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观后感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的表达让观众在欣赏作品后,能够与他人分享感受,形成更广泛的共鸣,观后感使我们对影片的叙事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表演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表演观后感5篇

表演观后感篇1

作为一名刚刚进校的学生,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校庆55周年暨舞蹈团庆10周年《海之歌》舞蹈专场的演出。这次演出是由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的成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成立于1998年,自创团以来,秉承“弘扬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力求以大学生的视角,创作反映当代青年生活和情感的,富有时代气息和校园特色的作品”的宗旨,在此次舞蹈专场中,有许多节目均为原创,且如《门》,《青春礼赞》等节目极富有当代气息,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在这次演出中,我有幸能够参加并上台演出,尽管参加的剧目并不多。在为期两个月的排练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的严谨作风。也许相较于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我们学校的舞蹈团稍逊一筹,但是全团师生对于艺术的完美追求,对于舞蹈的精益求精丝毫不差于那些专业的院校。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老师们都是一遍遍不厌其烦的重复强调,演员们也是不断的要求自己,努力去做到最完美的一面。或许我们的条件不好,有些动作无法做到极致,但是我们相信熟能生巧,相信百炼成钢,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别人做一遍,我们就做十遍,二十遍。有时排练时受了伤,演员们依旧坚持着,没有人叫苦叫累,有的只是默默地忍受,心中念着脑海中想着的都是剧目的事。知道老师说休息的时候,才会在角落黯然失神,但是,当音乐再次响起时,抬起的脸都是微笑着的,睁开的眼都是坚强的。有时因为排练晚归,没有洗澡水,大家只能凑合着洗冷水。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的,为了这个专场,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我想这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舞蹈团精神吧,如此坚韧,如此执着,为了艺术的坚持不顾一切的忘我精神。

作为一名演员,我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在台下观看演出,但是每次演出完台下的热烈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观众的眼睛是挑剔的,但是他们依然毫不吝啬的献出了真挚的掌声。他们在台下看到的是我们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为了这短暂的光鲜,舞蹈团所有的师生做出了多少的努力,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时间。由于这次的节目基本上都是原创,所以老师们也就特别辛苦。以往的排练都只是讲动作要求,讲队列整齐,讲舞蹈感觉,但是这次,老师们不但要排练还要进行创作。修路容易造路难,创作的灵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要抓住这一闪而过的灵感并加以创作,整合,岂非易事?但是老师们做到了。他们的用心编排加上演员们的努力终于收获了演出的成功,观众的掌声。

在这次的所有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现代舞《1937》和四人舞《丑小鸭》。《1937》的创作背景是南京大屠杀,但是作品并没有展现南京大屠杀中的残忍和血腥,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以崭新的视角诠释了对那个年代的追忆,对生命的讴歌。正如编舞者苗老师所说的那样:“创作这个舞蹈并不是想让大家记住仇恨,激发反抗,而是想让我们现代人懂得不要忘却历史,不要让悲剧重蹈覆辙!”在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将当初的仇恨遗留至今,我们要做的是记住历史,记住屈辱,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去看待那场血腥,带着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铁铮铮的现实奋发图强,励精求治。而四人舞《丑小鸭》则用滑稽芭蕾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丑小鸭”如何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为“天鹅”的故事。也许我们很自卑,也许我们的条件没有别人那么好,但是我相信只要拥有了梦想和追逐梦想的心灵与信心,就算只是在水面上轻轻的划过,也会绽放出天鹅般美丽的背影。这个舞蹈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共鸣,也许原因就是这个吧!只要有梦,有信心,有追逐的执着,有奋斗的激情,那么即便是其貌不扬的丑小鸭也定能蜕变为高贵的天鹅。其他舞蹈也有震撼人心的地方,每一个原创的剧目都倾注了编导老师的心血和演员的汗水。

终于,《海之歌》舞蹈专场完美地落下了帷幕,帷幕的背后有对排练辛酸的泪水,也有对演出成功的喜悦。在这次的排练演出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对于艺术的诠释:或坚韧,或严谨,或执着,等等。然而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围绕在了爱这个字上。因为爱舞蹈,所以就算有再多的艰辛也视如甘饴,因为爱舞蹈,所以能激发出无尽的热情,因为爱舞蹈,所以《海之歌》舞蹈专场才能如此顺利。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触,我衷心的希望,她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意气风发,充满活力,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成为申城中一支亮丽的舞蹈生力军。

表演观后感篇2

观看了“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那一次,我感触很深。

下午两点左右,演出开始了。

开场的是一支舞蹈,由一群残疾人跳出,令我大开眼界。之后是一支歌曲。此刻全场的热情还未到达高潮。也许是天意吧,突然就来了一个趣味性极高的节目:耍球。一个小丑打扮的人跑上台来,用手指转着球。场下立刻就轰动了。他不慌不忙地为大家表演着……接着第二个球、第三个球也上来了,他轻松地接着,毫不紧张。其付出的辛苦大家也可想而知了。

演出进行着。我在人群中体会着这些残疾朋友为我们带来的惊讶与欢乐。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伤感。

这是一个变脸节目。使我震惊的并不是那个表演变脸的人,而是站在他身后为他演唱的残疾人。起初我并没有感到他与我们的区别。刹那间,我发现了异常:他没有双臂!原本应该长着手臂的地方居然是空的!这一不同使我不得不关注起他来。果然,变脸过后,他进行了自我介绍: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离开了人世,为此他大哭一场。可是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在采石场时,他不幸被炸药炸到,无情的炸药夺去了他的双臂……听到这里,我鼻子一酸,流下了两行不易察觉的泪水,但是我又立刻把它擦干了。心想:上帝关闭的他人生中的一扇门,就会再为他开一扇窗。果然,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随即他又说道:“接下来我将为大家献上一曲《水手》,同时也献上我那不太成熟的字。”他一边唱一边用他那仅存的臂根写着字。他在台上唱,我们在台下合: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是啊,人活着就是要拥有梦想,并努力把“我想”变成“我有”……随着歌曲的停止,他也慢慢地抬起头。学生代表将那张纸轻轻地拿起,我也看清楚了那两个端庄有力的的大字:博爱。一个残疾人都如此有抱负有理想,那我们健全人呢?是不是应该向他们学习呢?我陷入了沉思……

看到这些残疾人个个身怀绝技,我不由肃然起敬。此时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你是残疾人,只要肯努力,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表演观后感篇3

有幸得了两张舞剧入场券,其实俺不怎么了解舞蹈,但一看地点是新疆人民大会堂,还一次没去过,就去看一看吧,也是近距离对舞剧的一个认识。

进门的检查就象进飞机场一样,不仅把人全身上下扫描一遍,手里的小包也得过一下安检机子,在门外就听说不让带水和饮料,俺的茶水因放在包里却没有人提出异议而顺利带入。

舞台正上方挂着横标显示,这场剧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开始前俺在想,这个舞剧 要怎么看呢?应该是没有语言只有舞蹈的,那要怎么展现一个故事情节呢?哈哈,都是多虑了,舞台两边各有一个电子屏,每一幕开始前都会把该幕内容显示出来。

看了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是讲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来由。有个叫神笔张的人和他的女儿不幸分离,并被罚在窟里画画,他把以前女儿跳的反弹琵琶舞活灵活现的画在了壁画里。怪不得那些仙女会那么传神,原来画里饱含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舞蹈演员的功底了得,连俺这不懂舞蹈的人都看得热泪盈眶,尤其是父女久别重逢那段,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结束后的谢幕使整个剧场达到热烈的高潮,五个主角轮番使出自己的绝招向观众道谢,引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不由地感叹,不愧是国粹啊!

这么好的节目,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才是啊,一打听才知道其实各大剧院都有演出,这是第二届国际舞蹈节,票价卖的也不贵,20元至80元不等,如果提前买票还可以买到前几排的位置,那看起来会更加精彩!

表演观后感篇4

?中国妈妈》舞蹈鉴赏 《中国妈妈》是一部史诗,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一个阐述爱的舞蹈,这种至高无上的爱称之为大爱,它摒弃了仇恨,抹平了悲伤,跨越了国界。 在这个舞蹈里,无论是在动作上,表情上,还是情感表现上,都完美的用脸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的反映描绘出了中国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最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

?中国妈妈》,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全舞围绕着主题“母爱”发展开来。在情感上运用不夸张造作而又具有真实感的表情,动作完整的表现出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变化。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环节紧紧相连。憎恨时的家恨悲痛,接纳时的拒绝挣扎,养育时的真情奉送,送行时的恋恋不舍。脸上诚恳而又丰富的表情,细腻而极具表现力的动作完美的演绎了这段过程,把“母爱”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段跨国的母爱, 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彰出了女性的伟大胸怀。爱能超越国界、超越阶级,母性的包容强烈的震撼每个人心灵。

一、憎恨

一群衣着简朴的中国妈妈弓着腰,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向所指的同一个方向迸发尖锐的控诉和撕心裂肺的呐喊,控诉日军滔天罪行令人发指,这样的血海深仇无法宽恕,不能原谅,不共戴天!那弯曲的背,绝望的眼神,舞蹈深刻表现出中国妈妈遭受的苦难,失去亲人的痛苦。

二、接纳

音乐嘎然而止,人群中出现一个穿日本和服的小女孩,她蜷缩着身体蹲在地上,怯懦而可怜!然而,她是侵华日军的孩子,她的和服上还沾着中国人的血,一方面是对敌国的国恨家仇,另一方面,看着幼小可怜的孩子,本性善良的中国妈妈感到不忍与同情,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对于饱受家园洗劫、亲人被杀戮的中国(河蟹)母亲来说,能向仇人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这些孩子超越仇恨的亲情和关爱,已经超出了常人范畴,实在很难做到!但最终,无私的母爱使中国妈妈接纳了这个日本孤儿,演员围成圆后再散开,瞬间她的和服换成了中国小女孩的衣服。 中国母亲是善良与母爱的代表,这样的母爱称之为大爱,是跨越国界、化解仇恨的旷世情怀!

三、养育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当养育遗孤孩子时,中国妈妈表现出的那种真情流露及无私奉献,让所有人都能感到中国女性的伟大精神。在寒冷的冬天,母亲们插秧、割草,在田间辛勤劳作,同时也忘不了对自己“女儿”嘘寒问暖。妈妈将孩子的手捂在怀中取暖,而自己却被冻得瑟瑟发抖时,一个中国妈妈对孩子的疼爱不言而喻,无关国界,这是真正的 “大爱。此时,当年的异国小儿郎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姑娘了,她的活泼与懂事,让中国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简单的播种收割动作,让人联想到妈妈辛勤劳作,抚养这个本不属于自己 的孩子,憎恨与母爱的矛盾碰撞,母性的伟大瞬间体现。尤其是那几句歌词“老玉米,金黄黄,养活了异国的小儿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女儿”一把抱住正在地里劳作的母亲,由于常年劳作含辛茹苦的养育,母亲的手磨出了层层老茧,“ 女儿”把妈妈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上,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溢于言表,接着,“女儿”弯下腰,模仿母亲的动作开始为母亲分担劳苦,以求回报深沉的母爱。这一刻观者饱蘸泪水,妈妈也欣慰地潸然泪下: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接着,家喻户晓的东北民歌《摇篮曲》的旋律响起,旋律如泣如诉,悠扬感伤,轻柔的音乐让人回想起童年的往事,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

四、送行

然而,当年的小儿郎已经长大,可以帮妈妈干活了,可是中国妈妈却并没有就这样让孩子留下,白发苍苍的妈妈弯着背,一步一步蹒跚着步子拿出了当年的和服,告诉她当年的身世。女儿终将离去,离开这片养育她的厚实而深情的土壤,回到那个生下她却未能抚养她的陌生的国度。当她狠着心将女儿推出自己的怀抱时,她不舍,她心痛,那是她养了十几年的孩子啊,是她的儿啊。谁能体会她的心疼与无奈,在送行时,突然,女孩一个转身,回奔到妈妈身边,紧紧抱住妈妈双腿不忍离去,此刻别离让所有妈妈怆然泪下。母亲、孩子的恋恋不舍 ,让人为之动容。漫天大雪中,亲手抚养日本鬼子遗孤的善良的中国妈妈依然在痴痴地守 望,守望那个曾喊过“地里站着的是我娘”的女儿。母亲长久凝望的身影,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妈妈的博大胸怀。

表演观后感篇5

今天,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市民中心看杂技表演。

杂技可精彩了!我最喜欢看的是“小丑抢椅子”。你看,小丑出来的时候,穿着一件红白相间的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睡帽,走出来的时候大摇大摆的,十分滑稽,我看了,忍不住大笑起来。小丑的手上拿着一把椅子,一走到台上,就把椅子一放,一屁股坐了下去。这时,舞台上来了另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小丑,他走着快步,一边走一边擦着头上的汗,好像很热的样子,也十分的滑稽。蓝色衣服的.小丑看到了台上的那把椅子,就想去抢过来坐,红白衣服的小丑当然不会让啦,于是,两个小丑就争了起来。两个人呢撞来撞去,抢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能安稳的坐在椅子上,这可怎么办呢?后来,两个人也累了,他们坐在地上,好像是在想着怎么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终于,红白衣服的小丑好像想出了一个办法,两个人一起坐,可是,椅子可不够大啊,还是坐不下!蓝色衣服的小丑又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抓了一个苍蝇放在红白衣服的小丑的头上,苍蝇“嗡嗡”的叫着,红白衣服的小丑就被吸引着去抓苍蝇去了,于是,蓝色衣服的小丑乘机就坐在了椅子上。不过好景不长,红白衣服的小丑发现上了当,就飞奔着回来,两个人又一起撞在地上了!

这个表演真有意思,一方面是小丑的表演功力很深,演的很滑稽可爱,逗得我们这些观众笑声不断,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另一方面,也教育了我们,要懂得礼让,如果大家都不懂得礼让,那就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啦!

表演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辛亥的观后感5篇

冯子材事迹观后感优质5篇

观看榜样5观后感6篇

光观后感精选5篇

延安颂观后感5篇

119消防演练观后感5篇

战狼二观后感精选5篇

大黄山观后感5篇

安全事故片观后感5篇

环保电影的观后感5篇

表演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