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分享内心的故事和体验,所以要用心书写,书写细腻的作文能让我们在描写时更加细致入微,增强画面感,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年味的作文800字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1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时飘进鼻中的那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年夜饭中美味的饺子,就是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道一句“过年好”的友善与和谐,就是整条街挂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的那种喜庆的场面,上述种种,不是都体现了浓浓的年味吗?
所谓年味淡了,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旧时,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都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人们对于过年的重视程度,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子越过越好了,自然不比以前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新衣,吃到好东西,所以全身心操办年节的劲头也就没有了。
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几千年来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越来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被无情的抛弃。从前所有手工制作的产品现在几乎都可以用生产流水线搞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无需面对面,被现代网络通讯取代,没有了“欲寄彩笺兼尺素”的绵绵情意。许多传统的东西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求生,年味也越来越轻,越来越淡。
转眼已经到了羊年的末端,新的一年即将来到,以前人们常常用“猴年马月”来表达一个遥远的时间点,现在已经来到,那么我们再也不能让时间悄无声息的溜走,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那失落的年味吧!
我们中国人大都把春节叫做“过年”,“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每到寒冬将至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于是人们在和“年”的搏斗中总结了一个规律: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因为年害怕明火与爆炸声,所以便逃得无影无踪了。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回家团聚、守岁、挂红灯笼、贴对联、燃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而我认为其中年味最浓厚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整个天空都被烟花映的五彩缤纷的,渲染着过年的气氛。最温情的时刻是子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了餐桌,一家人开怀畅饮,说着各种各样的吉祥话,既大饱了口福,还温暖了心坎。
失落的年味如今还可以被唤醒,但需要大家的一致行动,从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做起,从放下手机陪父母看春晚做起,从和小孩子们一起玩乐做起……
中国的春节,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温暖,是离家在外的游子永远追逐的目标,也是盼望团圆的家人永远期待的对象。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2
水饺汤圆品在口中阵阵糯香,抛放烟花时看在眼中片片绚烂,亲人团聚印在心中许许温情……那些沾染着幸福气息的年味,香飘四溢。
奶奶呼唤着众人来吃元宵,那白腾腾的蒸汽弥漫开阵阵糯香。我坐下细尝那圆润晶莹的藕粉圆,芝麻的香甜、桂花的浓郁、糯米的醇腻,在口舌之间蔓延开来。妹妹同我并列而坐,粉脸上尽是天真的喜悦与享受。“我吃到橘子了!”她放下汤勺,兴奋地大叫。“那恭喜宝贝了,吃福橘,有福气。”奶奶苍老的面容上尽是慈爱。
我笑了笑,碗中的橘子已吃了大半,福橘福气,奶奶给每个人都放了一份。汤圆的糯软和着橘子的香爽,还有那窗外那千家万户的炊烟,都是沾染着幸福的年味,香飘四溢。
爸爸带领着孩子们来到宽阔的前院,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棒在夜色中闪烁。弟弟迫不及待点燃了小巧的二踢脚,“嘭——”夜空中绽开一朵精巧金莲。我们惊喜的欢叫着,爸爸却已搬来了礼鞭,“1,2,3,后退!”
鞭炮点燃,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天鹅绒似的黛幕中一片片绚烂烟花,像银星坠落般,纷飞四散,光芒万丈。烟火的气味喧鼻却又那样香美,伴着孩子们清脆的银铃般的笑声,还有那夜空中与我家一同绽放的“彩莲”,都是沾染着幸福气息的年味,香飘四溢。
爷爷紧拉着叔叔的手来到明亮的前厅,佝偻的`身体已是激动地微颤,叔叔忙扶他坐下。离家多年在外的游子,布满风霜岁月的脸上已是泪水连连。“爸,我回来了。”一句话,让在座的众人都是眼眶酸痛,心中不忍。
“来,干杯,庆贺合家团聚!”爸爸领着大家举杯。清脆的碰击声,也叩开了每个人心中的喜悦幸福之情。你一言,我一句,想要将满腹话语说给彼此。席上的菜肴,窗外的烟花此刻都在冬日寒冷中以汩汩暖流滤过心中。
那团圆时洋溢的笑容,还有那千言万语道不尽的喜悦,都是沾染着幸福的年味,香飘四溢。
美食之味,烟火之味,亲情之味,交织成了口舌心扉间香飘四溢亘久不散的年味。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3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
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没有背井离乡,没有只有过年才能回故乡相聚团圆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南宁市区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
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人民西路的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粽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水街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南宁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旁的都是白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南宁的特色食品,那五颜六色的粉利,那绿油油的粽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粉饺和白白的粉虫和肠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马蹄糕。
重要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寄托在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虽然已拆迁,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嫌恶这炮声的人,譬如我妈妈便称之为轰炸声,而我每到新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阳台浸身于这“轰炸声”中,眼里闪烁着天空上的烟花,耳中独听着轰鸣的炮声。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4
新年年即将临近,每天的早上我都会翻着日历数离新年还有多少日子。一天、两天、三天、四。新年新计划,老妈说要带我去我的老家——安昌旅游一番,体验一下江南人家是怎样过新年的。
市区到安昌的路很远,所以我们很早就出发啦。当太阳像是一个红脸的醉汉从天那边慢慢爬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坐上了前往安昌的车。一路上,到处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还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安昌古镇到啦!”司机打开车门。我一骨碌爬出汽车,一阵新年的气息扑鼻而来。河这边,热气腾腾的,每一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沿河的柱子上有用绳子穿好的腊肠,有用细细的竹条撑起的酱鸭,也有洁白如雪的扯白糖。“笃、笃、笃。”还有一些人正在用木锤打年糕,有些人扯着扯白糖,好不热闹呀!有些人,一手提着腊肠,另一提着酱鸭,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
我走上石桥,踮起脚尖,伸着脖子睁大眼睛眺望着河的尽头。突然,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出现在我的眼前。领头的船上站着一对身着红装的新人“那是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哦,那是迎亲船队呀!”妈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绝!”只见一只只小船井然有序地行驶着,缓缓地从桥洞下驶过,锣鼓声不绝于耳。
送走了迎亲队伍,我和妈妈到了河对岸,那儿又是一副新的景致:一条条的青石小路穿梭在粉墙黛瓦的老房子之间,只要你钻进这小弄里,便会看见一副热闹的情景:每户人家的门前都是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孩子们在小弄里玩游戏,你追我赶。说不定你还会听见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
最美的是桥,它在碧波荡漾的河地衬托下,更显得美轮美奂,安昌古镇是著名的桥乡,其中以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是要走全三桥。还有河边那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房,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真可谓:“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落日余晖洒落在老街旁的河水中,沿河人家的窗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在家家的欢笑声中,安昌古镇又沉浸在夜幕中……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5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开始热火朝天的置办年货,有灌香肠,做咸肉,有炒花生,炒蚕豆,炒红薯干,有蒸糕,蒸馒头……这不,我也要回家寻找年味了。
刚回到老家,就看到厨房里烟雾弥漫,阵阵香味扑鼻,我进去一看,只见桌子上摆着一块直径大约40厘米,高约为25厘米的圆柱形糕,我曾未见过如此大的糕,大大勾起了我对糕的.好奇心,赶紧向奶奶讨教做法,。
奶奶边蒸边说,先把糯米淘好放在水里浸泡二三十分钟,拿出来沥干五到六小时,再用机器把糯米打成粉,将粉倒入竹匾三十斤粉里放四斤白糖,还可以加点红枣丁,寓意着红红火火。然后均匀地和在一起,锅里面倒入水,把粉扑在糕枕里,先铺一层,不要全部铺上去,高枕放到大锅上,这样可以避免粉掉落,可是我做的时候忘记往大锅里放水了,粉就像孙悟空离开五指山一样,哗啦啦就掉下来了,幸好倒得不多,不然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等水烧开了,我把高枕放在上面,并在上面铺了一层粉,虽然有点“漏网之鱼”,但情况要比前面好点儿,等下面粉蒸熟了,就可以再放一层粉,重复此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还时不时要用筷子插在里面通通气,不然憋着也怪难受的。然后就可以把纱布罩上去再蒸一会儿,整个过程大约30分钟,香香糯糯的大糕就出炉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太天真了。
倒出来的大糕十分松散,接下来就迎来关键一步:把大糕用纱布包好,放到另一个模具里,盖上盖子,有重量的东西压在大糕上实施压迫,如果没有模具也可以给他们来个温柔的“马杀鸡”,使它们变紧,再拿出来时一块糕就做好了。我又把鞋底线压在下面,往上一拉就大糕就被轻轻松松切开,奶奶看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忙切了一块给我尝尝,今天做出来的大糕都是那被么的软、香、甜而不腻。
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吃着自己做的大糕,味道就是不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耐心、恒心,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6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张拽紧在手中的回家车票;是大街小巷挂满的红灯笼;是大人们精心准备的美食和孩子们身上的新衣;更是年三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喜悦心情……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年味——是外公外婆为我们亲手烫的粉皮。
说到粉皮,大家可能会很不以为然,不就是超市货架上经常可见的粉丝之类的东西吗?有什么好稀奇的?但我今天要介绍的外公外婆的粉皮可不一般:原料选用高山番薯,必须要经霜降后才可以采摘。采摘完成后,外婆会先清洗几遍,并去掉皮,用专业工具加工成水。番薯水放置在家中的大水缸中,用细细的网纱一遍遍过滤,直到杂质去除干净,然后就是放在通风的角落里等待番薯粉的'自然沉淀,这时候全靠外婆的经验判断,大概经过3天左右的时间,将沉淀下来的番薯粉放在农村特有的竹匾上等待太阳的暴晒洗礼,番薯粉的制作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做粉皮最重要也是最体现技艺的时刻了:烫粉皮,爸爸时常和外公开玩笑,这项烫粉皮技术绝对是我们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公拿出已晒干的番薯粉,缓慢的用凉水把番薯粉兑开,大概番薯粉和水的比例为1:1。2左右。外婆则是把大炉灶烧的火红。外公把特制的平底锅架在大炉灶上,把兑开的番薯水均匀地摊在平底锅上,这时候外公还会用木质刮片轻轻刮平番薯水,大约半分钟后,一张晶莹剔透的粉皮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真正检验粉皮是否成功的时刻来了!外公用一个竹筒缓缓地卷起一张粉皮,卷粉皮看着简单却是最难的,需要力和巧劲的配合,不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经验的累积是无法完成一张粉皮的出锅的。
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品尝外公手艺啦。粉皮夹带着白糖的甜味、番薯的清香还有外公外婆对我们的爱一起缓缓流淌进我们的舌尖,我家的年味随着粉皮就这样融化进我们的心里,这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爱与幸福生活的传承。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篇7
江阴有很多美食,有松软可口的马蹄酥,鲜美无比的长江三鲜,清泔甘甜的酒酿……更有数不清的美味小吃,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皮薄肉多,汤汁鲜香的小笼包。
小笼包的来历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南翔镇上有一家包子店,由于竞争激烈,店老板为了抢生意,一直想法子把皮擀薄一些,肉包多一些。后来技术先进了,研发出了小笼包。小笼包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就被人们喜爱,流传至今。
小笼包是一道朴实无华的美食,并没有一点名贵的材料,只需要猪肉馅﹑姜末﹑葱末﹑鸡汤﹑盐﹑鸡精﹑花椒粉﹑香油和面粉,但做出来却十分美味,令人垂涎三尺。
一个周末,我和妈妈一起来到青果路的方桥点心店吃小笼包。我们点了二笼小笼包。在等待的过程中,我远远地观察着厨师,只见他把葱末﹑姜末﹑盐等调料一股脑地全部倒入了猪肉馅中,手拿筷子,向一个方向搅拌。然后一勺一勺地加入香喷喷﹑热乎乎的鲜鸡汤。厨师又将猪肉馅放置一边,将滚烫的水慢慢地倒入面粉中,一边加一边不停地搅拌。之后用手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又将这些粘手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接着用力地揉起来,然后搓成条状,切成小块,按成圆形,擀成薄皮。最后包入油亮亮的猪肉馅,放入蒸锅。大约六七分钟后,二笼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小笼包就出炉了。
不一会儿,色泽诱人的小笼包就端上了桌。我深吸一口气,“哇,好香啊!”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香味,恐怕是十里之外都能闻到吧!只见蒸笼里的十二个小笼包,个个都像精神饱满的小战士,穿着晶亮透黄的衣服,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保卫着国家的领土。
我看着美味的小笼包,口水止不住地向下流,真可以说是“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不停地咂嘴,小心翼翼地夹了二个,一个给妈妈,一个给自己。看着它那韧劲而不腻的皮,咬了一个小小的洞,一吸,那汁水就像千军万马一样涌入了我的嘴巴中。肥美多油的'汁水使我忍不住“啊呜”一口吞下了小笼包。不吃不知道,吃了还要吃。瞬间鲜嫩的肉馅,香甜的滋味,细腻润滑的口感让我胃口大开。我像一只孟加拉虎闯进了羊群一样,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吃了一个还想吃。肚子好像是个无底洞,怎么吃都感觉不到饱。肚子摸上去鼓鼓的,胃里感觉暖暖的。我忍不住赞叹道“江阴小笼包,真是色香味俱全”。我还编了一首小诗,“江阴小笼包,美味又不贵。轻轻吸一吸,美味流入口”。
小笼包不仅仅是一道美食,而且是我们江阴的象征。它使江阴这一座美丽的小城增添了一份光彩。
有年味的作文800字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