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我们才能积累到更多写作文的素材,出色的作文离不开平时对于生活的细节观察,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考作文押题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着微博、微信、qq,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飘在风中的代码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岂止是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文题解析】:
材料从现代人离不开的手机谈起,引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表明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但题目的重点并不在此,“然而”后的内容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即提示我们不能将自己异化为科技的奴隶,从而失去身边的美好。这句话隐含着命题者对科技的深思,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科技。考生要在此情景下进行思考,完成写作。
考生可以从微博、微信、qq如何左右着我们的情绪,手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等角度切入,也可以从科技将世界缩小,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角度切入,但都要辩证分析,理性看待科技的利弊。如需指出不要因过分依赖科技而忽略传统生活中的一些要素,如身边的事和最亲的人,以及科技高光下日益消解的传统文化内涵等。辩证思考,方能写出立意。
考生在论证时,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比如谈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可以正面联想移动支付、网上直播授课等,反面联想因为每个人都在玩手机,而使面对面变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以正面联想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等高科技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的例子,反面联想无人商店、无人驾驶等事物让世界变得冷冰冰等。总之,以正反联系思考,方可见出思辨能力。透过材料本身探究其本质时,考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
?佳作赏析】:跟着科技时代的步伐一起奔跑
科技时代,人们可随时随地记录与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虽说有时会带来一丝忧伤,但科技时代的到来,已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要跟着前进的脚步一起奔跑!
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昔日的柯达曾是胶卷时代绝对的王者,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鼎盛时期在全球拥有超过14.5万名的员工,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苹果或谷歌。但随着数码技术的出现,照相技术逐渐告别底片和相纸,一张巴掌大的光盘可存储成千上万张照片,底片和相纸除了部分专业人士外,基本已无人问津。是什么让柯达走向死亡?说到底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科技的力量!
岂止是柯达的破产彰显了科技的力量,放眼望去,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
不止一次看到这样动人的画面:重症病房外守候的亲人,站在隔离室门前,眼里噙满泪水,手里握着手机,轻轻地按动键码,发出一声声深情的问候;隔离室内,病人手脚不能动弹,却能侧过脑袋,盯着手机屏幕,轻声念着亲人的话语。或许这位亲人最终没能挺过来,可是这快捷的信息却能陪着他欣慰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科技的力量见证了一份又一份超越生死的人间温情。
科技时代,我们能在一分钟之内让邮件发遍全球;科技时代,我们能在一分钟之内和千里之外的亲人见面;科技时代,我们能在一分钟之内看遍全球的风景;科技时代,我们能随时随地地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快乐;科技时代,我们能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值得珍惜的点滴……
遥想当年,康熙对西方科技很感兴趣,于是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但这些知识最终也没有挽救清王朝落后的命运,根本原因是他们学习西学时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并没有让科技知识在全社会推广。所以科技只有在社会上推广,被国人接受,才能真正转换成实际生产力。君看今日之中国,京广高铁、“嫦娥奔月”、汉字激光照排、3d打印……科技的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
也许有人说,科技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远离了传统的诗意,但科技时代的到来,没有谁能做真正的“隐者”。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让我们跟着科技时代的步伐,一起奔跑!
?点评】
本文的亮点就是素材运用合理。首先选材精确。纵观本文所选素材,无论是柯达破产、康熙学习西学,还是手机传递温情,都能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其次分析透彻。作者对每则素材的处理,绝不是简单的列举,而是对其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彰显了考生之思维深度。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
本题为漫画作文,审题时须正确解读漫画寓意,抓住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思考青年和壮年、老年的关系,尤其是青春流失对以后人生的影响。面对青春的流失,年轻人该怎么办?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漫画寓意,命题人还在漫画上方给出了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青年而悔恨。”叹息青春、考虑将来、珍惜青年、悔恨等词,都能为考生审题立意提供帮助。试题审题难度不大,考生要想获取高分,必须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出彩。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把握青春,不留遗憾。
2.把握青春,积极有为。
3.人生因青年时期的奋斗而更加美丽。
4.青年人要眼光长远,不可浪费青春。
5.叹息青春流失不如积极把握当下,努力补救。
6.抓住最美的青春,未来的你才不会悔恨。
偏题立意:
1.青春易逝,及时行乐。(跑题,错误理解漫画寓意)
2.常常回首,及时总结。(跑题,错误解读画面中人物的表情,脱离漫画中的关键词“青年、壮年、老年”,没有抓住漫画寓意)
?佳作赏析】:青春选择奋斗,未来才不悔恨
有一幅漫画:一个人骑着三轮车,车上装着写有“晚年”“壮年”“青年”字样的三个麻袋,写有“青年”字样的麻袋因泄漏呈半瘪状态,骑车人扭头看麻袋,惊诧万分。漫画告诉我们:“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青年而悔恨。”
这幅漫画提醒我们:青春选择奋斗,未来才不悔恨。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奋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奋斗到5年、10年、40年、50年,甚至60年、70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新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国梦就是青春奋斗的梦。
做室内装修的农民工在教室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励志之言: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我们也许不能通过读书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但至少长大后,不会因为在该学习的年龄没好好学习,而发现自己用几年的有限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到那时候再恨自己年少不努力,已于事无补。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未来是用来回忆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也许,我们没有机会为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而奋斗,但我们都要为一个人生理想而奋斗,否则,到老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想想自己在大好的青年时期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恐怕剩下的就只有羞耻和悔恨了。
青春选择奋斗,就从今天开始。
?明日歌》规劝青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长歌行》规劝青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岳飞勉励后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愿你我选择奋斗,选择努力。青春选择奋斗,才无悔青春,无悔人生。
要求:综合考虑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这两幅漫画的构成要素是助推者、贫困户和车,左图车上满载各种扶贫措施,贫困户在开车;右图车上是三个贫困户,车上写着“精准扶贫”。这几个要素足以做出认识上的判断。如果不先考虑这几个要素,而去纠结车上的人是否都是老年人、推车的是否是年轻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那就本末倒置了。构成要素明确了,就可以找这两幅画之间的联系。要求中有“综合考虑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的文字,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只就其中一幅漫画立意。你可以把两幅画看成从扶贫到精准扶贫的递进关系,也可以把两幅画看成是一赞一讽的对比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立意如下:
1.接受帮助也需自己努力(扶贫也要扶志)
2.从扶贫到精准扶贫是认识上的进步(精准扶贫事半功倍)
3.扶贫需要齐心协力而不是孤军奋战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佳作赏析】:多方助力谋精准,多管齐下显神通
不再有,“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愤怒;不再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艰辛;不再闻,“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窘迫。干部书记工作队,助推贫困户载致富大礼包,舍贫困大包袱,奋力奔向山头的太阳;精准扶贫的小车,正奔赴历史的大舞台。这正是多方助力谋精准,多管齐下显神通。
多方助力谋精准,多人奉献展担当。
全面小康,一个不少,是国家的担当;一村一户一策,是基层干部的担当;告别繁华,反哺农村,是当代青年的担当。精准扶贫之所以能实现精准,是因为无数次的“跑断腿”、“磨破嘴”,是因为无数人的担当。秦玥飞耶鲁毕业,带着“黑土麦田”在各地乡村栽种科技兴农之花;黄文秀拒绝优厚待遇,带着对故乡的热爱,在百色点燃希望之光……无数人肩负生命的重量,穿过学以致用的关口,走在知行合一的扶贫路上,为贫困户撑起生命之伞。
多管齐下显神通,多政齐施为根源。
多管齐下不是表面的种类繁多,而是指向同一个目标拨除穷根;不是许多政策的简单相加,是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生态,健康,是可持续致富的百年大计;教育是扶“智”、强“志”,实现“智富”“志富”的有利保障;产业,就业是释放农村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扶贫不是发钱,不是慈善,而是指引方向、点燃动力。宁夏枸杞,闻名遐迩,却一度成为葛朗台箱中落灰的金子——没能带种植户脱离贫困。精准扶贫实施后,从副产品加工到海内外线上线下销售,交通、网络,教育逐步完善,宁夏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多管齐下,拔除穷根!
扶贫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当自立。
“民生在勤,不索何获?”虽有多方助力,脱贫的小车还要贫困户自己来蹬;纵有多管齐下,致富的礼包还要贫困户自己经营。贫困不是福利的申请理由,坐等不是扶贫的欢迎对家,高呼万岁也不是对扶贫工作的回应。只有汗水,才能真正打开致富大礼包!
多方助力,践行“德莫高于爱民”的金科玉律;多管齐下,实现“善理疾者察其本”的庄重誓言;砥砺奋斗,表明“勤则不匮”的坚定信念——脱贫攻坚,使命必达;全面小康,擂响强音!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2
疫情话题:感谢信
?题目要求】
假定你是李华,你所在的山西国际学校要征集一封英文感谢信,以致意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请你根据下列要点写一封信用于投稿。
1. 表达谢意;2. 个人感受;3. 表达信心。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开头语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参考词汇:流行病epidemic 疫情 epidemic situation 新型冠状病毒 novel coronavirus
?优秀范文】
dear medical workers,
i am li hua,a high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shanxi. i'm writing to express sincere gratitude to you all for your devotion and sacrifice in this battle against the novel coronavirus.
in this epidemic, it is you who, despite the lack of equipment and the potential of infection, desperately rescue those infected but striving for life. it is also you who have shed new light on the virus with expertise to build up our confidence to defeat it. it is you who deserve all the admiration and love!
i can never express our thankfulness too much for your selfless contribution. it's widely believed that our joint efforts china will win the battle and make a quick recovery.
good luck and stay well!
yours sincerely,
li hua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3
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这就是历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明白了,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
顾城曾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当命运的喉咙被无情卡住时,埃尼奥·莫里康内却没有妥协,对音乐的狂热痴爱使他从容面对一切。父亲卧病不起时,年幼的埃尼奥不得不辍学工作来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即使如此,他仍呵护着他那颗勇往直前、快乐向上的心,最终成为世界公认的“电影配乐大师”,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见,高度的精神追求能冲淡生活的悲苦,并让人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懂得了,幸福感源于何——源于心灵的丰盈、精神的修养。苏轼若因为被贬而整日郁郁寡欢,我想,他一定无法创作出精彩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刘禹锡如果因居陋室黯然神伤,我想,他一定无法怡然地书写《陋室铭》;“当代愚公”李保国如果嫌弃太行山区生活苦,我想,他一定无法安然地三十五年如一日,为荒山带来苍翠,为乡亲拔除“穷根”……他们知道,真正的悠然是懂得享受明月清风、阳光鸟鸣;真正的快乐是不畏困厄之锁,把住信念之舵,思想不迷航、行为不迷失;真正的幸福在于执着于精神追求。
生活哪有一帆风顺?因为大地的凹凸,才有了河流;因为温度的变换,才有了春夏秋冬;因为有了境遇的顺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身在尘世间,我们不能左右环境,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面对难题,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以致一发不可收拾,终将迈上不归路。而有的人却始终相信人生是一幅山水画,即便山峦重重,也相信有峰回路转;即便路途艰难,也背上一份希望,大步向前——他们的底气,源于他们的精神追求與修养。
修养高,智慧就能开启,开启了智慧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才能与“大道”同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这也许就是上天赋予人的终极使命。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虽一生富贵,但直到死都在与自己的小心眼怄气,活得不如一生清贫的颜回快乐,此正说明精神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4
材料一:2010年底,正在国外留学发展的徐峰接到母校西安交大的电话,母校诚挚邀请他回校任教。徐峰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欧美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国。他说:“个人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6年后,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皮肤与牙热—力—电耦合行为机理”填补了国际空白,被西方学者点赞。
材料二:2018年春节,一则来自连云港的短视频纷纷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新华网、央广新闻、人民网等200多家媒体头条转载,网上获赞百万次。视频记录了105岁母亲给74岁女儿发压岁钱的温馨一幕。视频的背后,是这个五世同堂家庭的子孙贤孝,是百岁老人的幸福晚年。
我们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像百年之前我们的祖辈身处炮火之中?这是先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在他们心中,放在第一位的是祖国,没有独立强大的国家,怎能有安稳幸福的小家?
5000年前的大禹也深知这一点。他也有自己的家,但他引领众人治水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将人民放在了第一位,所以人们才会如此团结,跟着他一路含辛茹苦,筚路蓝缕,励精图治,所以才有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国家——夏朝,所以才有了千千万万安稳的家。
大禹之后,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一生。孟子广颂“儒家经典”,凝聚了万千中国人的心;辛弃疾铁血沙场,鲁迅弃医从文,等等,他们都是先救国,再管家。正因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强大的祖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都说“国家”,而不是说“家国”?小的家庭想要美满幸福,就得先强国。
十八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黑暗时期来临。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一笔笔屈辱的赔款,国家一蹶不振。可是,中国亡了吗?不!没有!没有!中国的文化中有很多带着铁带着血带着骨气的成语:精忠报国、视死如归、嫉恶如仇……这些成语,已经成了华夏民族的基因!于是,便又有了一辈辈的革命烈士,梁启超、谭嗣同、朱德、周恩来、毛泽东……
正是他们骨子里的不屈之魂,才使得中国这个东方雄狮从沉睡中苏醒。这就是为什么要强国的理由,因为光有家,国却衰败得不堪入目,国家和人民就会像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人民、祖国、家庭,这就像是水、粮食、空气,每一个都无比重要。家庭幸福,人民回报祖国,祖国承载家庭。
现在,我们的国家快速发展了,这也是因为有了前人们的铺垫。闻一多、朱自清,用自己的思想将人们团结起来;邓稼先、钱学森,使我们国家有了原子弹、氢弹,用科学让祖国强壮起来。他们的贡献,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5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微视频《青春的逆行》为我们记录下大战大考中那些“青春的逆行”。逆流而上的新时代青年,用奋不顾身的实干和不服输的“倔强”,把青春写在了战“疫”战“贫”一线的大地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青春的逆行中”,他们“放手一搏”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了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新时代青年在“战贫实践”中走在前列,磨炼为民品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大青年以一场青春的“逆行”把青春书写在祖国的田间地头,他们是回村创业的大学生,是驻村的青年干部,是扶贫的网格员,是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为民造福的生动实践中,他们是朝气蓬勃的战贫青春力量,用青春之我在基层一线创造了青春之中国。新时代的青年用更加无畏的勇气和更加无私的付出,扎根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了解实践。广大“80后”“90后”青年干部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在脱贫一线冲锋陷阵践行为民初心使命,带领贫困群众向“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发起冲刺。越是在艰苦环境下,越能磨炼青年干部的为民品质,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服务在脱贫攻坚最前沿,为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参与到农产品电商销售中来,他们为贫困地区“代言”“带货”,“从无到有”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在战贫的生动实践中,广大青年走在前列踏尽崎岖,在广袤的田野乡村历练成长,不断开辟战贫事业新天地,书写出吾辈自强的不一样青春!
新时代青年在“战疫大考”中冲锋在前,发扬斗争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以“90后”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战疫一线彰显出蓬勃的青春力量,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奋斗是青年人最靓丽的“勋章”。在4.2万多名援鄂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90后”不怕苦不怕牺牲,成为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用生命铸就救死扶伤医者本色的“90后”医生彭银华,巾帼不让须眉“以命相搏”的白衣战士夏思思,把一生只有一次的青春融进了与生命赛跑的战斗中,他们无疑是国家的青春脊梁。响应“动员令”“征集令”,他们闻令而动作为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以专业热情的志愿服务到前线去筑起一道道防疫青春长城,从城市大街小巷到农村一乡一道口,随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从在朋友圈写下“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汉打怪兽”的蓝天救援队虎将许鹏,到收集数据制作疫情表的英国留学生吴芃,再到“我代表的是中国青年人的形象”的山东姑娘王琇琨,中国青年用生命、用实干、用无惧发扬着青年一代的斗争精神,无愧为向险而行的青年斗士!
新时代青年在“大潮奔涌”中肩负重任,凝聚中国力量。“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接续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发扬和传承五四精神,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把民族建设好,让中国梦的伟大蓝图成为现实。在新时代的大潮奔涌中,广大农村青年要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脚踏实地劳动,以主人翁姿态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广大青年干部要继续在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中砥砺为民初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付出应尽的责任;广大科研战线的青年要勇于创新创造,抓住时代留给青年人的机遇开拓进取,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出发,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肩负重任的新时代青年理应走在实现中国梦的最前列!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头脑中转动着数字、公式以及天书般的阐释;同时,爱因斯坦又钟情音乐,总与小提琴为伴。一边是科学创造,一边是乐声袅袅,工作与爱好领域不同而和谐共存。
我国化学界先驱、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因为好墨讲究胶轻、烟细、杆熟,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材料展现了两位科学家的事例,引导同学们探讨工作与爱好之间的关系。
材料第1段主要讲述工作与爱好属不同领域,两者互补,使爱因斯坦既收获事业上的成就,也得到生活中的乐趣。据此可提炼出“培养工作领域外的爱好大有裨益”“厘清工作与生活,能促进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提升”等立意。
第2段主要讲述张子高的工作与爱好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既拓宽了知识技能的广度,又加深了兴趣爱好的深度。据此可提炼出“工作与爱好同源同流大有益处”“爱好可以从工作中得来,又可以促进工作”等立意。
分别针对两段材料来立意固然可以,但综合起来立意更佳。如:人的一生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奔波,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能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
立意时,必须围绕工作(职业)与爱好(兴趣)之间的关系,若只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或单方面谈工作或爱好,则视为偏题。
【优秀作文】:业癖共生,赤子其人
心曾说过:“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诚哉斯言,爱因斯坦与张子高两位巨匠,在嗜业如命的牛顿等前辈面前,因其癖而看似叛逆。
然而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业癖共生才得以成就赤子其人。
如爱因斯坦那样使业癖在同一维度里共存并不难,只消一点合理性与自制力,便不会有“业精于勤荒于嬉”之殇。美国历任总统中口碑颇佳的林肯饮酒十分克制,广藏美酒却又滴酒不沾,他自言:“我几不喝酒,因为我不太喜欢酒。”在《猫》中,老舍先生抱怨猫是其侍弄花草的毒手,但也能精心安排,没有玩物丧志。
非是业难,非是癖蛊,业癖共生,然后赤子。
这就是说,在高速发展转向高质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产生活已无法为单一维度所满足了,因而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是多维度的创新。
这就需要业癖共生的手段用以创新了。如张子高老先生一样,使业癖成为一朵双生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和谐共生,为化学研究打下了牢固基础。热爱播音艺术的北大法学院高才生撒贝宁,在言语厮杀的法庭辩论中脱颖而出,登上了《今日说法》的主讲之座;“陪跑”诺贝尔文学奖多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凭借常年跑步锻炼出来的体魄和毅力,完成了为“跑步的热爱而写”的《舞!舞!舞!》,其文章血气旺盛过人,实不可不谓业癖共生之效也。
业癖共生是不同领域交流、借鉴、融合的产物,是多重维度下思想如天光乍起般的碰撞,它使匠人被塑作大国工匠,它将时代青年提拔成人才,于是时代推陈出新,赤子不断涌现。
由是观之,我们不仅要解构职业与爱好的关系,更要构建其间联系;我们不但要使业与癖成为共同体,更需要使自己成为业癖共生的共同体。要以饱满的热情,探索业癖共生所开辟的新维度、新世界。这样看来,各中小学开设的社团活动、社会上日渐风靡的优秀“斜杠青年”,也是理固宜然,令人欣慰而心怀憧憬了。
坚定自己的职业,听从你心,爱你所爱,如此业癖共生。愿你我皆为此等赤子,以执时代之牛耳,实为可待!
【点评】
文章的亮点是文白相间的语言,如“非是业难,非是癖蛊,业癖共生,然后赤子”“由是观之”“理固宜然”等,錯落有致,朗朗上口。
文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开头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业癖共生才得以成就赤子其人。”接着用爱因斯坦、林肯、老舍等人的事例,说明“业癖在同一维度里共存并不难,只消一点合理性与自制力”,“业癖共生是不同领域交流、借鉴、融合的产物”,由此得出结论:“不仅要解构职业与爱好的关系,更要构建其间联系”,“不但要使业与癖成为共同体,更需要使自己成为业癖共生的共同体”。最后一段再次呼告,点明题意,呼应开头。
但文章在第3段论述业癖共生需要一点自制力时,由于没有表述清楚,让人体会不到林肯和老舍的“自制力”体现在何处——林肯既然不喜喝酒,又何谈“克制”?老舍的“精心安排”指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导致论据的说服力有所减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此我们是对亲密的姐妹。”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看,我们的确有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根植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浪花的对话给人深刻的启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就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寓言哲理性材料,准确、全面解读材料寓意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材料中浪花因“与波浪紧密相连,植根于波浪之中”,所以“永开不败”;火花“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据此可立意为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和时代,才能永葆事业的青春,创造永恒的价值。一味突出个人,只能像火花一样,转瞬即逝。
本寓言材料既考查理性思维,也考查价值观,可联系现实把“个体与群体”“瞬间与永恒”这两个词组或其一的辩证关系分析透。“群体”,可联系到“国家”“民族”“社会”,也可联系到“文化”“习俗”“风格”“流派”“精神风貌”等;所写内容要体现辩证关系:个体与群体不可分割,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而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它要受到群体的制约,而情感上的荣辱与共、心理上的相互依存、行动上的相互支持以及共同的奋斗目标都是集体的显著特征。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拥抱江河,常开不败。
2.融于社会,彰显价值。
3.走出孤岛,奔向集体。
4.火花易逝,浪花永恒。
5.根植于波浪,花永开不败。
6.超越小我,实现大我。
7.孤芳不自赏,大我铸辉煌。
8.收敛个人锋芒,成就时代辉煌。
9.做常开不败的浪花,不做一闪即逝的火花。
……
偏题立意:
1.灿烂的火花,豪迈的气概。(与题旨相反)
2.迸发的火焰,智慧的光芒。(与题旨相反)
3.坚持信念让瞬间永恒。(材料讨论的是瞬间和永恒的关系,无关信念)
4.个体与群体就是务实与虚幻。(胡乱联系)
5.忽略那美丽而虚幻的永恒。(与题旨相反)
6.众人拾柴火焰高。(材料没有谈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7.团结就是力量。(材料没有谈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8.透过现象看本质。(万能标题,没有针对性)
……
存在问题:
1.个别考生存在审题不准,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误将浪花与波浪的关系理解成合作共赢、团结协作的问题。
2.部分考生将材料寓意理解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泛化,缺乏针对性,未能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佳作赏析 】:融于集体,彰显价值
浪花与波浪紧密相连才会经久不衰,永远绽放。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社会和时代,才能永葆事业的青春,创造永恒的价值。一味突出个人,只能像火花一样,转瞬即逝。
16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我们青年人不应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当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融于集体,融于社会和时代,方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不要蜷缩在自己促狭的世界里,当关注祖国的发展,因为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
二战时期一位牧师曾这样反思自己:“起初他们追杀共产党,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过于自我其实是在孤立自己,而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是说读书人要少参与是非,多钻研学问,而不是教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祖国需要我们的担当与奉献。融入时代,砥砺奋斗,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
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渺小,当滴水汇成大海时,你就可以改变世界。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总设计师林鸣发明专利达数百项之多,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还需要无数设计者和工人的辛勤付出才能完成。港珠澳大桥被国外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如果单凭总设计师的一己之力去研发,这个世界难题恐怕很难攻克。“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只有融于集体,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功。
不要忽略集体的价值,当灾难来临时,你会体会到大爱与温暖。
2008年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让汶川人民恐慌不已,让中国同胞紧张不已。而从各地赶到汶川的救护人员和志愿者却让我们的心很温暖,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我们都是祖国的一分子,是一个集体。无论何时遇到困难,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我们面前并向我们伸出援手。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浪花离不开波浪,鱼儿离不开海洋,鸟儿离不开天空,而我们离不开集体。个人与集体、社会、时代紧紧连在一起,只有融入集体才能更好地彰显自我价值,圆梦新时代。
【点评】
本文立意准确,能紧紧围绕材料寓意展开论述。作者立足于个人和社会、国家、时代的关系行文,展现不凡见识。三个分论点的使用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开头和结尾处引用恰当,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给予我们无尽的思考和追问。
有一种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问:“为什么是我?”在看到别人得到机会时,又会问:“为什么不是我?”
还有一种人,在看到别人身陷困境时,却会问:“为什么不是我?”在自己得到机会时,又会问:“为什么是我?”
这两种发问总是带给人无尽的思索,不同的发问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对这两种发问有什么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我?”这是人们陷入困境、面对机会时常有的两种发问。不同的发问指向不同的反思结论,这背后是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的差异。这个作文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在困境和机会来临时,在自我与他人的比对中,通过思辨形成积极理性的认知。
材料展示了两种人的两种思维。第一种人不善于肯定自我,他们在遭遇挫折、看到别人得到机会时,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这种反思如果越过了理性的界限,容易走向自怨自艾或妒忌他人的极端。
第二种人则相反,看到别人陷入困境、自己迎来机会时,会分析自己的优势,从肯定自己中得到人生的经验。这种思考如果越过了理性的界限,容易走向自负自满或故步自封的极端。
从任何一种人的角度出发,不是仅仅停留在面对困境不抱怨、面对机会须积极的浅层次思考,而是能辩证地思考“如何反思自我”,都是值得肯定的。若能综合两种人的角度,谈胜不骄、败不馁,积极反思,由此探讨需要怎样的人生境界,则是立意。
【佳作赏析】: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
行走于充满荆棘与挑战、鲜花和掌声的漫漫人生之旅中,总是会遇到不同的处境和情况。面对挫折,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反省,才能避免更多挫折;面对成功,少一点骄傲,多一点反省,才能继续成功。
当面对诸如此类种种困难挑战时,不同人有不同的发问,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人生境界,人生高度和人生视角不同。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努力向“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的方向前进。
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首要前提是善于反省,善于在该反省时反省,善于在别人认为不该反省的时候反省。的作家马尔克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反省自己昨天的所作所为,并鼓励或助推今天全新的生活。作为大作家的他,尚要反省自我,到了越是优秀的境界就越要反省自我,那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
同时,在善于反省中总结行为的合理或过失。试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谁没有犯过错?但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往往是成功者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我们学生在做题时将错题整合成册,以免下次重复犯错;医生将每个特殊病例整合寻找规律,以探求治疗新方法;企业家在顺应时代发展步伐中总结转型经验,以备下一次时代革命……这些都是反省的表现。
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要求我们把抱怨化为实干,化为自己的动力。当自己失败了,不要抱怨他人或自我,应化悲伤为动力;当他人成功了,不要局限于羡慕或妒忌,要化为动力,作为自己今后成功的助推器。网易创始人丁磊在京东、小米、淘宝纷纷推出新产品的挤压竞争中,毅然决然地退出该领域,埋头苦干,在几年后的今天,在网络帝国中打造出了有道词典、网易云音乐等优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要求我们以良好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理智平静地应对挑战。诸葛亮临乱世而不惧,在关键时刻出山;嵇康在临死前,以一曲《广陵散》赢得千古盛名。我们在面对一切挑战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可以拼得到的,尽力去做;得不到时,也要将心态放平,安慰自己,不要沉溺于妒忌、抱怨等不良情绪中。当然,宽宏的人生性格与弘毅的品格态度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慢慢地,渐渐地,只要坚持,终究能获得成功。
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愿你我都能谱写出人生的华章,做人生赢家。
【点评】
文章标题即观点,开篇两段旗帜鲜明,从面对挫折和成功都需要多一点反省出发,指出不同的发问差异源于人生境界的不同,由此将论述的重心落在“发反省之问”上。文章主体部分论述“如何发反省之问”,从发反省之问的前提、在反省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化反省为动力与实干、以良好心态应对挑战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对于积极理性反思的肯定与倡导,是最值得肯定之处,可惜最后没有能呼应开篇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是遗憾所在。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