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真实感受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有一个清晰的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篇幅和注意力,使得作文的重点得以突出,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蒙古舞的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篇1
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又要去一个美丽的景区。里面全是蒙古包,刚要进去,只见一个个美丽的蒙古姑娘托着一杯杯马奶酒,笑着端到了我的面前。我冲她微笑,她也向我开心一笑。虽然不是那种放声大笑,可是能看出她们的热情。
喝的这种马奶酒也叫做下马酒,喝之前要用右手无名指沾酒,往上弹一下,往下弹一下,往前弹一下。这个风俗习惯有一个传说:成吉思汗被邀请到另一个过蒙古部落去做客,这个蒙古部落的头脑想毒死成吉思汗。于是在酒里下了毒,成吉思汗手指上带了一个琥珀戒指,他用手指在酒里沾了一下,发现戒指变了颜色,知道酒里有毒。为了不伤和气,他说:“第一杯酒,我们敬天。”于是,就走到了外面,洒向了天空。首领又给他到了第二杯酒,他用手一沾,戒指又变成紫色的了,他把第二杯酒洒向了地。说:“第二杯酒,我们敬地”。首领又给他到了第三杯酒,他用手一试,琥珀戒指还是变成了紫色,他把第三杯洒向前面,说:“第三杯酒,我敬大家”。倒了第四杯,他一试,没有毒了,就喝了下去。
我和弟弟各喝了一大口,“哇,真辣啊”。
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喊叫起来。
喝完酒,便往里面走。哇~里面可真是漂亮,一群群的蒙古包,那么的雪白,那么的美丽。
游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看蒙古人“杀羊表演”。蒙古人杀羊有两个特点:一是杀羊不见血,二是剥羊皮不用刀。今天,我看到了!首先他们从一卡车的羊中,抱出一只绵羊来,把它放在一个杀羊的架子上,然后他们用刀在羊的心脏那个地方开一个口子,然后把手伸进羊的肚子里,把心脏掏出来露在外面,能看到心脏在崩崩崩崩的跳。杀羊人用刀割破它的四肢,然后用拳头使劲往里面钻,皮一会儿就剥到底了。
整个杀羊表演,惊险刺激又惨不忍睹。
看完了杀羊表演,我们又去祭祀蒙古族人的老祖宗。之前导游告诉我们的一定要找一块石头。我仔细地找啊找,找到了一块石头,一直用手攥着。祭祀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允许嬉笑,我们围着最大的那个敖包绕了三圈,就把石头扔到上面。敖包是堆在草原比较高的地方,以前是用来看方向的。现在的敖包就是让蒙古要结婚的人来这里拜一拜,我们把石头扔进去,就是让它保佑我们平安的。
祭祀完毕,一个蒙古族人告诉我们,这里的标志:上面一团火,中间一个太阳,下面一个月亮。火代表的是天,太阳代表的是首长,月亮代表的是首长的夫人,也许,这就是这个地方团结的主要原因了吧。
看完了所有的民族风情,我们来到了餐厅吃饭。这饭我们吃不惯,羊肉就只用水一煮,什么也不处理了。但这也许就是最有营养的了。
饭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个地方,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民族特色的地方。
再见了,蒙古族人民;再见了,充满欢声笑语的大草原。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
对于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么,对于蒙古族的礼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当你来到蒙古的大草原时,你会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种惬意的感觉。不久后,你就会看见路边出现一位蒙古族人,你不用奇怪,这是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你们来啦!接着会不断有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他们会在你车子的前后左右围成一个圈给你们带路。
当你来到蒙古包时,你肯定会由衷地赞叹起来:“这里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你要是用临时学的蒙古语“赛怒!赛怒!”来赞叹的话,蒙古族人会更加高兴的。
接着,主人会给你倒上自己酿制而成的香甜的奶酒,醇香的奶酒会使你更加喜欢这个民族,甚至会深深爱上这个民族。这也是对主人的尊重和亲密。
品尝完了香甜的奶酒,主人会带你到美丽无边的大草原上游览一番,观赏那美丽的风景。既然,生活在大草原上,马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主人会给你挑上一批上等的好马。有主人带路,先熟悉一下蒙古的地理。接下来,主人会目视你在绿色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蒙古族,是不是很特别呢,有这么多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如此多不同的风俗,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啊!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篇3
“56个民族,56朵花”。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每当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春节习俗:美食、服装、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56朵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的万大花园,使浓浓的年味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那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吃饺子、放鞭炮、守岁等等。但蒙古族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夜吃“手把肉”不过最让我们垂延三尺的还是蒙古族那鲜美的美食——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盛大节日时特制的佳肴。将膘肥体壮的绵羊宰杀后,放入火中烘烤。熊熊烈火烘烤着绵羊,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大草原。耳边也只有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和火花的“噼啪”声。微风轻轻拂过,火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如同是黑夜中的“繁星”,镶嵌在黑夜中,十分耀眼。轻轻翻动烤全羊,轻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烤完以后,绵羊放在方木盘中,颜色呈金黄,忍不住吃上一口。人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围着篝火,手捧哈达,欢歌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春节。
那领略了蒙古族人民那美味的烤全羊,让我们去欣赏满族人民过春节时那美丽的服装吧!满族人民的服装分为好多种类,而满族人的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满族人民的吉服多半是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在吉服上镶嵌着许多五彩斑斓的花纹,用来装饰吉服。吉服的袖子精致裁剪,显得小巧玲珑。吉服又相似于中国古代的旗袍,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华贵。人们穿着吉服去走亲访友,显得端庄大方。
品味了少数民族的美食与服装,我们汉族的过年讲究又有哪些呢?年夜饭可谓是汉族人民最大的讲究了。除夕夜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美不胜收的饭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话,透着一股喜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数年糕了。“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步步升高。
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讲究,着便应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篇4
大年初一进行的第一个重要仪式是祭天。在家的西南或东南方,用沙土堆起的离地高出半米左右的祭坛在前一天就已搭好。初一凌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家男女老少在主祭人(一般为户主)的带领下参加祭天仪式。祭坛前摆设一桌,其上放置羊背、各种白食、糖果、茶酒等。首先在祭坛上点燃火和卓拉(佛灯)。主祭人用特制的献祭勺(一般为九眼勺)向天献祭,大家在祭坛周围铺好的毛毡上向天叩头。主祭人诵读“伊金桑”、“苏利特因桑”等祭文后,人们手捧招财箭、招财袋、招财桶以及盛肉的盘、盛酒的瓶子、盛茶的壶等呼唤:“呼瑞!呼瑞!呼瑞!”他们招唤的财运内容涉及到牧人生活的诸方面,无所不包。最后主祭人问:“福禄财运到否?”大家齐声回答:“到了!”这样祭天仪式便告结束。
初一早晨全家人拜年。辈分小的向辈分大的,岁数小的向岁数大的手捧哈达行拜年礼,互致新年的问候。拜年时长辈人对后辈人致春节祝福词。
初二在蒙古人看来是一年当中最为吉祥的“巴拉吉*玛”日子,意即“万事成功的日子”。因此,学生、文人在这一天开始阅读和写作,家庭主妇则给她们的针线活开个头,大家都为新一年的工作剪彩,以期成功。初二晚上,人们观赏月亮和星星,认为这样能使人在新一年里朝气蓬勃,心想事成。
初三是老年人聚会的日子。平时很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这一天聚在一起,接受后辈人的招待和祝福,享受节日饮食,尽情叙旧,相互致以长寿享乐的祝贺。
平时,蒙古人尊称北斗七星为“道兰布尔罕奥都”(七颗神星),经常对其献祭。初七夜晚,当北斗七星刚刚闪烁在天空之时,人们在家门口摆设祭台,焚香、点燃佛灯,把食物的德吉献向七星,祈祷保佑性命财产,剩下的食品作为七神星的恩赐分给每个人品尝。
在春节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骑着健壮的马,成群结队地串门拜年,尤其是年轻人特别活跃。首先要到辈分高的、年纪大的人家去拜年。不管平时来往多不多,关系好不好,春节期间一律相等,凡是周围的人家都要互相拜年。
为老年人做“那森巴雅尔”(祝寿)及“吉乐奥入勒乎”(纪念本命年)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项目。家有70、80、90、100……岁老年人的家族准备喜宴,请亲戚好友、邻里同乡来一起祝寿。祝寿喜宴和婚礼大宴相似,接受客人们敬赠的礼物,也向客人敬规定数目(喝目)的酒。往往伴有歌手献艺。本命年每隔12年一次,即13、25、37、49、61、73、85、97……岁为人的本命年。人们认为,本命年是一个人从其生命的一个周期向另一个周期过渡的年份,因此身体在其本命年里相对比较脆弱。一般来讲,13岁和61岁以上的本命年比较受重视而举行与祝寿相似的活动。祝寿是对高龄人长寿享福的恭贺,而本命年纪念则是对正在跨入其新的生命周期的人的关怀、激励和祝福。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篇5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呼和浩特的希拉穆仁大草原。
夏天的早晨,还有一些雾。我慢慢走出蒙古包,发现蒙古包前面,是一片稻田,四周都是树木。我能听见野马奔腾的声音,绵羊咩咩的声音,奶牛哞哞的声音,这些动物美妙的声音成为草原最美丽的歌曲。
到了晚上,有一个灯火晚会。当烟火射出去时,就染彩了漆黑的夜晚。美丽的烟花和闪烁的星星互相映衬,形成了天空中最美的图画。我和小朋友们把手搭在别人的肩上一起笑了起来,跳了起来。
看着一望无际的星星,近看像一颗颗小宝石,远看像一双双闪烁的眼睛。月光静静地洒在我们的头上,我们又开始做游戏,时间悄悄流逝,在这美丽的夜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分开,走向了各自的蒙古包。游戏结束了,但是天上的星星不会停止闪耀。
一大早我就出来看日出,太阳公公慢慢地升了起来。我能感觉到一丝丝阳光的气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大草原景色是不是很美,你也来看看吧!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篇6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关于蒙古舞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