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的总结中,记录下自己的心得,能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每一次反思后的心得,都是对我们能力的重新认识,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博会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博会心得篇1
本届世博会无疑是既成功又精彩还难忘的。这么好的一个盛会就在自家门口举办,不去看太不人道了。中国人赶集市逛庙会图的就是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图的就是一个,热闹。乘着世博会闭幕前的60万人以上常态超大客流,我首次踏进世博园,在世博园里走了一遭,几个心仪的热门场馆大部分都看了解馋了。眼见国人把长达好几个小时的排队视同派对,一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的等候精神着实让我大受感动。
民众为什么能不辞辛劳求得进馆长见识开眼界?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方面,场馆的设计和布展精心精彩不惜代价是主要方面,最主要的是排队秩序维护得好,有凉棚长凳风扇等小心的`侍候,有场馆主人为解除场外寂寞的贴心的表演。
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学课堂和我们的大学老师失败到了极点。都进入21世纪第2个年代了,还是像孔夫子时代一样,一个讲台一块板,老师唱戏学生听。我们是苦口婆心(指许多教师枯燥乏味絮絮叨叨的讲课风格)授知识,相濡以沫(指某些教师在讲课和面对面教育学生时唾沫星四溅的样子)助成长。难怪沉闷和崩溃是大学教学楼里最常见的风景。大学的授课方式太落后于时代了,就像陆家嘴里的茅草屋,高铁线旁的黄鱼车,与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反差太大了,与计算机时代的快节奏太不适应太不协调了。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的确应该变一变了。在现代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应该是世博会场馆的设计者、管理者和营运者。高校的授业解惑,科学传承应该是群体的活动,而不是一门课一个教师的个体的搭积木式的活动。
但这种变革的推动和系统构建不是教师所能为之的,教师只是大学里的棋子,要靠学校领导层以及学校以上的政策制定阶层发动和组织。好场馆必须要有卓越的有能力的主办方和强有力的赞助方作为后盾,否则一事无成!
家博会心得篇2
刚刚看完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电视现场直播,心情非常激动。
整个开幕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国际展览局主席让·皮埃尔·蓝峰,一个外国人,用中国话开口讲话。虽然他在致辞中说的中文语速缓慢,吐音不是很清楚,但是这充分表明了对中国人的尊重与认可。而他说完这段“臭青”中文后流露出来的颇有些洋洋自得的表情,一下使开幕盛会少了一分拘谨呆板,多了一分轻松平易,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点蓝峰先生做的不错。
在近一个小时的室内表演,那种各民族,各国家的风格相互交错、相融给人的感受确实与众不同的。安德烈的高歌和与中国小女孩的“亲密接触”,是这场晚会的亮点之一。还有朗朗与交响乐队的合作表演,也是相当具有震撼力的。谷村新司的《星》更是美妙至极,特别是舞台效果的'映衬下,那种蓝色的幽静,水的波澜与音符一起涟漪、跌宕,会让心一起灵动起来。
室外的春江花月夜晚会看完之后。期待和感觉与之前解说员白岩松先生给我们卖的关子,距离还是很大的。整个烟花晚会我只能用“奢华”、“闪亮”、“烟雾弥漫”等词来形容了。那种感觉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阿凡达》:场面确实前所未见,确实震撼,可总觉得有点不真实。
世博会的意义何在?在人类正慢慢遭受自己给自己的恶果时候,绿色的意义何在?这些,这些如此繁多的烟花与霓虹前,我不能把它与世界博览会的意义联系到一起来。这烟花过后漫天的烟雾是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低碳生活吗?
如果只是表现中国的强大、富强,奥运会足够了。关键是怎样来表现中国的另一面,即细腻的一面,为世界的一面,像今天整个晚会的呈现,我认为是相向而行的。也许更考验晚会的设计师和导演者了,但是大的主题,确实应该是这样。
现实没有如果,日子还要一天一天的过下去,世博会的口号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意思就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我想,无论是我们居住的城市还是我们的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家博会心得篇3
前几天单位组织我们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期待着百年世博的举行,从申办世博到成功,一路走来,中国付出了辛酸的汗水,无数的努力,终于上海成为了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憧憬,世博园区一日游各国展馆全体验时我如期的参观了世博园。有着“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无疑是园区内最亮眼的展馆,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都能看见它矗立园区,显得雄伟而大气,香港、澳门馆紧紧依偎。
首先我们来到石油馆,观看了4d影视让你感到画面里的一切你伸手就可以触摸,从石油的有来和人类没有石油后的后果。转瞬来到了尼泊尔馆,馆前门庭若市,游览的'人群正争相照相,不亦乐乎!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懒懒的,没有力气,不愿随大流涌进去,其实园区内几乎是到处都是参观的人群,排队等候进入中国馆的人不计其数,顶着烈阳等了三个半小时才得以进入馆内,此次的中国馆以红色屹立于园区,博得了不少游客的青睐,同样怀着好奇心大家都默然等待着,馆内的中国文化无不体现着我国人民的伟大,中国的各种文化迅速发展。
亲临现场观看了青海玉树地震后我国人民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抗震救灾的奋力抢救人员和物品,深深地体会了他们对祖国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能完成,随后我们有来到各省市的场馆观看了新疆的木卡姆的歌舞表演,其它有甘肃、陕西、贵州、云南等各个场馆里面体现我国各省市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我们结束了世博园的参观来到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后滩一眼就看到了东方明珠塔它的雄伟壮观,和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铜像,特别是听着黄浦江的轮船的汽笛声,就像是用美妙的乐章欢迎着观光的各国的游客。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地方的确引来了各国游客的停驻观看,也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家博会心得篇4
从2月22日:45分到3月1日20:23分,我在上海呼吸了76小时8分钟,第一次感受到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的不同,在不一样的地方,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生活习惯,让这个从小生活在北方城市的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上海的风土人情。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离开家了,但是这次到上海来,却带着不一样的情怀,不再是刚刚进入大学校门,而面对的是自己的未来。
在没来上海之前,我觉得世博会并不是离我很近,了解的并不是太多,可当我迈入上海的第一步的时候,我才理解那句话“世博在我身边”,作为这次上海的世博会的实习生,我了解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就像我当初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为什么要来上海,为什么想到世博会工作,我说:“我想见一见我以前从未看过的,学一学以前想学但没有机会学的。我告诉自己,要记得加油!
如果说世博会是上海的机会,是我们的机会,缩小到最小,就是我的机会,每个人的一生,可能在奋斗的时候不一定会遇到机会,但遇到了机会就一定要努力奋斗,要记得自己的目标在哪个方向。这次参加世博的.工作,是我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而这次在世博,我要用最好的工作态度去诠释自己。
既然从事世博工作,就要把自己和世博紧紧相连起来,告诉自己是世博人。首先,把文明放在身边,热情的投入到世博工作,这将近一个礼拜的培训,我想我才了解世博的一点点,接下来的培训与工作,会让我更全面,更详细的去了解世博,了解这个让时代进步,让社会发展的世界博览会。
从现在开始,距世博会结束还有241天,我开始为我的人生的第一笔上色,虽然不知道这幅画会不会成为一幅名画,但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我告诉自己:以后的事情不管有多么难做,我想我能做;以后的路不管有多么难行,我想我能行。只要我敢做,全世界都会为我让路,只要我能做,全世界都会为我鼓掌。
我相信,在世博会的工作会让我全面得到锻炼,我也会尽全力为世博会添上我最亮丽的一笔。
家博会心得篇5
上海的的世博会,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事,此次世博会其会期之长(为期六个月)、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参会人数之众(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世博会)、影响范围之广大、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会超过奥运会。而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
首次亮相的。这次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全人类共同的盛会,又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举办世博会,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
5月1日是世博会正式开幕的第一天,20万观众入园参观,我个人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游客入园观摩世博会,提前体验世博会的精彩。
当我乘上拥挤的地铁八号线到耀华路站旁的世博6号入口,那里已是人头攒动,众多游客自觉地排着队等待着安检入园,在经过了近半小时的.等待,通过安检进入世博会园区后,感觉世博园区气势宏伟,平时耳闻的如一轴四馆、形状各异的外国展馆等世博园内著名建筑现在都能一一目睹,心中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中国真是太伟大了,世博园区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首先,我们来到欧洲展馆区,英国“创意之馆”、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卢森堡的“小也是美”、西班牙馆宛如“万千柳条”、法国的“感性城市”馆、意大利的“人之城”、捷克馆“布拉格幸运浮雕”等展馆汇集了欧洲各地的风情建筑和著名景观,造型完美,主题鲜明,令人难忘。
浏览了欧洲馆,中国国家馆不得不看,来到中国馆外,你立刻会被中国馆宏伟的外观所吸引,醒目的中国红,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思,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进入馆内,彬彬有礼的志愿者微笑着引导游客参观,展馆内:有流动的“清明上和图”国宝级名画,画内的人和景如一部纪实的影片动态地展示出来,栩栩如生,令我大开眼界,太奇了;有乘坐轨道游览车,让游客领略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在城市发展中中国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有聚焦“低碳未来”专题馆,向每一个游人展示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以低碳为核心元素,同时也对参观者也进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的学习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教育;有童心畅想展区,98幅儿童画展示了孩子们童真烂漫的想象为城市的未来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走出中国国家馆,周围就是中国省区市联合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展示,每个馆也各具特色。馆以人文、科技、绿色演绎城市魅力,馆让游客在高铁车厢中的动感电影见证的高速发展历程,馆前的兵马俑与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牵手很有创意,山西馆的文物,馆的莫高窟,馆的石库门……,都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城市风貌和对未来美好城市的憧憬。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此次世博会的主题,希望能向预料中的那样,使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同时也希望中国世博会能够举办得更加成功,更加光彩。
家博会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