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功教案推荐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会写教案是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准备的能力, ,在撰写教案的时候,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功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功教案推荐7篇

高中功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情感与态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3.能力: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活动重点

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三、活动难点

懂得如何主动地去学习。

四、活动准备

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坐的小朋友个个都很能干,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在社会上都是好孩子,可由于我们年龄较小,才读三年级,好多好多知识,好多好多的事情我们还不懂不会,怎么办?

生:略

师:正因为我们是小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板书:学习 ),不仅要学文化、学科学、还要学做家务、更要学做人、… 反正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不过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困难和烦恼。听你们□老师介绍,小朋友们已经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想办法,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除了一个又一个的烦恼。确实是好样的。

今天,我将同事家的冬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提出来,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二)出示问题 10分钟

1.出示课件1《冬冬的烦恼》。

2.同学们齐读问题。

3.生思考:冬冬的问题出在哪?你打算怎样帮他。(板书:问题 解决办法)

4.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字不认识 查字典;读的很吃力、更不知列式 多读;爸妈没能回来 自己先做;…… )

5.简结:刚才,同学们帮冬冬找出了问题,并给他提出了很好的改进建议。我知道,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和烦恼,但大家都学会了动脑筋,想办法,困难和烦恼都被我们一 一克服和解决了。自己都已经学会了做学习的主人。(相机完成课题的板书:做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35页的内容以(前后或左右)小组为单位交流你是怎么做的?

(三)转换角色

1.自主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6分钟

2.班级交流(可结合课件一 一展开);6分钟(相机板书:不会、不知道----多看看、多问问;不了解----查查资料(百科全书、书籍、网上……);解法不一样;格言——水滴石穿;…… )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10分钟

1.课件提出:你在学习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能不能好不保留向大家传授传授你的好经验。

2.学生经验交流。[ 每位交流后师须注意给予评价 并相机板书:略)

(五)小结 5分钟

经过以上几位同学的交流,别看我们还小,可在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时已经积累了不少好经验。

只要我们树立信心,[ 结合板书进行 ] 持之以恒,主动去学,再大的困难和烦恼没有克服不了和解决不了的。学习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六)课后作业:

给自己写个格言夹在小书桌的玻璃板下或贴在小书桌旁,常给自己提个醒。

高中功教案篇2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高一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高一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高一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高一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高一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xx年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xx—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高一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高一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高一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 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 (“分土封侯制”) (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高一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高一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高中功教案篇3

unit3welcome to reading (page 41-45)

1. beyond our imagination, beyond one’s control/ description /ability beyond any praise

2. take part in a debate

3. the perfect copy, two copies of the magazine

4. cause much debate and shock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5.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6. point one’s mistakes out

7. be used to save human lives

8. interfere in/with nature/one’s concentration

9. in this/that way; by this/that means

10. be on the way to producing a real-life monster, be on the way to school/success

11. die at a much younger age than normal, normal temperature, return to normal

12. in general, generally speaking

13. be praised for their wonderful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14. consider cloning human beings; be considered to have done sth;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15. research cloning, do research into cloning

16. concentrate on sth/doing; cure diseased like cancer

17. with the intention of destroying them

18. show no respect for human life

19. cause a lot of anxiety

20. be desperate to have a child of one’s own

21. be desperate for a job

22. adopt one’s advice, adopt a child

23. b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b

24. push ahead with research so as to deliver a cloned human baby,deliver a letter, deliver a speech

25. focus their efforts on cloning animals

26. be used in medical research

27. succeed in doing sth; be totally immoral

28. deal with the consequences, as a consequence of=as a result of

29. end up replacing us one day end up in failure

30. a product for sale/ on sale

31. use up earth’s resources

32. be/feel sorry for

33. be delighted to have a mother

34. comment on your article, make comments on

35. scientific advances mentioned in your article

36. be in complete agreement with =agree with sth completely; after all

37. challenge questions of morality for centuries, turn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38. on a personal note; personally speaking

39. die of heart failure死于心脏病

40. as a whole作为整体

41. what he said made no sense. 他说的话没意义,make sense of what he said理解他说的话

42. upon further readings 在进一步阅读之后

43. read an article with great concern 十分关注的读文章

44. go against nature违背自然, be against违背,反对

45.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ossible negative consequences

46. experiment with human life

47. put strict laws in place to protect nature制定严格的法律来保护自然, put everything in place使一切井井有条

48. take away his license取消执照

word-power to grammar in u3

1. be against= be opposed to; be for=be in favor of

2.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treet

3. cut down trees; be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take a short cut

4. show disrespect for nature,

5.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have the environment destroyed

6. fight a hopeless battle against sth

7. work hard to achieve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8. advance/promote technology促进科??

9. be left the way they are

10. compare your body to your school life把身体比作学校生活

11. control oneself bring sth under control; have sth controlled

12. be similar to sth

13. breathe fresh air, take a deep breath, hold one’s breath

14. lead/live a happy life

15. store information储存信息

16. remove waste from the blood, remove him from his position开除

17. lie trapped under the building

18. find out the truth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19. a challenging profession, a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

20. do/perform/conduct an experiment

21. my next door neighbor, live next door to me

22. try to figure out sth

23. the other day

24. get bored easily

25. come back from work下班回来

26. do a job, do/take a part-time job

27. match a with b

28. be bored with, be tired of厌倦

29. behave in the same way, behave well/oneself

30. be cautious and use good judgement

31. in my judgement; pass judgement on

32. make decisions

33. have no alternative/choice but to wait

34. have two alternatives/ two alterna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35. the book cost me 10 yuan. his careless driving cost him his life. he got promoted at the cost of others.以他人为代价获得升职 cut down/cut back on the cost of production

36. apologize for the mistake on my part. 我的错误 on my part=of my own

37. on my part, his plan made no sense.就我而??

38. the boy was more frightened than hurt.与其说他受伤了,不如说他被吓坏了 the coat is more blue than green.

39. encourage sb to do鼓励某人做--, inspire sb to do鼓舞某人做--- his hometown inspired his novel.给与灵感

40. burn out(元气)大伤, (精力)耗尽 you’ll burn yourself out if you work so hard.

he is burned out after decades of hard work.

unit 3task & project

1. correct spelling mistakes更正拼写错误

2. make changes to the information修改信息

3. take turns to do sth轮流做某事

4. complain to sb about sth向某人投诉某事

5. follow in their footsteps效仿某人

6. conduct /do/make/carry out a survey 进行调查

7. the majority of people,大多数人 in the majority占大多是

8. advocate this type of scientific research提倡这种科学研究

9. to conclude/in conclusion最后,总之

10. urge you to seek the opinions of the people敦促你征求大家的意见 urge that sb (should) do

11. seek fortune淘金/ a job/opportunities寻求良机/advice from sb 征求意见

12. common practice 常做的事;贯常做法

13. donate money to the poor 向穷人捐钱

14. teach sb a lesson 教训某人 learn a lesson from sth从中吸取教训

15. be resistant to sth抵制,对---- 有抵抗力 resist doing sth 抵制做….

16. be harmful to animals, be bad for;对…有害 be good for, be of benefit to, be beneficial to 对…有利

17. a mistake on your part 你那方的错误

18. so far迄今为止

19. be limited to doing 局限于做…

20. increase production profits增加生产利润, profit from从中得利, make profits获利

21. ensure safety 确保安全

22. limit the speed to 100km per hour

23. prove the theory证实理论, the theory proves to be true.理论原来是正确的

24. seriously affect our study 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

25. endlessly overdevelop earth’s resources 无穷尽地过度开发地球资源

26. construct a dam,建筑水坝 under construction在建设中,constructive advice 建设性建议

27. the planet we live on 我们生活的星球

28. stop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avor of nature 为了保护自然停止发展经济

29. from my point of view, 在我看来 =in my opinion=for/on my part=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30. meet our needs/requirements满足需求/要求, make ends meet 量入为出

31. look around 环顾四周;全面思考

32. be concerned about saving nature rather than destroying it 关注保护而不是破坏自然

33. spell disaster for human beings 给人类招致灾难

34. have a /no relationship with 与…有/无关

35. developed/developing countries 发达/发展中国家

36. after decades of destroying nature 在毁坏自然数十年后

37. enjoy healthy and productive lives 享受健康而富庶的生活

38. a question of humans winning and nature losing 一个人类获胜自然失败的问题

39. it turned out that 结果是… turn out as planned 结果和计划一样

40. the solution is acceptable for everyone. 这个方案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高中功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水利设施修建的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修建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代表和治黄的措施。

?难点】

认识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视片段,提问学生:视频当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回答:黄河。

教师引导: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在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设施

教师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教师展示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的图片,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都江堰、芍坡、郑国渠等。

教师出示都江堰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

高中功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从相貌、性格、特长等方面寻找自己的特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意识,发现自我,喜欢自我。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如何喜欢自己。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喜欢自己。

四、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2、《奥运欢迎你》、《祈祷》的磁带,《丑小鸭》动画片光盘

3、希望树一棵,做成可爱形状的卡纸。

4、学生排成u型坐位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北京欢迎你》,全班同学一起唱唱。

2、揭示课题

(二)故事明理

1、播放故事《丑小鸭》。

2、真情流露

(三)“喜欢我自己”大讨论

1、老师身上有这么多优点,相信你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现在请大家拿出的小镜子照一照自己,说一说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轻放音乐)

2、“喜欢我自己”大讨论

师:刚才我们到了自己的外表美,现在我们找一找自己内在的美。现在我们进行喜欢自己大讨论。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谁想和大家共同分享?

(1)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3、(参与度不高,个别辅导:坐在老师身边,大家一起帮他找找优点。也可以提到前面)

(其实你们在老师的眼里都很棒,都具有很多优点,你不想让大家了解你吗?难道你没有优点吗?不可能,来大家一起帮他找找。你在家帮妈妈扫地吗?帮老师收拾过东西吗?)

4、小结:除了你们说到的这些还有孝敬父母、拾金不昧、文明礼貌、热爱小动物、爱护同学、团结同学、责任心强、表现积极等

5、大声对自己说。

孩子们,现在你喜欢自己了吗?让我们大声的对自己说:我喜欢我自己。师:从今天起。生:我喜欢我自己!

(四)希望树

1、写自己心中的希望

2、希望树,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高中功教案篇6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2.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

2.通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数列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列的例子:(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

(1)0,5,10,15,20,25,…;

(2)48,53,58,63,…;

(3)18,15.5,13,10.5,8,5.5…;

(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6,….

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

生: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个数列的第7项为10 510.

师:我来问一下,你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

生: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项为78.

师:说得很有道理!我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我说的是共同特征。

生:1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作差是否有顺序,谁与谁相减?

生:1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颠倒。

师:以上四个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推进新课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1)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2)对于数列{an},若an-a n-1=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叫做公差。

师: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地、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生: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

师::很好!

师:请同学们思考: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生:数列(1)通项公式为5n-5,数列(2)通项公式为5n+43,数列(3)通项公式为2.5n-15.5,….

师:好,这位同学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求出了这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下面我们来共同思考。

[合作探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到的,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什么?

生:a2-a1=d,即a2=a1+d.

师:对,继续说下去!

生:a3-a2=d,即a3=a2+d=a1+2d;

a4-a3=d,即a4=a3+d=a1+3d;

……

师:好!规律性的东西让你找出来了,你能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生:由上述各式可以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

师:很好!这样说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an了。需要说明的是:此公式只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猜想,你能证明它吗?

生:前面已学过一种方法叫迭加法,我认为可以用。证明过程是这样的:

因为a2-a1=d,a3-a2=d,a4-a3=d,…,an-an-1=d.将它们相加便可以得到:an=a1+(n-1)d.

师:太好了!真是活学活用啊!这样一来我们通过证明就可以放心使用这个通项公式了。

[教师:精讲]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am=a1+(m-1)d,

即a1=am-(m-1)d.

则an=a1+(n-1)d=am-(m-1)d+(n-1)d=am+(n-m)d,

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an=am+(n-m)d.(这是变通的通项公式)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

[例题剖析]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师: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你能求出它的第20项吗?

生:1这题太简单了!首项和公差分别是a1=8,d=5-8=2-5=-3.又因为n=20,所以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20=8+(20-1)×(-3)=-49.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第(2)小题怎么做。

生:2由a1=-5,d=-9-(-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n=-5-4(n-1).

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师:刚才两个同学将问题解决得很好,我们做本例的目的是为了熟悉公式,实质上通项公式就是an,a1,d,n组成的方程(独立的量有三个).

说明:(1)强调当数列{an}的项数n已知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an=-401成立。

?例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pn+q,其中p、q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例题分析:

师: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an}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根据什么?

生:只要看差an-an-1(n≥2)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师:说得对,请你来求解。

生:当n≥2时,〔取数列{an}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n-1与an(n≥2)〕

an-an-1=(pn+1)-[p(n-1)+q]=pn+q-(pn-p+q)=p为常数,

所以我们说{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p+q,公差为p.

师: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

(1)若p=0,则{an}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

(2)若p≠0,则an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n,an)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

(3)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n=pn+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课堂练习

(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分析:根据所给数列的前3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笙。

解:根据题意可知a1=3,d=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3+(n-1)×4,即an=4n-1(n≥1,n∈n*).∴a4=4×4-1=15,a 10=4×10-1=39.

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

(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解:根据题意可知a1=10,d=8-10=-2.

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0+(n-1)×(-2),即an=-2n+12,所以a20=-2×20+12=-28.

评述:要求学生: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某一个数列的其中一项,其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个正整数n值,使得an等于这个数。

解:根据题意可得a1=2,d=9-2=7.因而此数列通项公式为an=2+(n-1)×7=7n-5.

令7n-5=100,解得n=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

(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由题意可知a1=0,,因而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令,解得。因为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

课堂小结

师:(1)本节课你们学了什么?(2)要注意什么?(3)在生:活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a n-a n-1=d(n≥2);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n≥1).

高中功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

(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该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分析的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但其中难点是学生调查情况不可估计,教师要在课前先作好相应培训与准备工作。如教会学生设计记录表格,有关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方法。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新课

讲授

1、色盲症的发现

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提问学生

介绍色盲知识: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2、课件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

设疑:红绿色盲是怎么遗传的呢?

导入新课:伴性遗传。理解概念。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 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2)果蝇:眼色等。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1、色盲遗传家系图谱分析

课件显示红绿色盲家系遗传图谱,认识系谱,分析图谱,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

(1)对“资料分析”的两个讨论题进行讨论。

(2)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色盲基因的表示方法,填写学案中相关内容。

2、课件显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图表,引导学生填写

根据遗传图解,写出Ⅰ-1和Ⅲ-6的基因型,并推测Ⅱ-3的基因型。下面我们来画一画他们的遗传图解(这里难度较大,教师可先作示范)!Ⅰ-1与Ⅰ-2。

结论:生下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视觉都表现正常,没有色盲。可是,他们的女儿却都是携带者。

Ⅱ-3与Ⅱ-4(紧接上面的图解板书图解)

课件显示巩固练习,提问学生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婚配类型并回答,然后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4、强调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在课件上边引导学生回答边演示两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5、通过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得出“交叉遗传”的结论。

6、课件显示巩固联系,提问学生(教师可稍作引导)。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

2、遗传特点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知识拓展:归纳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 伴y遗传:

(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希普图

[2] 伴x显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 性多于 性 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3)典型系谱图

[3] 伴x隐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⑤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1) 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典型系谱图

归纳:人类伴性遗传病判定口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讲、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

学生看图识别,进行自我色盲检测。

填学案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填写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在学案上练习写遗传图解

黑板练写

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聆听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

填学案

理解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记住常见实例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验本节课的情感目标。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通过辨认、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便于新课的讲授。

探究、讨论模式结合:通过家系遗传图谱分析遗传现象→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 → 提出依据释疑 → 结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提高学生质疑、假设、探究的能力,体现本节的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肯定学生的能力,引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讲练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落实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是教学重点,在上一章已经学习过,通过学生回答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可联系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伴性遗传也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讲练结合落实学生的遗传图解的书写能力,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纳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呼应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巩固练习

(1)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也均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母亲、祖母、外祖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 a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 b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学生演练,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点。

课后作业

见学案

学生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伴性遗传的方式、特点及运用

十、教学反思

对“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中,不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上,应该多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结论性内容,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融合资料收集、遗传病的调查、判断及推理,假设和论证、讨论、遗传图谱书写和遗传概率计算,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高中功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数学中班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中班蒙氏教案推荐6篇

2023到2023一年级语文教案推荐8篇

五年级下册教案推荐5篇

心理教育教案推荐5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推荐6篇

2023年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推荐6篇

中班美术《鱼》教案推荐5篇

大班美术《鱼》教案推荐5篇

高中功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