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份出色的教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有效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流程,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冬至的活动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 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 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
1、宣布: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班会现在开始!
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
(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
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 ;
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 ;
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 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 ;
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 ;
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初步了解冬至节的习俗。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语言:冬至我知道
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到冬至啦,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相传,周太王后裔泰伯、仲雍奔吴建立吴国后,也承继了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首,也就是今人俗称的“过年”,后虽改夏历,但冬至“过年”的旧俗一直流传至今。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冬至这天,我们有什么习俗呢?(出示相关图片)
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师: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这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
社会:区角游戏、制作美食
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冬至相关知识
小故事
冬至节,在苏州有吃酒酿酒的习惯,一年只酿造一次的酒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自古就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到晚上苏州人都要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做为祭拜祖宗,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
冬至苏州人还有吃馄饨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美女西施。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此外,冬令进补又是苏州人广为流传的俗语,一般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各种补品的最高峰。
冬至相关习俗传说:
冬至馄饨夏至面。
冬至吃狗肉。
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
冬至吃饺子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
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4
活动:
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了解中国传统食品—饺子的来历,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包饺子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刀具、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准备,宣传冬至的板报,有关冬至的科学资料视频,儿歌、手指游戏、谚语。
活动过程:
1、由饺子谜语趣味导入,谜语:岸边一群小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春潮张落三遍后,白鹅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让孩子看电视了解冬至来历及相关知识。
2、教师讲解冬至的.科学知识,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
3、了解24节气歌,冬至诗歌,冬至农谚及数九歌,学说冬至包饺子手指游戏。冬至又是天最冷的开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谚语说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4、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5、学习包饺子方法,体验包饺子乐趣。
教师带领孩子到厨房,与家长一起学习擀饺子皮,包饺子的方法。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了冬节,在快乐中品尝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悦了身心。
6、品尝及感恩,与长辈一起分享饺子。
幼儿园顺利举办“情暖冬至”师生活动。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人类社会灿烂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其久远的传承度和使用度,也代表着其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6
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地还有不同的庆贺方式。
民间素来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之说,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为了让孩子了解冬至习俗,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主意识,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特为幼儿园准备了冬至包饺子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活动名称:
“冬至魅力饺子大赛”——幼儿园冬至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冬至节气的由来及习俗,知道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象征着天气最冷的开始。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自理能力,感受劳动的快乐。
3、增强亲子感情,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内容和教学理念。
三、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发放邀请函,通知家长活动日期及注意事项(如果园所幼儿较多,可分时段进行),请家长准备擀面杖、围裙、(家长与孩子各一套)
2、幼儿园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要把食品原材料展示在家长入口处,彰显幼儿园的食品品质)保鲜膜(提前把班级桌面包裹起来),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在活动开始前2小时准备好,等待生活老师来领取。
3、幼儿园人员准备:
a.主班教师一名(讲解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分享冬至知识,根据情况可每班一名,分班讲解,也可以年级为单位一名,集中讲解)
b.辅助教师2-3名(可由家长志愿者代替,领取物品,引领家长,分发物品,拍照,维持秩序)
四、活动流程:
1、家长和幼儿就坐后,主班老师讲解包饺子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
(1)包饺子比赛:
幼儿教师把家长和幼儿根据班级人数分成三—四组进行比赛,每组成员先讨论分工,选出饺子皮制作人员,包饺子人员,主持人说开始之后就开始比赛包饺子,看同样时间内哪一组包的饺子又多又好,评判标准是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同时可以锻炼幼儿的点数能力,除了数量,质量方面如果包出的饺子露馅,要扣1分,最终评出一二三名。
(2)冬至知识大pk:
饺子包好之后,由生活老师或家长志愿者送到厨房煮,主班老师带领家长在班级里讲述冬至节日由来及习俗,老师可以选择自己讲述,也可以设置几个问题,由家长和孩子来抢答,计入总分。
问题参考:冬至具体是哪一天?冬至的含义?哪个朝代开始过冬至?冬至有哪些习俗?冬至儿歌大pk等等。
(3)吃饺子比赛:
饺子煮好之后,由生活老师或者家长志愿者送入班级,每组同等数量的饺子,同时开始吃,看哪一组先吃完哪一组获胜。
(4)活动结束:
通过三轮比赛,看那一组得分最多,分出一二三名,颁发奖状,每组成员合影。(比赛过程中,团队纪律也可以加分或扣分)
2、流程讲解完成之后,开始活动。
3、活动结束颁奖合影,欢送幼儿及家长。
4、活动总结及反思。
冬至的活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的活动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