相关文章:
★ 航天人物事迹7篇
★ 人物的事迹8篇
★ 中国人物事迹5篇
★ 先进人物事迹5篇
★ 讲人物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