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的优秀,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的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津沽文化班会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集体教育,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勤学的重要,端正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班会中要穿插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学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使得同学们正确理解勤学的重要性,并将真正的勤学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二、教学过程
1、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勤学的意义
主持人:众所周知,勤学和勤俭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一次在开了“传统美德——勤俭”班会以后,同学们十分正确的意识到了勤俭的重要,这次的班会也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同学们端正态度,并把勤学贯彻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下面有几句关于学习的格言,请大家看一看,并进行讨论。 格言: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
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
话语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
有了知识不去用,等于耕耘不播种。
2、 同学讨论关于“勤学”
同学甲:这学期我们班的学习风气十分浓郁,而且大家也都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开始有意识的学习而不是盲目随从,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形式上的成绩,所以大家的成绩也逐渐有了提升,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新动力。
同学乙:没错,同学们对学习的态度不再如同以往的不在乎,而且大家对这次班会的召开也不会如此的轻视和不重视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3、 中华勤学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
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王羲之学书》王羲之练字的励志故事 王羲之从 7 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11 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 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 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 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 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 间来读。他按照《笔论》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入迷 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的比较,确实有些变化。 一天,王羲之在读《笔论》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王旷看见儿子读得入迷的 书竟是自己珍藏的《笔论》 ,很诧异地问道: “你能读懂这样高深的书吗?”王羲 之答道: “书非读不能懂,孩儿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能受到教育的。 ”父亲听后 把《笔论》送给了王羲之,得到书后的他练得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 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竟然连头都没 有抬起来看一下, 专心致志地边看字帖边练字。书童最后不得不去请他的母亲来 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时,只见羲之手里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 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
也在想这个 字怎么写才好, 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 憋不住笑着说: “羲 之,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 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练字,王羲之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4、书法练习
5、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小学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小结 这一次的主题班会主要还是靠同学自己主动去接受“勤学”这个概念。
所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教学后感:
这次的班会让大家很好的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学习着,大家的学习氛围也明显比上学期提升了许多,从古代就有了许多勤学的说法,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我们遗落了,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辈的传统,反而还有许多人忘了本,这次的班会正好提醒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也正式的宣告了我们新学习态度的良好开端。
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对分数有了新的认识,不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不因一次的成功而骄傲,不因懒惰而放弃学习,不因刻苦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一次次的考试很好的磨练了我们的心理素质,也提高了我们对分数的认识境界,我们不能沉醉在好的分数里难以自拔,
更不能沉溺在不好的分数中自暴自弃。分数只是考验我们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掌握好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一种成就,勤学就是让我们能掌握好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成功=99%勤奋+1%天资,所以,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时代和关心我们的人的期望。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
冬至,我们在一起
二、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高中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这也是为了展示高中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借冬至佳节、圣诞气氛、元旦喜气以师生包饺子的方式,在动手中共创和谐,在和谐中品味欢乐,在欢乐中放飞梦想,为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携手创造的每一次成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活动目的
1、冬至时节“吃饺子”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在今年冬至到来之际(12月22日)举办“第x届饺子文化节”活动,围绕冬至节日书画展、包饺子比赛一系列活动,让同学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并借此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给学生讲解“冬至”的含义。
2、借此机会,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协作精神。
3、临近期末,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大家用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考试。
4、以“丰富同学生活,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为宗旨,使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让同学们更好体验到从制作到品尝“饺子”这一传统美食的全过程。品尝饺子是为了品尝那含在饺子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预计时长2小时。
五、活动地点
餐厅(一楼:高三年级、高二年级。二楼:高一年级)
六、活动内容及流程
活动内容:包饺子(提前准备好几枚洗干净的硬币,需找福饺子,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别吃到肚子里!!!)、煮饺子、吃饺子、包饺子比赛、敬老师吃饺子(第一碗饺子献给老师们,学生齐声喊:老师,你们辛苦了!请您吃饺子!)。
游戏环节:包饺子比赛(质量)将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馅料和饺子皮进行包饺子比赛。
判定标准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包的最多。饺子数量一个一分,质量不过关的饺子不计分,记录各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为胜。
判定标准2:每小组选出5个饺子进行评比,看哪些饺子最好看美观,最有创意,评出手最巧的小组和个人,用饺子摆造型,并合影留念(注意收集素材)。
七、前期准备
1、班主任宣传:关于冬至的由来(文字、视频)
横幅标语宣传:今日冬至饺子明日三高骄子
温暖冬日
百饺盛宴
冬至冬至祝我福祉
冬至吃饺学习学好
(办公室柴彬负责,挂在餐厅,餐厅电子屏能用更好)
2、摄像、电视台录像制作宣传。(张霖负责摄影、顾校长联系电视台)
3、各班老师做好安全讲解和发动工作。
(1)以班级为单位包饺子,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人员分工有班主任老师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年级主任把老师分到班级(必须参加)。
(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物品有:拌好的饺子馅、和好的面团、面粉,锅排4—6个(也叫盖排,放饺子用的)、擀面杖(若干)、案板6个、勺子、围裙,袖头,口罩等(班级自备)。(注:老师把所带物品提前分给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周二下午5:00前送到学校)
(3)活动期间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年级主任准备音响设备)。
4、学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饺子面和拌好的饺子馅。(学校餐厅提供)
5、保持好班级所在区域的卫生,注意安全(刀具)。
活动期间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饱不乱倒,杜绝浪费。
八、老师人员安排
班主任和配班教师
九、其它
1、安全教育、节俭教育(工具的使用)
2、学生带厨具要和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同意和配合。
3、注意个人卫生(提前香皂净手)。
4、横幅内容:热烈祝贺“冬至,我们在一起”活动圆满成功!(餐厅门口悬挂)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实物(中国结等),文字资料。
3、黑板中间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题。
三、活动人员:永吉二中三年五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步骤:
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2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彩的内容。
3 培养爱国情感。
(二) 活动的具体过程
1、宣布主题:
班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有请两位主持人。
2、活动开始
主持人甲: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主持人甲: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主持人乙:秦砖汉瓦、万里长城、中国瓷器、园林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持人甲: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主持人乙:每个地方还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全班答:想。
主持人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中国结)
全班答:中国结。
主持人甲:那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中国结的资料吗? 学生a:„„学生b„„学生c„„
主持人甲:谢谢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老师的展示,我知道大家也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 请看__等同学的展示。
__:我们几个给大家带来的是几首古代的诗词。
(诗词背诵)
主持人甲:欣赏了古代诗词,我们仿佛透过诗人的目光,看到了壮美的祖国山河。我们也能从诗句之中了解到一些节日风俗,请看__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展示。__学的展示:春联。
主持人乙:请看__同学的展示。
主持人甲:请看__同学的展示。 ……
主持人乙:不但是我们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连外国游客也专程来到中国,他们来做什么来了,请看__和__同学的话剧表演《秦皇求仙入海处游记》。
主持人甲:原来秦皇岛这个名字和一代帝王秦始皇密切相关,我也想去看看呢。
主持人乙:是啊。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的展示呢?
学生a: „„学生b:„„学生c:„„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打算吧。(学生交流、汇报)
主持人甲:请班主任老师给大家做总结。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在二位主持人的精心策划和各位同学的一致努力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我在同学们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3、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和传奇故事。
3、画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活动时间:
20__年9月25日
活动准备:
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习俗、诗歌等)
活动地点:
_(_)班教室
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2、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
四、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五、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反腐倡廉意识,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1、廉洁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3、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4、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5、教育与活动相结合。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主要内容
(一)利用红领巾广播向学生宣传廉洁故事、廉洁儿歌。
(二)结合12月法制宣传月,出好法制宣传专题板报
利用黑板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读一本“廉洁好书”,读后感评比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读一本廉洁好书,在阅读课上书写读后感,请三至六年级每班上交2篇,学校将组织评比一、二、三等奖若干。
(四)廉洁教育进课堂,开展廉洁故事演讲
在各班选拔的基础上,每班派选两名同学参加校级比赛,时间:12月16日
(五)开展廉洁教育手抄报评比活动
三至六年级每班上交4份廉洁手抄报,于12月16日上交到德育办,学校将组织评比,优秀手抄报将在学校的门厅中展出。
(六)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班队主题活动
各班上好一堂以“崇廉倡俭”的主题班会课,于12月30日前将活动方案及活动照片上传到学校主页。
(七)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五、活动总结
1、评出本次活动的.优秀学生和班集体。
2、写好本次活动总结。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7
活动目的
本次唐宋诗词朗诵竞赛,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先从学生假期背诵的唐宋诗词中整理出一百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学生每组选出三名参赛选手;主持人、老师制定比赛规则。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唐宋文坛,百花争艳,千姿百态,唐诗宋词更是绰约不凡,独领风骚。它们画面形象,意境宏大,语言凝练,音韵优美。
主持人乙:唐宋诗词虽篇幅短小,然画面明晰:有的清新,犹如淙淙泉水欢腾跳跃;有的壮阔,犹如奔涌的长江狂泻不已;有的火热,犹如爆发的火山烧灼万物;有的晦暗,犹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主持人甲:唐宋诗词虽讲求音律,但内容丰富:有的借景抒情,赞美山川,歌唱生活;有的寓情于事,揭露黑暗,鞭挞时弊。
主持人乙:诗词的创作风格更是精彩纷呈:有的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有的富丽浪漫,浓抹盛妆;有的深沉悲壮,直抒胸臆。
主持人甲、乙:让我们一起走进唐宋诗词的世界,尽情享受其无穷的魅力吧!
“朗诵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开创了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请第一组选手朗诵。
主持人乙:李商隐,唐代诗人,他所特创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情思缠绵,辞藻精辟,读来令人回味不已。请第二组选手朗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主持人甲:“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是啊,春光依然如此秀丽,但时世已今非昔比——这是诗人杜牧的无限感慨。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多写社会政治题材。诗中语言流畅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请第三组选手朗诵《泊秦淮》。
主持人乙:李清照,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请第四组选手朗诵《如梦令常记》。
主持人甲:王维,长于五言律诗,并工于书画,善音律。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有诗、画、音乐三结合的特色。请第一组选手朗诵王维的《山居秋暝》
主持人乙:“《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多么慷慨激昂,多么悲愤深沉。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内心独白。陆游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内容触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而爱国思想就像一根红线贯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请第二组选手朗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主持人甲: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的词气势豪放,感情沉郁,以浪漫主义的激情抒发他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的怀抱,抨击投降派偏安误国的罪行,并表现自己备受打击、壮志难酬的苦闷。请第三组选手朗诵《丑奴儿少年不知》。
主持人乙:请第四组选手朗诵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无愧“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称号。陆游的爱国精神是无可估价的,不可磨灭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我们民族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生死如一的爱国诗人而感到自豪。
主持人甲:请欣赏孙炜呈、冯群星为我们表演的诗朗诵《石壕吏》。
主持人乙:听着饱含血泪的悲愤的倾诉,我们面前出现因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背井离乡、朝不保夕的悲惨场景。非常感谢二位同学的精彩朗诵。
主持人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感人肺腑的诗句,不加任何修饰雕琢,直抒胸中正气,是诗人以身殉国的壮烈誓言。请欣赏葛一鸣同学为我们带来的配乐朗诵《过零丁洋》。
主持人乙:柳永,北宋词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历来为人传诵。请第一组选手朗诵《望海潮》。
主持人甲:范仲淹,北宋文学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影响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渔家傲》写戍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的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请第二组选手朗诵《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主持人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从小刻苦学习,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顾不上休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成熟较早。据传在长安时,曾携带所作诗文去谒见前辈诗人顾况。顾况望着诗卷上“居易”这个陌生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说着打开看,头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大为赞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请第三组选手朗诵他的《大林寺桃花》。
主持人甲:难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意象巨大,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飘逸。李白长于乐府和绝句,尤其绝句被称为唐代的绝唱。请第四组选手朗诵《赠汪伦》。
主持人乙: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中多深刻揭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矛盾,抒写忧国忧民怀抱。朗读他的诗篇,犹如阅览一幅幅历史画卷。请第一组选手朗诵《春望》。
主持人甲:辛弃疾除创作了大量的豪放词外,还写了不少描绘农村生活的词。请请第二组的选手朗诵《清平乐·村居》。
主持人乙:前面我们欣赏了许多爱国主义佳作,现在再来听一听岳飞精忠报国的誓言——《满江红》。第三组的选手朗诵。
主持人甲: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的盛唐诗人孟浩然,诗风质朴而明快。请第四组的选手朗诵他的《望洞庭赠张丞相》。
主持人乙:比赛到此结束,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同学们,“朗诵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在二位主持人的精心策划和各组选手的一致努力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中,唐宋诗词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今天,朗诵脍炙人口的诗篇,欣赏优美的词句,体会丰富的意境,领会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更激发起我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我提议,大家一起朗诵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在热烈的掌声中,主题班会结束。)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篇8
设计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会逐日增长。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初步了解冬至节的习俗。
2、了解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家人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09:00——11:30
四、活动准备
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五、活动地点:各班级教室
六、活动流程
1、早上8:40——9:00,家长在教室里签到(老师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4、包饺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包完饺子后自由洗手。
5、人员分工
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和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班级准备:带领小朋友洗手、带好围裙。
6、负责人把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7、品尝完毕后,老师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按顺序离开幼儿园。班级整理、餐后散步、组织孩子午休。
8、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各园可根据各地风俗,选择不同的形式,包饺子或者包汤圆等,通过冬至主题活动开展,增加幼儿对冬至这一节气的认知。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津沽文化班会教案8篇相关文章:
★ 主体班会教案7篇
★ 减压班会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