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才能在课堂上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要克服形式主义,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a—b—a‘乐曲的风格,理解小老鼠历险的故事情节,并建立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概念。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表现小老鼠找东西吃的动作,感受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避免与同伴相碰撞。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机,钢琴,猫的头饰。
事先学习歌曲《我是一只小老鼠》,一段欢快的音乐,一段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请老师和幼儿共同做小老鼠去历险,在感受音乐变化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1小老鼠们,今天鼠妈妈带你们出去找吃的好吗?不过你们可要紧紧跟着妈妈,当心别让猫给抓走了。
1)复习歌曲《我是一只小老鼠》
2)感受音乐的变化。(播放a段音乐)
二、播放b段音乐,通过游戏体验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1)放音乐(低音,含减七和弦)
2)放猫走路声(低音,强)1 55|1—|1 55|1—|……
强至减弱。问:现在猫走了吗?(没有)
你怎么知道猫还没有走?
减弱至无声。问:现在猫走了吗?(走了)你怎么知道猫走了?
3)游戏:猫捉老鼠。
4)第二遍游戏,幼儿做猫。
三、播放a段音乐,请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创编动作,并且能够完整地表演动作。
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2)播放摇篮曲。
四、结束活动。
师:天黑了,小老鼠们,我们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学生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
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篇2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 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 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 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 《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 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 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
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音乐情节让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灵活现,游戏性、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激发她们大胆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小老鼠、大象手偶、头饰各一个
2) 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 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
⑵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⑶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活动反思: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猫指偶各一个,小花猫头饰若干,木鱼一个。
3、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律动入场,要求动作合拍表情自然2、练声《太阳出来了》1=c(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二、基本部分1、复习儿歌《小老鼠》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4)出示节奏卡×·× ×× × × 、×·× ×× × 0一起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地朗诵,念准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 个别幼儿表演唱
3、音乐游戏《猫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地幼儿,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唱唱中,熟悉歌曲并有学唱兴趣。
2、喜欢角色扮演,在与同伴共同表演中体会游戏的乐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有打电话的经验,知道电话的用途
材料准备:ppt、音乐 重点难点:初步学唱
活动过程:
一、 《邮递员叔叔好》
——邮递员叔叔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每天都要为人们送去千万封信,真辛苦,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歌声来赞扬邮递员叔叔们吧。
二、《小老鼠打电话》
1、生活经验迁移
——邮递员叔叔给小老鼠送来了一封小鸭寄的信,老鼠收到信可开心了。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听一听)
小结:原来小老鼠接到了小鸭的邀请信,那么,除了写信,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和朋友联系、联络?(幼儿说说)
——打电话是这么多办法中既方便又快捷的一种。我们最近正巧在玩打电话的游戏,小朋友可喜欢了对吧?
——你和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常常会说些什么?(幼儿范谈。可以邀请、慰问、聊天、求助)
幼儿作品
2、欣赏歌曲的前半段
——我们刚才是在表演打电话,所以和平是有点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在打电话。(幼儿说说)小老鼠觉得这样打电话真有趣,它也想用这个方法给朋友打电话,邀请它们来家里玩。好,让我们一起听音乐,(欣赏歌曲的前半段)
——你们听到了什么?
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电话接通后他们说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到音乐里去找答案,一定要仔细听哦!(再次欣赏)
提问:
1)老鼠请朋友来做什么?(过家家,过家家就是娃娃家的意思。)
2)小老鼠是怎么打电话的?它的手里拿着什么?(电话本,电话本有什么用?记录电话号码的xxxxx)(看ppt,玩游戏)
3)电话接通后,她们说了些什么?
——幼儿学唱歌曲
3、欣赏歌曲后半段
——朋友来了!会是谁呢?让我们继续听音乐。(音乐后半段欣赏)
提问:
1)听到了什么?
2)听到了这么多声音,猫叫、开门、关门,你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3)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验证,再次欣赏音乐后半段)
——粗心的老鼠呀,把猫请来了,那可怎么办啊?你们来帮老鼠想想办法吧。(打给更强大的动物)
小结:事情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也不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为这个故事添上一个结局,就是结果,看看谁想的结局最有趣、最出乎意料……
三、活动延伸
创编歌曲,完成故事结局。
了解生活中一些特殊的号码以及功能。
活动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对于新歌的教学,幼儿对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内容会出现困难。在活动过程中,我和配班老师,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制作了图谱,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对不易理解的歌曲内容也迎刃而解了,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看图谱边唱,轻松地记忆歌词。
小老鼠教案小班反思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