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的作文300字8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只要勤于动笔,多写作文,才能加强我们的文字功底,写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偏离题目要求,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玉米地的作文3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8篇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1

国庆节那天,我来到姑姑的“快乐农场”掰玉米。

到了宽农场,阿姨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塑料袋,笑着说:“黑胡子的玉米你要摘,白胡子的玉米不要摘!”她一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采摘。走进玉米田,看见玉米秆像哨兵一样挺拔地站在地上,背上背着“手榴弹”,守卫着“快乐农场”。我径直走向一个留着黑胡子的角落。刚要摘,看见玉米上躺着一只虫子。我吓了一跳,大叫:“救命!”说完,以冲刺的速度跑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时,我看到父母哼着小调,迈着轻快的步子摘玉米。我终于鼓足勇气又去找玉米,只听到一声噼啪,玉米被我掰断了。“是啊,我赢了!”我对着蓝天大喊。经过我的努力,我打碎的玉米打破了袋子。阿姨夸我说:“你的玉米真好!都是黑黑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今天真是大丰收!”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2

夏天竟然还能如此的凉快。今天,天上的阳光并没住日那么刺眼,酷热,还不时吹来阵阵凉风。正当我在享受这难得的清凉时,奶奶突然问我:“乖孙啊,还记得春天我们去种的玉米吗?现在该成熟了,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摘玉米?”“好啊!好啊!”我二话不说,就换好了鞋子,开开心心地朝玉米地走去。

我家的玉米地其实之前是一块别人丢弃,无人管理的荒地,上面长满了野草。奶奶觉得这么好的一块地浪费了可惜,所以除掉了上面的野草,撒上了玉米种子。

刚到玉米地,我惊呆了,一株株绿油油的玉米杆上长着鼓鼓囊囊的玉米棒子,在微风的吹动下,摇晃着身体,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迫不及待地钻进玉米地,“奶奶,什么样的玉米才算成熟了?”我好奇地问。奶奶指着一个胖胖的玉米说“你看,每个玉米都有玉米须,如果玉米须的颜色接近深褐色,那就表示成熟了。”“好!”说干就干,我认真地挑选起玉米来,这个颜色太浅,那个颜色太深,嘿,这个正好!一个,二个,三个……我每摘一个,蓝子就重一点,不一会儿我就提不动了。再看看奶奶,快满一麻袋了,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西边的太阳催着我们快快回家,看着今天满满的收获,我和奶奶都笑了。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3

太阳是金色的,妹妹的衣裳是金色的,家乡的玉米地,它也是金色的,一直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

初夏,玉米还很小,绿油油的叶子把玉米穗包裹得严严实实,真像是水葫芦圆圆胖胖的气囊。慢慢地,玉米穗越长越大,变成了深绿色,叶子长得又粗又长,头上还长出了淡青色的小胡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田野上,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玉米从绿色变成了金色,一眼望去,就像金色的海洋。这时,玉米的小胡子长长了,叶子微微张开后,玉米就丰满得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大人们高兴地拿着弯弯的锄刀,开始收割粮食了。哇!一筐、两筐、三筐... ...数都数不清。我们小孩子呢,拿着姐姐们做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有的像在吃草的小白兔,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还有的像正要跳起的山羊。其实,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

晚上,吃着香甜可口的玉米,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想这一定是辛苦劳动的结果。我也要学着去栽种哦!

每次抬头,看到天上大大的太阳,感受到那金灿灿的阳光,就会想起家乡金色的玉米地。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片美丽金灿灿的玉米地。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4

八月初是玉米成熟的日子,农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一把年纪的奶奶也不除外,每天很早起床剥玉米。我看到满地的玉米想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呀!还是帮她一起干吧。

于是,我先拿来了一个专门剥玉米的仪器,然后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玉米搁在上面,用手推。可是,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玉米籽就是不肯下来,好像舍不得跟玉米妈妈分开。奶奶看见了,连忙说:“你拿反了,要倒过来推玉米籽才能掉下来。”我照着奶奶说的办法做了起来。果然,玉米籽全部掉了下来,一个玉米三两下就剥好了。忽然,我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剥玉米的仪器上,手上的皮划破了,还稍微有些血,我疼地大叫起来,奶奶听见了急忙问道:“怎么啦?”我正想说我的手指划破了,但脑海里又回想起奶奶不辞辛劳地一个人剥玉米的场景,马上改口说:“我看见了一条虫子。”奶奶信以为真,笑着说:“你这孩子,这么大了还怕虫子。”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我还是坚持剥着玉米。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着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的情景,感到他们真是太辛苦了。特别是妈妈手上有伤了,也没吭一声。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多赚一点钱供我上学。我以后要听他们的话,不让他们生气,认真学习,长大后好好孝敬他们。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5

在一个村子里,有许多人种了玉米,过了几年,玉米都成熟了。

玉米地旁边有一口井。

有一天,玉米、蚯蚓、井水,在比谁的本领最大。骄傲的玉米先开口了:“我的本领最大!我的本领最大!如果不是我,人们就吃不了东西了。这样就会死去,所以我的本领最大。”蚯蚓不服气地说:“如果不是我给土地松土,你现在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的本领也不比你差。”井水说:“蚯蚓说得对,要不是我们,你也不可能存在。”玉米又骄傲地说:“那你们就像服务员一样,哈哈哈……”蚯蚓和井水火了,再也不理玉米了。玉米说:“无话可说了吧,你们就是服务员。哈哈哈……”

有一天,老奶奶要给玉米浇水了,井水说:“我才不给它喝水呢!”老奶奶只好不给玉米浇水了,老奶奶让蚯蚓松松土,但蚯蚓却说:“我才不给松土呢!”老奶奶也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这样过去了,玉米开始枯了,因为,它没有水喝。有一次玉米来到蚯蚓和井水的面前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嘲笑你们,你们的本领都不比我差。”蚯蚓说:“你知道错了,就好。”井水说:“让我们变成像从前那样好的朋友,好吗?”“好!好!”蚯蚓和玉米异口同声地说。

从此以后,它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6

秋高气爽,玉米成熟了。你看!他那饱满的颗粒,嫩黄嫩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美丽极了。玉米为自己的身姿而陶醉了,四处炫耀自己。他低头看了看正在弯腰的稻穗,嘲笑道:“你这个矮小的稻穗,整天在我旁边,垂头丧气,都影响我的情绪了。”

可是稻穗却一点儿都不生气,不管玉米怎样讥讽,他都仍然默默的,默默的,头越来越沉,越来越深,稻穗努力吸收水分和阳光,变得越来越黄,越来越饱满。

天天面对傲慢的玉米,玉米叶也实在忍不住了,语重心长地劝告玉米说:“你别炫耀自己了,没有我,你能长得那麽健壮吗?”玉米昂着头,瞧都不瞧叶子一眼,叶子伤心的走开了,再也没回来。

从此,玉米没有了依靠,一天天干枯了起来。根看见了,也劝他说:“我们是一个整体,叶子走了,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啊!”可是,玉米还是不理睬她,结果根也走掉了。植物都知道玉米干枯了,只有他以为自己的干枯是成熟。

秋收到了,农民伯伯迈着欣喜地脚步,走到玉米面前,却叹了一口气:“明天在收割吧!”玉米不明白这是为什麽,过了一夜,他终于想通了自己的错误。

可是时间就像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了。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7

国庆期间,正是皖北玉米成熟收割的季节。10月1日,爸爸妈妈说带我到姥姥家帮忙收玉米。哈哈!不做作业,还可以玩,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催促着他们赶快带我到地里,我就像一支拉满弓的箭,蓄势待发……

站在成片的玉米地边,看着那无数成熟饱满的玉米棒儿伫立在玉米秸秆上,好像都在向我点头微笑:“快来收割我啊,快来收割我啊”,真和我们刚学过的课文《秋天》里描述的“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一样,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玉米一共五亩地,为了不扫我的积极性,爸爸说只要我在一亩地里掰两行玉米。我想这还不简单!刚开始我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从玉米秸秆上掰了几十颗玉米棒子下来,但后来手逐渐就没劲了,汗水也不受控制了,我掰玉米的速度也明显降下来了,最后还没到田地的一半,我捏着腰,哀嚎地躺坐在地上,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脸苦相……爸爸瞟了我一下偷偷地笑了。

一天下来一家人把五亩地玉米全部从秸秆上掰下来,并装上车运到家里的场地上。看着那堆积成山的玉米棒子,我想这要花掉多少力气,流掉多少汗水,忍了多少疼痛才把这些玉米收到家里;从播种、施肥、打药、除草、收割、脱粒、变卖同样要消磨掉多少精力。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篇8

今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外婆家有一大片玉米地,我非常期待去掰玉米。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太阳没那么毒辣了,我跟舅舅来到玉米地,一排排玉米树就像哨兵一样笔直地站在那儿。有些玉米熟透了,裂开了肚皮,露出了金灿灿的玉米粒,可吸引人了。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玉米,我使劲去扯,玉米没反应,玉米树反而在摇晃,我一看,舅舅已经掰了三四个了,连忙跑过去问舅舅是怎么掰的?舅舅说:“要抓着玉米的根部往下面使劲一掰,可是也不要用力过猛,不然玉米树就会倒下。”我按照舅舅说的,不一会儿就掰了满满一篮。我和舅舅抬着满满一篮玉米高兴地回家了。

掰玉米,虽然让我汗流夹背,可是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农民伯伯的辛苦,还有收获后满足。家后,吃着自己掰的玉米,心里美滋滋的特别香甜。希望还有这样的体验和经历。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8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的作文我的老师300字6篇

五一假期的作文300字5篇

四年级我的乐园300字作文5篇

关于写兔子的作文300字6篇

圆明园的作文300字7篇

生命感悟的作文300字6篇

小学生秋天的作文300字7篇

关于环境的作文300字5篇

稻谷的作文300字6篇

三年级作文300字秋天的景色5篇

玉米地的作文300字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