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教案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有创造性的教案是教师成长的宝贵经验之一,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抢十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抢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服装的各种衣领、衣摆造型,尝试自制花边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体验表演的乐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制作材料,ppt课件,材料筐若干。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一、欣赏ppt,引入课题指导语:今天陈老师请你们来看时装表演,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
欣赏ppt课件指导语:呀,这件衣服真漂亮,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衣服的哪个部分?(衣领、衣摆)
二、示范讲解指导语:这些衣服都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瞧!陈老师已经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领子上有什么?(花边)衣服上还有什么?其实花边和花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做的。
(先在领子四周都贴上双面胶,拿一张皱纹纸,正面折,反面折,像折纸扇一样,边折边黏在双面胶上,这样领子就做成了;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小花,先把双面胶贴成一个圆,然后同样的用折扇子的方法将皱纹纸对着双面胶粘成一个圈,多余的撕掉,小花就做成了。)提问:这件衣服上还有什么(流苏、腰带)指导语:我太喜欢这件衣服了,请你们来设计一件比陈老师的更漂亮的衣服吧,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待会我要请五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制作完成以后选一个模特穿上衣服,领着设计师表演。
提问:五个人设计一件衣服,应该怎么分工合作呢?(有的负责衣领,有的负责衣摆,还有的负责装饰)但是每组的小朋友只能有一个小模特,怎么选择?(猜拳等)指导语:想好的小朋友请你轻轻地找一个桌子5个人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别忘了把垃圾放到筐子里三、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时装表演
1、教师发现各组幼儿已经做完了开始放音乐教师带领先完成的设计团队和模特一起走上t台摆好看的亮相动作。
指导语:我们的小模特已经准备好了,请设计师来排队吧
2、指导幼儿按秩序进行表演和退场。
指导语:音乐响起来了,请模特带领你的设计师把我们的设计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现在请你们往教室走让更多的小朋友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反思:
“小小设计师”的数学内容是按规律排序,这是一节数学游戏课。活动前幼儿已认识第一组,并且有接一个规律排序的经验,此次活动的难点是利用学具按2—3个规律排序,重点是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规律的特点。
在活动中,幼儿能按教师的指令及要求制作完服装花纹和规律后,他们自主的两或三名小朋友结伴倾听他人的介绍,并及时补充发言,及时的掌声相互鼓励,并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介绍有规律花边的几个步骤。幼儿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是与教师平时的培养分不开的,由于平时教师给予幼儿的宽松的精神环境与充足的材料,让幼儿经常有机会相互倾听同伴的发言,在经过教师的点拨后,逐渐形成了相互之间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及氛围。为大班数学活动时小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活动投放了大量的学具,很容易出现操作混乱的现象。但从活动现场看到,幼儿在活动中操作有序,具体表现在:拿取学具时,操作完多余的学具放回原位;制作完服装花边,把服装放回原位,再取制作项链的学具等等,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力保障,这一点是我今后在教学中继续发扬与保持的。
此次活动的难点是按2—3个规律排序,活动中幼儿普遍出现按2个材料排序,没有出现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幼儿在观察学具时只发现图片中颜色、形状、方向、长度不同,没有发现还有大小不同,我当时也没有及时引导和强调,造成在后面的操作结果中没有出现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
在讨论环节时,我发现幼儿没有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时,应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按2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变成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通过讨论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问题,又使幼儿通过这种形式掌握了2个规律演变成3个规律的演变过程,为幼儿灵活、多变的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可忽视,前面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只有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环节中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今后我要继续提高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大班抢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讲故事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2、使同学们了解发生森林火灾时的一般特征。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3、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4、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5、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6、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7、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争当护林防火的宣传员。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防火与护林之间联系。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对森林火灾的一般理解。
2、归纳森林火灾的一般特征和学习防护森林火灾。搜集从小爱森林、爱自然的名人的故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火,是一种“神圣”的物质。它,是一种大家最熟悉的东西,而且常常回接触它;可是,它有是一种对大家伤害最大的物质。虽然做饭、炒菜都用得着它,可是你听说过火灾对森林的危害吗?老师在早会时经常讲过它的危害。报纸上已做过许多的批判。谁能举例说一说。
2、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3、展示另一图片,图中一个男孩子以矫健的身手,协助森林中的动物们从容逃离森林火场等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如: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3)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
4、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象图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剖析森林火灾
1、什么是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2、说一说引起森林火灾的各种原因。
⑴烧荒;⑵炼山造林;⑶烧灰积肥;⑷烧田埂;⑸烧秸秆;⑹林区内吸烟、乱丢烟蒂;⑺林区内野炊、烧烤; ⑻林区内上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鞭炮;⑼林区内使用枪械狩猎;⑽进入林区的汽车漏火、喷火;⑾旅客和司乘人员乱丢烟蒂火种;⑿机械跑火;⒀雷击起火。以上人为用火行为和自然灾害都会引发森林火灾。
3、森林火灾的危害
⑴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本,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向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⑵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⑶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⑷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三、森林火灾的防范知识
1、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2、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
3、严查严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4、防止火灾,爱护森林。
5、五不准:未经批准不烧,没有专人负责不烧,二级风以上天气不烧,没有防火隔离带不烧,没有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6、十不烧:不准烧荒开垦,不准烧田埂地边杂草,不准烧牧场,不准在林内打火把,不准在野外烧伙取暖及野炊,不准乱丢烟头、火柴及其它引火物品,不准在林边放鞭炮、烧纸、点蜡,不准烧火驱蚊和使用枪械狩猎,不准在林边实施爆破和实弹射击。
7、特别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8、清明节时,扫墓也要特别注意香蜡引发的火灾。
9、要加强对儿童、痴、呆、傻、孤寡、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的监管,要及时制止这些人在野外用火,规范野外用火行为。
10、严禁损坏、挪用、擅自拆除森林防火设施,堵塞防火通道,破坏森林防火林带。
大班抢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a段节奏以及欢快、舒缓的旋律变化,能随音乐有节奏用动作表现文具的特点。
2、随乐曲有节奏玩传递游戏找出领头人(铅笔),能即兴创编动作表现铅笔和橡皮互动游戏的有趣情节。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文具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变化,能随音乐有节奏用动作表现文具的特点。
活动难点:随乐曲有节奏玩传递游戏找出领头人(铅笔),能即兴创编动作表现铅笔和橡皮游戏的有趣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乐曲《铅笔盒进行曲》、传递游戏用的铅笔盒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流,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播放课件,提问:这是什么?你有铅笔盒吗,你的铅笔盒里装了哪些文具?
2、结合课件小结:小明也有一个自己心爱的铅笔盒,里面装着铅笔、橡皮、尺子和卷笔刀。有一天,他梦见铅笔盒里的文具随着音乐做起了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初步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特点并创编各种文具的动作。
1、播放乐曲,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音乐?梦中铅笔盒、文具玩了什么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铅笔盒游戏的想象。
小结:有一天,小明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很美丽的梦。他梦见自己的铅笔盒轻轻打开,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快乐的跳起了舞。铅笔盒转啊转啊,转啊转啊,突然有一只淘气的铅笔跑出来在纸上乱画,能干的橡皮就赶紧擦干净。铅笔画直线,橡皮擦直线;铅笔画波浪线,橡皮擦波浪线……他们忙的不亦乐乎。铃铃铃,闹钟响了,淘气的小铅笔赶紧跑回铅笔盒。小明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梦。
3、幼儿模仿文具跳舞的动作。
(1)提问:你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吗?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文具的动作,教师哼唱歌谱,幼儿共同模仿练习。
(2)引导幼儿随a段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表现文具跳舞的情景
4、学做领头人(铅笔)创编动作,表现铅笔画和橡皮擦的游戏情节
(1)两名教师示范铅笔和橡皮玩画画擦擦的游戏提问:铅笔和橡皮玩画面擦擦的游戏,他们是怎么配合游戏的?铅笔画了几次,每次面了几下?
(2)小结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铅笔和橡皮玩画面擦擦的游戏,铅笔先画,橡皮再照着铅笔的痕迹擦。铅笔按着节奏面了4次,每次画4下,橡皮也按着节奏擦4次,每次擦4下。
(3)教师当铅笔,幼儿集体当橡皮,引导幼儿随音乐练习画画擦擦的动
(4)幼儿两人一组创编画画擦擦的游戏动作
(5)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动作,教师就动作的节奏感、美感和规则等进行点评。
三、随b段练习传铅笔盒找出领头人(淘气的铅笔),尝试完整游戏
1、提问:我们怎么选出谁当淘气的铅笔?
2、小结:我们随第二段舒缓优美的音乐传铅笔盒。音乐停止时,铅笔盒在谁手里,谁就是淘气的铅笔。
3、指导幼儿尝试完整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四、完整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完整游戏。
(1)观察幼儿是否能快速判断领头人并带领游戏、是否遵守规则协调一致做画和擦动作的情况。
(2)开展游戏2-3遍,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有趣、夸张的做铅笔和橡皮的互动动作,及时捕捉个性化的创编进行点评。
2、提高游戏难度,领头人自由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铅笔和橡皮看样学样的共舞情节。
(1)提问:铅笔调皮的在小明的本子上乱画,小橡皮会对它说什么?
(2)小结并引发拓展游戏玩法:小铅笔说,我不在本子上乱画了,要认认真真的写字画画,干净整洁,这样才是个棒棒的小学生。小橡皮,你跟我来跳舞吧,我来跳你来学。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领头人的舞蹈动作,体验共舞的快乐
(4)观察评价与提升幼儿自由创编动作的节奏感、美感和创造性。
五、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去上学情境,活动结束提问:铃铃铃,闹钟响了。小明醒来了,发现自己做了这么有趣的梦。
你看,他现在要去哪里?我们一起去读书吧!
延伸活动:
1、在音乐区中投放音乐、铅笔盒等文具引发幼儿拓展游戏玩法。
2、开展整理文具盒的活动。
3、尝试使用各种文具,学习掌握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文具的特点和功能。
活动反思:
1、情景线索贯穿始终,注重幼儿对乐曲感受与表达。
活动中,教师将欣赏音乐与大胆想象作为活动的起始环节,能帮助幼儿充分的.感知乐曲旋律性质和变化,发现乐曲aba结构的特点,把握音乐游戏的情境脉络,为幼儿学习和创编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铅笔盒里的文具聚会”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注重幼儿边听辨乐段的变化迎想象“铅笔盒里的小文具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使幼儿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他们自然而然的进入“铅笔”“橡皮”“尺子”等不同文具的角色中大胆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接纳每个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和表达,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将他们的想象串联成完整,提升了幼儿对乐曲的情境脉络的理解,点燃了幼儿参与游戏的活动兴趣。
2、活动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凸显幼儿的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故事、问题讨论、教师示范等让幼儿清楚地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通过幼儿创编、独立练习、同伴合作分享等方式,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的学习中。由最初自主表现不同文具的动作,到传递铅笔盒确定“铅笔”带头人,再到“铅笔”和“橡皮”互动游戏,从手部游戏,逐渐变化为全身不同部位游戏,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循序渐进的特点,逐步将游戏渗透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习得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获得自己掌控游戏、创新游戏的成功体验。
3、捕捉、提升幼儿个性化的动作,体验共同学习游戏的快乐。
创编动作做“铅笔”领头人是此活动最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环节,它赋予每个幼儿创编动作引领同伴游戏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幼儿游戏中,教师将细致观察、捕捉幼儿富有个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适时、适宜的给予提升,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体验同伴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的美好情感。
活动存在着不足,一是因为此活动没有找到配套教材的音乐,采用了钢琴伴奏,音效大打折扣,削弱了幼儿对原教材乐曲欣赏感知的整体效果,和活动的氛围、游戏性。二是幼儿游戏中的“淘气小铅笔”即兴创编动作环节动作较单一,教师灵活机智的回应与评价的教育智慧仍需提升。
大班抢十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学习、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同时这种学习是要与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这种学习方法尤为有效。前几天,有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讲了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许多孩子对石子投入瓶中能让水位升高很感兴趣,并提出,要是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还会想出其他办法吗?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进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2、学习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3、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乌鸦喝水》
2、小石子、沙子、碎布头、海绵、棉花、纸张等各种投放材料。
3、饮料瓶子若干。
4、统计纸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题
1、观看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没有)
2、"你们能帮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吗?"
二、幼儿猜测并记录乌鸦喝水的方法、
1、小组讨论,将猜测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要五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然后请一个小朋友当记录员,将你们想的办法画下来。
2、每组选一名幼儿述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三、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1、提出探索要求:一组中两个小朋友当选材员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多余的材料放回原处,大家观察瓶里的水位有没有升高,实验成功与失败的水瓶分别摆放在各自的陈列台上,一名记录员要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测是否一致做上标记,还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实验汇报。
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幼儿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现几名幼儿争当同一角色时,让他们用猜拳形式来解决。
2、幼儿小组合作进行探索,教师以噪音控制员的身份巡回指导。
3、每组选一名幼儿将记录结果进行讲述。
4、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本着幼儿是主体的原则,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尝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提供给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材料,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选用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承担不同的探索职责,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在这种活动环境中来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主动交流分享对方的经验,对于探索中产生的各种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教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要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幼儿与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主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案反思: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在瓶子里投放石子,乌鸦才可以喝到水。所以,鼓励孩子知道以后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
大班抢十教案篇5
小雨点,沙沙沙
一、活动内容:
?小雨点,沙沙沙》(儿歌)
二、活动目的:
1、初步认识毛笔的功能,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2、练习最基本的汉字笔画“、”,并知道有许多不同的“点”法。
3、学习儿歌内容,感受下雨天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下方画有花、草、鱼,上方留有空白,供教师画雨点用,并写上:
@_@我是分割线@_@“小雨点”三个字。
2、“小、雨、点”等汉字卡。
3、录音带“小雨点,沙沙沙”。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根据近几日的天气,谈话引入课题。
2、教师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边念儿歌《小雨点,沙沙沙》,引起幼儿的学
习兴趣。
3、出示“小雨点”三个字,让幼儿寻找这三个字中有“、”的字及其在字中分布
的情况。
4、介绍毛笔的`外部构造,告诉幼儿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书写工具。
@_@我是分割线@_@5、学习儿歌《小雨点,沙沙沙》。
①、教幼儿执笔的方法,并用毛笔边作画“点”、添雨点的练习。
②、根据背景图练习儿歌。
③、幼儿分组朗诵儿歌。
④、幼儿相互交流下雨天的乐趣。
6、简评幼儿活动情形结束。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配合点画练习来了解毛笔的特点和用法。
大班抢十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大班简单教案8篇
★ 大班蝴蝶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