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活动方案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资源利用,活动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活动的有序和高效进行,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绘本阅读活动方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5篇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篇1

设计意图:

包公的故事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着,孩子们喜欢包公,喜欢他巧妙地断案,喜欢他的秉公执法,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而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娇生惯养,依赖性强,遇事不能机智应对,更谈不上孝心。《包公审石头》的故事通俗易懂,包公的机智和小男孩孝顺懂事的形象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因此,我萌生了设计此次阅读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了解包公抓小偷的办法,会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2、能理解故事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角色的个性,并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

3、喜欢欣赏民间文学作品,学习包公聪明机智、公平正义和小男孩孝顺懂事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故事《包公审石头》的课件和ppt,幼儿每人一本绘本。

2、铜钱、水、油等实验器材。

3、包公脸谱图片、空白包公脸谱、涂色工具、情景表演的道具(包公的帽子、服饰、篮子、铜钱、石头、棒子等)。

4、背景音乐《包青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古代的名人,是谁呢?先播放音乐《包青天》,然后出示视频包公人物像,幼儿讨论:这个人是谁?他长得什么样子?

幼1:他脸黑黑的,长着长胡子。 师:因为他长得黑,人们又叫他黑包公。

幼2:他戴的帽子很有趣,额头上还有个弯弯的月亮。 师:观察的真仔细,他戴的帽子是古时候的审判官戴的,头上的明月代表他做事公平公正。

小结:他是包公,人们也叫他“包青天”,他是古代的一名大官,专门捉拿坏人,为百姓做好事,是人们称赞的清官。

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以题激趣。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包公破案的故事,名叫《包公审石头》。

听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自由发言)

幼1:石头不会说话,他怎么审石头呢?

幼2:他肯定有什么魔法,让石头说话呢!

师:是呀,石头又不会说话,包公怎么会审石头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看吧!

2、欣赏课件。

播放课件从开始至包公来了,留下悬念,请幼儿思考:

(1)小朋友,你认为是谁偷了小男孩的钱?

(2)如果你是包公,想怎样来审这个案子?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1:我是包公的话,我就来表演节目,让别人来投钱,抓住小偷;

幼2:我是包公,我就来审问人;

幼3:我是包公,我就卖东西,让别人拿钱来,然后抓到小偷;

师:小朋友们都想的不错,包公到底是怎样抓到小偷的呢?请你们拿出书自由地读一读吧,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交流。

3、认识封面。

师:来,我们先认识一下封面。

请幼儿观察封面有什么?(包公、石头、小男孩、篮子)

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4、幼儿自主阅读。

师:提醒小朋友们看书时要坐端正,轻轻地一页一页地翻书。 师:小朋友们刚刚看完了一遍,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幼儿自由说)

三、师幼共读,深入理解故事。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人物角色对话,学会说完整的话。

1、幼儿边观看图片1-4幅,边讲故事。 提问:

(1)小男孩每天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2)有谁愿意来学学小孩卖油条的情景。

(3)有一天,小男孩卖完油条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结:小男孩家里这么贫穷,靠卖油条给妈妈挣药费,真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2、看图5至8幅,提问:

(1)小男孩遇到谁了?

(2)包公是怎样审石头的?谁来学一学?(请幼儿评价,指导幼儿读出包公生气时的语气、表演出包公生气时的样子。)

(3)包公审石头时,旁边的人是怎样议论的?

(4)包公生气了,怎么惩罚大家?

(5)包公是怎样抓到小偷的?他用的什么办法?

3、幼儿实验。

师:为什么包公断定水面浮起一层油的铜钱是小男孩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幼:卖油条的手上有油,他摸过的铜钱有油,铜钱放入水里就会浮起一层油花。

师:沾油的铜钱放入水中真的会浮起一层油花吗?我们亲自动手实验一下吧。准备两盆水,一些铜钱。分两组(一组铜钱沾油,一组不沾油)把它们分别放到两个盆子中,观察两盆水的不同)

幼:(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沾油的铜钱水面浮起一层油花,而不沾油的没有。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包公是怎样抓到小偷了的吗?(请个别幼儿作答)

小结:包公用智慧巧妙地断案,公正执法,不放过一个坏人,真是一个让人称赞的清官,我们要学习他聪明机智、公平正义的品质。

四、启发思考,提升精髓。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我们要像小男孩一样不怕困难,自食其力,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像包公那样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做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五、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们有的喜欢包公,有的喜欢小男孩,就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找小伙伴表演吧。

1、幼儿自由找小伙伴,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

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表演,体验表演故事的乐趣。

六、活动延伸,拓展阅读。

1、画一画:我心中的包公。

(1)出示包公京剧脸谱图,包公脸谱为黑色,寓意他铁面无私,头上的明月代表他执法公平公正,紧锁的眉头总是在思考案情。

(2)请幼儿给他的画像涂色。(播放《包青天》背景音乐,幼儿涂色)

2、演一演。

把扮演包公的帽子、服饰、小男孩提的篮子、铜钱、石头、棒子等投放到表演区,请幼儿自主表演。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学习是幼儿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和交流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起点阅读《包公审石头》一课,我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让幼儿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悬念,培养幼儿想象能力。

本课课题比较新颖,导入新课时,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幼儿质疑,让幼儿带着“石头都不会说话,包公为什么审石头?包公是怎样审石头?”的问题主动去阅读故事,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在幼儿自主阅读环节中,我先播放故事的前半部分,设置了悬念“你认为是谁偷了小男孩的钱?”“假如你是包公,你会怎样审这个案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既培养了幼儿的的问题意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在课题导入、幼儿自主阅读、自主表演和课后延伸等各个环节,我通过播放音乐,创设表演场景,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小伙伴表演,幼儿在情境中阅读、交流和体验,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细读探究,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让幼儿理解包公为什么审石头?包公怎么断定水面上浮着油花的铜钱就是小男孩的?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采用自主阅读,看图细读、操作实验和分角色表演等学习方式,重点抓住包公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让幼儿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弄懂了问题,理解了故事内容,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语感。

四、拓展延伸,培养幼儿表达及创造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我在美工区投放了包公脸谱,让幼儿画一画,在表演区创设了包公审案的情景,投放了道具,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演一演,孩子们在个性化的选择中,对故事的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篇2

说目标:

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说活动重难点:

说活动准备:ppt课件、调查表、彩笔、气球,面具,眼罩等。

说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场地,依次入座。

2、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小老鼠漫长的一夜》。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一开始总是睡不着?最后为什么又睡着了呢?

4、教师小结:

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并不可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二、调查统计,心理疏导

1、教师出示调查表,请自己睡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笑脸卡贴在黄色的一边,请不是自己一个人睡得小朋友将笑脸卡贴在绿色的一边。请幼儿作比较。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愿意在家一个人睡,请自己一个人睡的小朋友讲一讲一个人勇敢睡的经历。

3、教师鼓励不是一个人睡得小朋友说出自己不肯一个人睡的原因。

4、讨论: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自己感到不害怕?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5、那么,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呢?老师每人发给一个气球,把自己最害怕的东西画在气球上。

画完后讲述,并讨论:怎样消除这些害怕的东西?(鼓励孩子想出合理的办法)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觉时不再害怕的办法,心里最害怕的东西也已经消除掉了,下面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好好的享受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吧。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有目的地阅读图书,能在自主阅读中寻找答案、发现问题,对科学故事有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人类、动物、植物需要空气,知道空气污染对地球造成的危害,懂得要保护环境。

3、尝试用紧张与愉悦的语气分别复述句型:“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我们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人类的呼吸,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进的是氧气。

2、物质准备:小书若干;动物、植物等呼吸图像;污染和绿化的录像片段。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下做呼吸运动,引入话题“谁需要呼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呼吸运动:“你是在用什么呼吸?”

2、猜想:不仅我们人类会呼吸,还有谁需要呼吸?地球也会呼吸吗?

二、自主阅读(p2――9),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阅读。

“地球上的许多东西都会呼吸,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叫做《地球的呼吸》,刚才小朋友提出动物、鱼、小草都需要呼吸,那他们究竟是怎么呼吸的?用什么呼吸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

2、幼儿逐页进行阅读,找到书中的答案:

提问:你在书中找到答案了吗?人类、动物、植物究竟是怎么呼吸的?用什么在呼吸?

运用图像让幼儿了解昆虫用腹部的气孔呼吸;植物是用根和叶片上的气孔呼吸的。

3、小结:地球上的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呼吸,“一呼一吸,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空气。”只是他们呼吸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三、 自主阅读(p10――19),发现问题。

1、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仔细阅读p10――19的画面,把你有什么看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引导幼儿观察书中关键页p11,播放片段录像感受空气污染的危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烟?”“空气被污染了,会发生哪些可怕的事情呢?”播放视频短片,“大家都怎么了?不能呼吸真的有这么难受吗?”请小朋友捏住鼻子,感受一下无法呼吸的感觉。

3、学习复述重复的句型“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

动物和人类都提出同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让幼儿用紧张、可怕的语气表达“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

可怕的事情指的是什么?(氧气越来越少,我们无法呼吸了)

你愿意戴着氧气罩生活吗?(我们一起学学带着氧气罩的样子)

想象戴上防毒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4、互动讨论:地球上的氧气越来越少,怎么办?

播放光合作用动画,让幼儿初步了解植物的本领――帮助我们清洁空气。

四、师生共读p19――25,阅读短句“我们可以畅快呼吸了!”

“有了光合作用,会有什么改变?你发现了什么?”

谈谈取下氧气罩大家有什么样的变化。大家会用什么样心情和语气来说出这句话呢?并一起用愉悦的语气表现重复性的语句:“我们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五、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p26――35

“我们的地球是依靠什么呼吸?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怎样让绿色更多?”带着问题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阅读。

提问:地球绿肺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该怎样保护环境?

六、在音乐下做“深呼吸”,感受畅快呼吸的愉悦。

“现在,我们的城市变成了一个大花园,让我们一起来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吧!”

结束语:这本书里还有许多秘密,我们下去回到教室后可以再重头看看,把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去解开这些未知的秘密!”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家庭”的环境氛围。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幼儿与绘本交朋友,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

3.指导家长共同营造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

xxxx年xx月xxxx日——xxxx年xx月xx日连续阅读21天,如能坚持整个假期会更好哟!

三、活动主题

亲子共阅读、好书伴成长

四、活动要求

1、请家长提前选择准备好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书等。

2、亲子阅读的时间每天不少于20分钟。

3、微信打卡21天。

4、成果分享:

打卡完成后,和孩子共同制作阅读海报(a3纸大小),要求:

(1)有一个响亮的标题

(2)有阅读照片

(3)有陪读感悟

(4)其它项目自行设计,要美观大方,体现亲子共同参与。

开学后上交至各班老师,幼儿园将择优进行展出评比。

五、评比形式:

凡是寒假期间坚持阅读21天打卡并文字加图片或视频至朋友圈,不私密不分组,截图即可在东里镇中心幼儿园新年开学评为“阅读之星”。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篇5

设计意图:

?一百只蜗牛去旅行》里一只经历千辛万苦,徒步旅行的小蜗牛深深吸引了我,但要想让孩子们也同样喜欢上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动中处处联系幼儿旅行经历,带领孩子们伴随一百只蜗牛一起出发,引发幼儿主动提问给小蜗牛旅行前的提醒等,激发大家主动阅读兴趣与表达欲望。希望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通向成功的路途上,过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是收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集体阅读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联系自己的旅行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感受第一百只小蜗牛一路坚持不怕辛苦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联系生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活动准备:

图书、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封面,共同认读 题目《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担心吗?

3、它们会到哪里去旅行?它们怎么去?(一百只蜗牛都会坐上车吗?)

二、逐页阅读,在观察、交流中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

1、(看一看、送提醒)

ppt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鼓励幼儿集体交流:出发前,小蜗牛的心情怎么样?它们做了哪些准备,你能给它们一点提醒吗?

ppt 2—— 一百只蜗牛是怎么样向大山爬去的?路旁的小动物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2、(猜一猜、说希望)

ppt 3——旅行的路上,天气怎么样?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它们怎么做的?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蜗牛的话,最大的希望是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ppt 4——嘀嘀嘀,嘀嘀嘀,从后面开来了3辆拉客的小巴士。所有的小蜗牛都会坐车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3、(算一算、打招呼)

ppt 5——三辆车,每辆车上有33只小蜗牛,让我们一起来算算一共有几只小蜗牛坐车走了!上车的小蜗牛们感觉怎么样?会说些什么?引导幼儿在座位上相互打招呼,相互轻松对话。

——三辆巴士一起开动,向大山方向跑去,还有一只小蜗牛为什么没有上车呢?路旁的小动物好像对它说了什么?

ppt 6——三辆小巴士很快开到了山脚下,99只蜗牛下了车,抬头一看:啊,大山真高!他们爬来爬去,看到的全是光秃秃的石头。不少蜗牛气呼呼地说:“什么好风景?连一棵树也没有!” “兴许山顶上会有美丽的风景,我们上山看看吧。”一只蜗牛说。

——他们决定上山看看,可当他们到山顶时,已经是什么时候了?看到什么美景了吗?

ppt 7——第二天早晨,99只蜗牛碰到了谁?他们见面分别是什么心情?

——相互说了什么?

4、(赏一赏、叹美景)

ppt 8——引导幼儿描述第一百只小蜗牛看到的美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鼓励幼儿相互补充。

5、辩一辩、表决心

ppt9——听完了好朋友的的介绍,99只蜗牛有什么新的决定?

——这回,小蜗牛会怎么样去旅行,说说理由,教师提示:这样会很累!这样会很热!这样会很辛苦!可能还会有很多危险等着!引导幼儿表达想看亲眼看到美景,什么困难都不怕,会坚持!

三、师幼共读,共享更多发现。

——与幼儿共同打开ppt,完整阅读。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延伸:

——将书投放在班级图书区一天,想继续欣赏的小朋友可以结伴分享。

——提醒幼儿注意爱护好图书。

设计意图:

借助故事封面,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联系幼儿生活,主动提问,激发阅读兴趣。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交流,“提醒”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引导幼儿体验小蜗牛的心理感受,表达蜗牛此时的希望,为故事自然过渡转折。小小的猜测或辩论,激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深入了解故事的发展。将第一百只蜗牛看到的美景转嫁成幼儿的视线,借助幼儿的表达呈现,给幼儿更多观察与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观察、审美、完整表述的综合能力。

新的决定似乎已成定局,但蜗牛的决心在孩子们的理由陈述中显得格外的坚定与可爱,少了一份啰嗦的说教,却多了一份可贵的感悟。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5篇相关文章:

阅读馆的活动方案推荐7篇

云阅读活动方案推荐8篇

阅读馆的活动方案8篇

云阅读活动方案优秀6篇

阅读馆阅读活动方案优秀7篇

阅读节幼儿活动方案7篇

云阅读活动方案7篇

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方案7篇

阅读经典活动活动总结5篇

县全民阅读活动方案6篇

绘本阅读活动方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