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谣教案5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定要认真对待,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花灯谣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花灯谣教案5篇

花灯谣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2.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念准字音(姥、闹、浩、摇)

3.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花灯。

4.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西瓜、金鱼、飞机、火箭等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理解

1.教师出示“姥姥”:这是谁呀?。

2.重复提醒幼儿发准“姥姥”的字音。

3.姥姥的手特别能干,她会做花灯,闹云霄,她做了什么花灯呢?

4.师逐一出示(西瓜灯、小兔灯、金鱼灯、飞机灯、火箭灯),幼儿练习朗诵。

5.姥姥作乐这么多的灯,一同鞠躬谢谢姥姥。

二、完整地学习诗歌

1.老师把这许多灯连起来,还是一首花灯谣,想听吗?

2.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3.什么是“谣”?

4.花灯谣里说了什么?(幼儿看着图片一起朗诵2-3遍)5.师特别提醒一些字的读音。

三、谈谈感受

1.朗诵着首诗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2.你最喜欢哪一只花灯?为什么?

3.你还看见过其他的花灯吗?

四、欣赏电脑图象

1.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花灯,你们想自己来制作花灯吗?

2.幼儿设计制作花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体验欢快的节日氛围。但是由于我们的孩子很少见过花灯展。因此活动环节一中我将“带领幼儿欣赏花灯改为利用幻灯的形式让幼儿观察、欣赏花灯。

小百科: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花灯谣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花灯谣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感受元宵节夜晚闹花灯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板书设计:

人多:人流如潮 灯火通明

闹花灯 灯多:兔子灯 鸽子灯 龙灯

声音多:融成一片 响彻天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口头造句。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 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闹花灯是怎么一回事?

二.初度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闹花灯"换个词会说吗?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 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 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

6. 大街山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给你的感觉怎样?

7. 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认读词语:元宵节、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2. 用"闹"、"潮"组词。

3. 背诵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

1. 出示投影:

大街上有些什么灯?说说他们的模样。

看到这些灯,你想说什么?

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灯。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

哪些花灯写得简略,哪些花灯写得详细?

4.你见过兔子灯吗?它什么样?鸽子灯呢?

花灯做了动物的形状,多可爱呀!书上是怎么写的?

5.写得最详细的是龙灯。

(1)学习"龙"字。

(2)找出写龙灯的句子。

(3)从哪里看出龙灯最有趣?

(4)理解"上下翻飞",学习"翻"字。

(5)出示"摆动",做动作理解。

(6)看到这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龙灯,你想到了什么?

(7)课文为什么把龙灯当作重点来写?

(8)指导朗读。

6.看到这欢乐的场面,孩子们有什么反应?

(1)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

(2)指导读,读出童趣。

7.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这句话和后几句有什么联系?

8.指导朗读、背诵第二段。

三.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背诵第二段。

二.精读练习

学习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认识、理解"融"、"锣"。

3. 指导理解"响彻夜空"的意思。说说什么声音响彻夜空?

4.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5. 人们唱啊,笑啊,大街上呈现出一派团结、祥和的气氛,欢乐的元宵节鼓舞人们去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齐读第二句。

6.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四.指导识记生字。

五.作业。

抄写字词。

花灯谣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形式创编内容。

2、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请幼儿带一些灯笼来园。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花灯谣》

师:“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的那首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记得)

“那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花灯谣)

“我们大家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吧!”

幼儿齐念儿歌。

2、创编活动。

①提问:

师:“元宵节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灯?”

②幼儿相互讨论。

③请幼儿大胆发言。

④将幼儿喜欢的花灯创编到儿歌里面,并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好朋友听。

3、教师简单小结,用小红花鼓励积极创编儿歌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幼儿试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宝宝和浩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体验欢快的节日氛围。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是感受儿歌押韵的特点,能准确地发出姥、闹、摇、浩等音。可通过活动也发现孩子们对儿歌的`押韵始终比较难理解,对“闹”这个读音也始终有部分幼儿读不准,使得这一难点没有很好的掌握、理解。我想如果以后碰到这样的教学情况,我觉得可以把诗歌中押韵的字“姥、闹、浩、谣、宝”等用有颜色的笔画出或做一标记,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发现押韵这个特点,我想这样效果会好些,从而有效地达成每一个教学目标。

花灯谣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元宵节期间带幼儿去观灯、赏灯,没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提前组织幼儿观看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闹花灯》教学挂图(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音乐cd、盒带。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象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

提问: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难点前置,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按歌曲节奏说出“隆咚——咚锵”和“咚隆咚——咚锵”,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邀请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延伸

1.为幼儿提供音乐cd盒带和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2.阅读幼儿学习资源(1)第5页,根据画面填词演唱。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课前收集的有关元宵、花灯的图片、录像等,从欣赏角度直入课题,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制作花灯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后我出示一个花灯成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

花灯谣教案5篇相关文章:

安全教育班会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

安全教育日班会教案5篇

幼儿安全教育课程教案5篇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5篇

三四年级美术教案5篇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5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

蒙氏语言教育教案5篇

生命教育班会课教案5篇

花灯谣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