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贫了作文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感到头疼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缺乏对不同主题的了解,作文的写作是提高我们语文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取得高分非常重要,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脱贫了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我脱贫了作文5篇

我脱贫了作文篇1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现在的我们也不识“福”滋味,因为一切的习以为常。这次的征文,让我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方觉我们的生活,是那样幸福美满,就是大人们所说的“小康”生活吧!

听妈妈说,在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家家户户都靠着几亩田过日子。天天能吃上大米饭已经很好了。像我这么大的孩子就要去割稻子、插秧、上山砍柴,要是遇上年成不好,秋天都没得好收成,那么一家人都得稀饭酱酒饿肚子。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日三餐丰盛有余,就比如说今天吧,早餐一份香喷喷的锅贴、牛奶鸡蛋玉米苹果,中午披萨配罗宋汤,晚餐是一只大大的波士顿龙虾,配上西兰花灯蔬菜,食物丰富,品种繁多,粗粮奶类荤素搭配一样不缺,应有尽有,营养丰富。妈妈说的那一份番薯顶一顿饭的日子,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啊!

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前进,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的爷爷总是会说做梦都想不到现在我也有手机了,做梦都想不到我也刷微信了!

科技,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连接着人们的生活。4g通讯技术已传遍九州大地,5g也已大踏步走来,我国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未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等将推动5g成为开放融合的智能化网络。原本爸爸妈妈小时候想都不敢的事情都成为了现实,各种智能家居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手指点点,商品自来。

“马拉蒸汽机”已成为古董,被先进又高速的高铁取而代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极速又环保的氢动力列车组已启动时代的步伐,“千里江陵一日还”估计可以“一时辰”还了!

是啊,审视我们的生活,早已走入了便捷科技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极大丰富,生活处处是小康了!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仅是步入小康,在我看来,人类已经向着更为个性的尊重个体的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在前行!

我脱贫了作文篇2

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鲜明地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式减贫事业的最关键特征。经过十八大以来八年多精准扶贫的全面展开,贫困地区以精准扶贫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快速减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扶贫县乡村党群干群关系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个时期。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八年前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新时代扶贫方针,不仅大大释放出我国的制度强势和政治优势,而且精准保障着这一轮脱贫攻坚的提质增效。“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聚焦深度贫困等不断精准策略”指引下的中国减贫方案已创造出每年减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人类减贫奇迹。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坚持以精准识别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为基础,真正改变了大水漫灌和“手榴弹炸跳蚤”般的传统扶贫范式,终于实现了扶贫政策措施的到户到人和靶向锁定。坚持精准施策,把“五个一批”的精准手段和“六个精准”的具体要求有机统一,并以严格的监督和考核保证了不偏不倚地精准帮扶,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从未有过如此的变化和获得感。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给特困群体带来了空前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把贫困老年人、残疾人等作为群体攻坚重点”。“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这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精准的重要论述,为精准解决贫困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贫与困不仅开好了药方,也抓好了良药:产业带动、保学控辍、资产收益、异地安置、危房改造、大病保险、公益岗位、无障碍改造、辅具适配、社保兜底、干部帮扶等有效措施纷纷优先贫困残疾人及家庭。近五年,仅贫困残疾人在现行标准下每年就减少100万人以上,同样创造了人类减贫的未有奇迹。

精准不仅是一个角度,更是一种态度。与常常遇见的“大而化之”、“笼笼统统”、“基本上”、“大概齐”等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以大群体代替小个体的工作方法比,精准,饱含了科学治理的态度和方法;精准,彰显了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与差异的温度;精准,摆脱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盲目”;精准,还坚定着精准识别、精细服务与“一个都不能少”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坚守与自信。这应该就是精准的方向和力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9篇《关于脱贫攻坚优秀作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范文的价值所在。

我脱贫了作文篇3

我国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是人类历的一次伟大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以来,9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剩下的全部都是难中之难的贫困地区。因此,要啃好这批“硬骨头”,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实现对点对人的扶贫脱贫。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现在是最关键的一年,凡重要的会议、时间节点,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松,怎么样把产业做好做实,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不松劲的作风。

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稳固脱贫成果,健全脱贫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带动贫困户致富,落实后续,一定要做到脱贫后“四不摘”,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有效机制防止返贫。

让我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战!

我脱贫了作文篇4

山海携手迎春来

——来自闽宁镇的脱贫答卷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宁夏闽宁镇走进全国观众视野。感人剧情的背后,是20多年来宁夏干部群众和福建援宁群体携手在荒滩上艰苦创业、开拓家园的不懈奋斗。春节期间,记者走访闽宁镇,移民们谈起近些年的生活变迁,他们借剧中的台词感叹道:“未来真的来了!”

“山汉”翻身了

今年春节,刚退休的福宁村老支书谢兴昌比往年还忙,他天天在闽宁镇镇史馆给游客义务讲解。“都是看了电视剧来的,我自豪得很,讲多少遍都愿意!”

谢兴昌是《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之一,20多年前他还在西海固山沟里饱受贫困折磨。1996年,福建和宁夏确立对口帮扶关系,次年两省区共建的闽宁村奠基成立,谢兴昌是首批搬迁户。

当年闽宁村还是片荒滩,他们从平地盖房起家。搬来的第一个除夕,没有电,谢兴昌一家7口在土坯房里,点着蜡烛吃洋芋面。“把孩子哄睡着,我和老伴儿坐在荒滩上数不远处驶过的火车,想起白天孩子闹着要吃糖,我没钱,难过得直想流泪。”

从深山跑出来的西海固人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不能遇到困难就退回去”。第二天,他和妻子打起精神,筛土整地,准备开春种枸杞。不久后通了黄河水,种玉米、种葡萄,连年丰收回馈了庄稼人,吸引了更多人扎根。

经过一代代移民“拓荒”,起初只有8000多人的闽宁村已变为6.6万人安居乐业的闽宁镇。如今走村串巷,村民家中沙发、冰箱、液晶电视等成为“标配”,不少人家门口还停着小轿车。

今年除夕,谢兴昌一家儿孙团聚格外热闹,他做了一大桌菜,还给孙子买了许多糖。“来闽宁镇简直像做了一场梦,我们山里汉翻身了。”

海风继续吹

和谢兴昌一样忙碌的还有一朵朵小蘑菇。“年前双孢菇订单就满了,现在11间菇房都采摘一空。”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龙说。

这座现代化的双孢菇栽培工厂,由福建和宁夏2018年共同出资建成,通过智能化控温栽培等技术,可实现全年不间断出菇,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木兰村村民马勇这几日忙着清理菇床料堆,准备育新菇。他和妻子都在工厂打工,两人工资相加每月有8000多元。“以前一直在外地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也能照顾孩子了。”

一朵小蘑菇更见证了持续20多年的“山海情”。1998年,来自福建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带着技术团队,手把手教闽宁村村民种双孢菇,这是移民接触到的第一个产业。

如今,蘑菇产业升级,葡萄种植、光伏产业、肉牛养殖等产业多点开花,曾经一无所有的戈壁滩生机勃勃,全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去年底的1.49万元,增长了29倍。

“闽宁协作”仍在薪火相传。第十一批福建援宁干部李辉钦在闽宁镇挂职副镇长,他开通抖音账号,经常在田间地头、工厂牛棚里直播,一口“塑料”普通话很受欢迎。去年工作到期,他主动申请延期1年,因为“心有不甘,许多工作才刚开始”。

“冲天”在这里

老一辈移民挣脱了贫困,新一代移民正成长为振兴闽宁镇的澎湃力量。

园艺村32岁的沙金龙已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老板,他研发的“北客黄油”在短短2年内,占据了宁夏烘焙油脂市场不小份额。

这位宁夏大学的研究生在一家乳企干到中级工程师,月薪两三万元。“临近30岁时,我对未来有了更高的期望。”2018年他回到闽宁镇,召集起几个小伙伴一起创业。

沙金龙语速很快,厚厚眼镜片背后的眼神却很专注:“回来也是想激励村里其他人,那个曾经鼻涕都擦不干净的小男孩还可以创业。我可以,他们也可以。”

春风化雨育山花。2月22日,闽宁镇中心小学开学了,副校长张军望着崭新的教学楼感慨万分:“当年我们的教室只有北边挡风的窗户有玻璃,冬天学生轮流带柴火烧炉子,黑板也是墨汁刷成的。”

如今的闽宁镇中心小学在福建援助下建成高清录播室,这里的孩子通过电子屏幕,就能与2000多公里外的福州市钱塘小学的师生同步上课。一根网线打通无限开阔的世界,张军说:“我相信他们将是不同的一代。”

?山海情》中白校长带孩子们参加合唱比赛,他们因口音把“春天在哪里”唱成了“冲天在哪里”,但这未经训练的稚嫩歌声却迸发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打动了许多人,那正是西海固人掐不灭的精气神。

闽宁镇的春天,真的来了。

我脱贫了作文篇5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不仅仅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席卷全球,更是因为在严峻复杂的疫情挑战下,中国誓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不平凡的年份,不平凡的梦想,决定着全国两会的脱贫议题备受瞩目,决定着代表委员的扶贫建言备受期待。

作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大事。2019年,在内蒙古代表团嘱咐“打好脱贫攻坚战”,在甘肃代表团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在河南代表团强调“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福建代表团要求“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连续7年在全国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那些重要的指示和金句,不仅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更转化为务实有效的基层行动。因而,百姓更加期盼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脱贫攻坚决胜决战铺下决心的“压舱石”、夯入信心的“定盘星”。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时间记录着沧海桑田、初心不改,书写着岁月豪迈、硕果累累。目前,全国贫困人口还有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全国贫困县减至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尽管我们已经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但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时间紧迫,形势严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极具挑战,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全国两会召开,再动员、再部署是题中之义,目的就是要响鼓重锤,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全国两会既是戮力同心的“议事厅”,又是拼搏奋进的“加油站”。当此之时,代表委员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为指引,认真建言资政,以务实的态度,最大限度汲取民意、提振信心,激发“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的战斗力,为脱贫攻坚凝神聚气。

我脱贫了作文5篇相关文章:

我推荐了一个地方的作文参考5篇

我推荐了一个地方的作文优秀5篇

三年级作文我发现了________作文5篇

那一刻,我____了作文500字5篇

那天我回家了晚了作文6篇

那天我回家了晚了作文精选7篇

我穿越了作文模板7篇

我发现了美的作文8篇

我后悔了,作文通用8篇

我穿越了作文参考7篇

我脱贫了作文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