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杰出的观后感是对电影表演技巧和演员表现的赞赏和赏识,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记观后感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记观后感篇1
临近春节。这本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但没想到却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令我们感到恐惧。和十七年前的非典一样。这意味着将会死很多人。但在此天灾面前。中国人不会慌,不会乱。我们中国人会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抵御此次天灾。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凶猛、变幻莫测,传染速度之快,波及范围极广,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与之对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与生命的赛跑。肺炎风暴下,我们除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待在家,做好身体防护,更要做好心理防护,避免过度恐慌,武汉疫情蔓延,截至到1月30日下午17:18,全国确诊人数7826例,疑似病例12167,170。
一个过气老人,也随之重回公众视野。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2020年,武汉有事。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钟南山,一个仿佛永远不会怂的逆行者
灾难之下,最见人性。
有人趁着混乱,大赚横财。
有人为了保官,欺上瞒下。
有人惊慌失措。
有人避之不及。
但是。
也有钟南山这样的人,于危难中挺身而出,奋勇向前,左手对抗灾难,右手托出真相。
这样的人,就是国家栋梁,就是民族脊梁!
武汉封城,太原封城,世界都在告急。但在此国难当头,口罩价格飙升,蔬菜水果价格狂涨。原价200一盒的口罩,买800一盒。原本8块9块一颗的白菜,现在变成8块9块一斤。都是些什么人呐!这些人真是丧尽天良。挣国难财。好在国家闪电出击,给了这些人应有的惩罚。
人类和自然本来是应该和谐共处的,只因为一小部分破坏了规则,引发了这一场灾祸。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野生动物对于人类的一场报复。
你永远不会知道因为自己的无知和任性妄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最后希望武汉这次能够挺住,我们能够尽快战胜病毒,希望那些奋斗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安全!
野味爱好者们收手吧,别贪嘴了,别虚荣了,你可以自己作死,但别拿他人的性命玩笑!
抗疫记观后感篇2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作为一名老师,我不禁多了一些情感上的认知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冥思苦想中行动有了方向,要用手中的笔墨去唤醒自知,用勤勉的阅读去强大自我,用精彩的课堂去丰富学生,愿做一名有温度、有智慧的语文教师。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殊死鏖战中,面对气势汹汹、突如其来的病毒侵袭,中国人民从未退缩畏惧,而是更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努力与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义无反顾,以汗水、血泪和生命相托,奋勇向前,用一个个坚实的身躯,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梁”。
疫情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灾难面前,爱国绝不是一句口号。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微薄之力当尽之。自疫情侵袭以来,我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关注疫情,帮助他人,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为抵御疫情贡献一己之力,共同为疫区人民祈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尽管疫敌再凶再险,但我们团结的力量便可让病毒彻底消灭。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过来了,如今新型肺炎的“乌云”逐渐消散,这场防控阻击战“疫”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今已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们再度约定,一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
抗疫记观后感篇3
“也许,你的武器只有手中一纸一笔。也许,你的战衣只有那薄薄一层。也许,你的工作只是统计分析汇总。但是,你一定要微笑着挺住,因为你就是人民心中的逆行英雄!”2020年除夕夜,来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封书信获医疗圈点赞。信的作者是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苏佳。
对于苏佳来说,2020年的春节显得有点特殊,因为他要和自己的400多名疾控同仁一起,坚守工作岗位,与肆虐的疫情打一场硬仗。
相比临床医护人员的冲锋陷阵,疾控人的付出可能有些“不显眼”,在全省86万医疗卫生健康从业者中间,疾控人仅占1万左右,然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却丝毫不亚于一线医者。从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撑,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队伍培训;从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幕后英雄”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曾在传染病所奋战10年的“老兵”,苏佳对一线工作深有体会,“疾控人员随时都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实验室检测人员要直接接触送检标本,其中很多都呈阳性、浓度高、危险性大。而且,不管白天黑夜,标本何时送来,实验室人员都要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而在现场调查处置时,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疾控人员需要付出的更多。”
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期间,一定要注意工作安全、消防安全、家人安全、自我安全。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国事家事天下事,因与自身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自上而下,没有人敢无动于衷。
追根溯源,痛定思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能不引以为戒。温疫,战争,地震,旱、涝洪荒,龙卷台风,凶杀惨案,或天灾,或人祸;要想太平无事,悲剧不再重演,且行且珍惜,血的教训,当牢记!回顾十多年前的非典事实,与此次冠状疫情,是“本家”,异曲同工,有着相互相通的关联,何其相似!敬畏生灵,与生物界和谐共处,何错之有?
正确认识,迫在眉睫。武汉始作俑的肇事者,愧对天下,无颜见人!既成事实,难挽回,声讨归声讨,激愤憎恨之余,不妨试想:那人(制造麻烦者)是自己,是与你我沾亲带故,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亲属,又当如何?
疫情紧迫,宣传,报道,鼓呼,传递正能量,力挺支持!而不分青红皂白,传播消极负面消息,荒诞讹谬,就不看好了。不准确的、未经官方核实认可发布的讯息,务必坚决杜绝。对灾难疫情,无能为力,没人怪罪。只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捕风捉影盲目跟风,自律自觉,就是对国家的支持,是做贡献。
非常时期,国人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并没有因疫病而被打乱。只是,议事日程和长远计划有所调整,变动。
做为普通公民,在特定环境,面对此情此景,我也发了些许言论,转发了别人的视频及文字链接于群里。激浊扬清,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抗疫记观后感篇4
滴答,滴答,滴答……
时钟走过的声音在此刻如此清晰。
再过几分钟就是新年了。
_年的新年似乎确凿与往日大不相同。
隐隐地,似乎在登革热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就有一些征兆。果不其然,2019年12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
眼瞅着形势越来越严峻,却仍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顾别人的安危,不戴口罩上街,甚至不听取他人的劝告,执意不做任何防护措施。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更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视频中是一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的母子,母亲大概五十几岁,儿子大概二十几岁。拍摄的环境很吵,是在一所医院里,那位母亲抱着她的儿子,但她的儿子却处于昏迷状态,那位母亲对医生哭道:“医生……我也在发烧啊……我也在发烧啊……”天灾人祸下,是上天对凡间人性的考验;生死未卜时,是家属对亲人无尽的牵挂。
不过,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游走在感染的边缘,尽自己的力量为患病中的人们增添一丝丝生的希望。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战士!前不久,有一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所谓护士,其实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是啊!被我们誉为白衣天使的他们,只是一群和我们一样有着血肉之躯的平凡人。但他们是一群有着天使般美丽的灵魂的人!
为了抢救一个个病危,年轻的她们和战斗在防病救灾第一线的医生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不被感染,为了不感染别人,她们除了吃饭才会脱下厚厚的不透气的防护罩,摘下那勒得耳朵发麻,鼻梁受伤的口罩。为了治疗隔离的病人,她们和隔离病人们一起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几十天,甚至几个月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还有让她们牵肠挂肚的孩子;为了病人,作为女儿的她们,抛下了自己那也有感染病毒危险的年老的父母,也抛下了才出生几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子女;为了治病救人,他们像天使一样履行着医务工作者扶死救伤的责任,去拯救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却唯独没有自己和一切她爱的人。
在武汉全城封锁,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之下,即使在大年三十,她们也只能围在办公桌前吃盒饭,没有饺子,更没有丰盛的饭菜,她们闻不到鱼香,尝不到鸭味,喝不上热汤,只有盒饭内白白的米饭和那一点点素菜。
在数百万人急着逃离武汉,离开那片是非之地的时候,一位武汉护士对她的主任说:“主任,有需求叫我,我可以加班,不过别告诉我妈妈,省得她担心”。为了他人,她甘愿加班加点继续在一线战斗;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却宁愿选择用善意的谎言瞒着家人。
就是这样一群人,在疫情面前,在国难面前,选择了“忘我”,选择了“把一切奉献给生我、养我的土地”!她们,在这场“人性的考验”中,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抗疫记观后感篇5
张定宇,男,现年56岁,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曾任武汉市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委员,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2013年12月至今担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现聘任管理五级兼任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该同志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2017年年度考核优秀。2008年原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1月,湖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汉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定宇同志长期从事医疗一线工作,曾赴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无论是禽流感席卷而来、甲流爆发之时,还是这次疫情肆虐,身为党员的张定宇都雷厉风行、毅然决然,跛足前行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带领着全院职工,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担任冲锋在前的“逆行者”,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高度重视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情况,对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送检,为确定病源赢得先手。在大量诊治实践的基础上,率先将抗艾药物克力芝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面对艰巨繁重的防控任务,他勇于担当、连续奋战。该院转入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带领600多名医护人员,一直不间断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在他的带领下,该院240多名党员,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他直面绝症、舍身忘我。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事实,顾不上照顾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继日投入抗击疫情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力争抢救更多病人,与所有白衣战士们一起,为患者、为社会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抗疫记观后感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