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写教案中,教师可以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抓痒痒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带毛毛虫爬到大树爷爷身边:树爷爷好!树爷爷好!咦?树爷爷怎么不理我们,怎么办?看妈妈的!
2、放“挠痒痒”音乐,老师边唱歌边动作,伸手挠树爷爷痒痒,树爷爷哈哈大笑起来:毛毛虫好!引导毛毛虫说:树爷爷好!
3、妈妈让树爷爷笑起来了,我是怎么做的?(挠树爷爷痒痒)。
4、学学挠痒痒的动作:你会挠痒痒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引导孩子边唱“哩哩哩哩哩哩哩”,边动作。
5、我来找几棵树宝宝,和树爷爷在一起。毛毛虫们,给树爷爷、树宝宝挠痒痒喽!边唱全曲,边动作两遍。
6、大树爷爷痒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边唱“大树爷爷,笑起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边模仿树爷爷大笑、怕痒的样子。
7、也给妈妈来挠痒痒,妈妈喜欢!哈哈哈哈……真痒!
8、给旁边的毛毛虫也挠挠痒痒,互相挠痒痒。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三、游戏《挠痒痒》
毛毛虫妈妈与树爷爷搭起一座小桥,请毛毛虫一个跟一个从桥下爬过,念“毛毛虫爬爬,毛毛虫扭扭,爬到这里抓住他!”被抓住的孩子要被挠痒痒。重复若干次。
四、结束毛毛虫们,我们要回家了!快跟树爷爷说再见吧!随着进行曲爬出活动室。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2
活动目标:
⒈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⒉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玩具大树、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挠痒痒
⒈师:宝宝们,你们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挠痒痒好吗?
⒉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⒊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一、学唱歌曲。
⒈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也要来玩挠痒痒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是谁啊?“哦,是毛毛虫,我们一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毛毛虫你好!”
⒉师:听,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虫怎么唱的歌?学唱啦啦啦……
⒊出示大树,师:毛毛虫唱着歌要去哪里呢?看,毛毛虫唱着歌爬到大树爷爷的身上了,大树爷爷会怎么笑呢?
⒋幼儿自由学学。
⒌师:我们来听听大树爷爷是不是像你们一样笑的。
⒍师范唱:哈哈哈哈。师:大树爷爷怎么笑?
⒎师: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⒏幼儿欣赏音乐。
⒐师:我们跟着音乐也用好听的声音唱唱这个有趣的事吧。
⒑学唱歌曲两遍。
三、听音乐玩游戏。
⒈师幼扮演毛毛虫,唱到13 53 63 |5--|处,教师引导幼儿挠“大树”痒痒。
师:我们小朋友唱得这么好听,真棒!我们一起来当一回毛毛虫也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⒉请幼儿用一个手做毛毛虫,另一只手做大树,进行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就是毛毛虫和大树爷爷,我们接下来听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吧!”
⒊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3
创设意图
小班的小朋友最喜欢老师抱抱、亲亲和他们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在课余活动时我都会去逗他们,发现小朋友很多都很怕挠痒痒。当我和他们挠痒痒时,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小朋友和老师的心情都变得很愉快,而且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于是我将这个游戏设计成活动案例。
活动目标
一、能够运用身体动作大胆创编花的各种姿势及毛毛虫爬行的动作。
二、尝试与同伴随着音乐玩游戏,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课件、伴奏、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二、欣赏音乐,听听乐曲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三、观看课件
(1)请幼儿模仿花的各种姿势――集体听音乐模仿花的各种姿势。(重点引导花的表情、脚的各种动作、可以是跳舞的花)
(2)请幼儿模仿毛毛虫爬行的动作――集体听音乐模仿毛毛虫爬行。(可引导幼儿有跟随音乐节奏地爬行)
(3)知道毛毛虫是怎样给花儿挠痒痒的,并模仿花笑的样子。
四、听音乐完整游戏。
五、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六、 小结游戏,结束。
附:56 5 │31 2 │13 53 │65 3 │3
小花朵真漂亮,笑呀笑呀笑起来。
毛毛虫爬爬爬,爬到花朵身边来。挠挠挠痒痒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4
活动内容:
挠痒痒(重点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若干,自制大树一棵,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景。师:小朋友请看,它是谁呀?(毛毛虫)它长得什么样?
1、哇!毛毛虫爬出来了!大树爷爷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大树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躲进大树爷爷手臂和胳肢窝挠痒痒。大树一下子咯咯咯地笑出来。许多树叶宝宝便一片一片地从树上掉落下来。(老师边讲述边操作,展现毛毛虫给树爷爷挠痒痒后树叶掉下来。)
2、提问:树叶宝宝是怎么掉下来的?他为什么会掉下来?
二、跟着音乐做动作。
1、幼儿倾听一遍录音。
2、提问:你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听出来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跟着教师唱歌两遍。
3、“挠痒痒”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请幼儿模仿。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三、玩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教师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请几个幼儿挂上胸饰扮演毛毛虫,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大树,游戏反复进行。
建议:
1、表现末尾乐句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夸张地进行表现。
2、幼儿在户外玩此游戏,唱到《挠痒痒》末句时可互相做挠痒痒动作,以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能分角色有表情的演唱。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投影仪、背景图(大树和草)、活动教具(毛毛虫)。
幼儿已学会歌曲《挠痒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挠痒痒。
1、教师操作教具,讲述故事。
2、师: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有一首好玩的歌《挠痒痒》,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二、启发幼儿创编毛毛虫和大树的动作。
1、创编毛毛虫的动作师:毛毛虫是怎样给大树挠痒痒的?
2、创编大树的动作师:大树又会怎样呢?
三、游戏:挠痒痒。
1、幼儿分角色扮演“毛毛虫”和“大树”。
2、提醒毛毛虫从“树根”开始依次向上给大树挠痒痒。
3、交换游戏角色。
四、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变成一条长长的毛毛虫,找大树挠痒痒。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运用动作和声音大胆地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毛虫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树叶宝宝怎么了?毛毛虫出来啦,大树爷爷怎么了?它是怎么笑的?
2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2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3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游戏作铺垫。
4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5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小班抓痒痒教案篇8
活动内容:音乐——挠痒痒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活动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挠痒痒对于孩子来说,蕴含着情感体验和操作探索等多反面的发展价值,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具有直接的作用。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中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到“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畅的感受,同时在与同伴的挠痒痒游戏中将生理反应的笑与愉悦的情绪体验建立起了联系,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情绪的宣泄和释放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本活动要求有直接的身体接触,针对夏秋季幼儿的衣着情况来说也比较适合开展。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 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重点: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难点:幼儿在户外玩此游戏时,可互相做挠痒动作,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包:毛毛虫胸饰若干,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热身运动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可以绕教室爬)
2、快快爬,毛毛虫们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咦,那是什么?(教师带领小幼儿爬到大树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教师模仿大叔讲话:“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帮大树挠痒痒,许多树叶宝宝便一片一片地从树上掉下来
5、提问:树叶宝宝是怎么掉下来的?
二、跟着音乐做动作
1、幼儿倾听一遍录音
2、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跟着教师唱歌两遍。
3、“挠痒痒“的动作是怎样的?(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当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三、玩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唱到13 54 32 1—处,教师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声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请几个幼儿挂上胸饰扮演毛毛虫,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大树,游戏反复进行。
通过角色扮演,引出主题人物
通过肢体动作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在有层次的感受音乐中自然而然习得歌曲。
借助语言、动作引导,来激发情感、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动作帮助幼儿感受说唱歌曲的特征。活动反思
小班抓痒痒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