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稿中运用对比和类比,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观点,演讲稿的内容应当紧密围绕听众的需求,确保信息的相关性,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名校演讲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名校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时过境迁,不知不觉间,我们在高中的生活也已经步入了尾声,在我们的努力下,在我们的奋斗下,我们终于还是坚持着度过了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同为xx届的高三毕业生,我为我们的坚持感到自豪,为我们的拼搏感到骄傲!
尽管,在今年年初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不得不依靠网络的授课来学习。但是,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却没有趁此机会放松自己!在阻碍不断的网课学习阶段,同学们和老师们同心协力,不断的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尽管网课的条件让本就紧张的时间越发的紧促,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希望,靠着努力,坚持着度过了这段时光!
而在后来剩下的这几个月里,我从重返校园的同学们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变化。昔日没到中午就热闹起来的校园,变得安静起来了,班上喜欢玩闹的同学,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我们都紧紧的坐在课桌上,盯着手中那早已翻阅了无数遍的书本、资料!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觉悟!有了统一的目标!
而现在,我们终于度过了最后的难关,我们突破了高考,突破了这三年来,一直在努力追寻的目标!如今的我们,终于可以从书山中抬起头来,看看我们已经登上了多高的平台!
这次的考试之后,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有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未来的理想!如今,我们已经付出了自己的万千努力!在此,我祝愿各位同学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同学们,如今我们已经结束了高中的生活,过去的三年时光,都会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这里有我们忘不了的努力,忘不了的青春,还有这些默默为我们照亮前路的老师们!我们如今的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努力和引导!我们的成绩,凝聚着老师们的劳累和汗水!有了他们的栽培才有了如今开枝散叶的我们!在此,我也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桃李满天下!!
各位同学们,我们是xxx校园走出去的一份子。未来的我们,一定会在大学的校园中更加的出色!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请各位都不要忘了,我们曾经在xxx中学中共同度过的三年时光!祝愿各位,学业有成!一帆风顺!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名校演讲稿篇2
“毕业并不意味着与母校分离,而意味着你们拥有了新的身份——东师校友。”
26日,东北师范大学20xx年毕业典礼在体育馆举行,3406名本科生、3082名研究生以及401名留学生正式毕业,校长刘益春在典礼上讲话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一路顺风,数千名学生参加典礼。
9时,在歌声和同学们的欢呼生中此次毕业典礼正式开始,歌曲、乐器演奏、舞蹈……种种精彩节目都是为此届的毕业生们准备的,现场掌声不断,每到精彩时刻,同学们都会鼓掌呐喊。据悉,今年,东北师范大学共有3406名本科生、3082名研究生及401名留学生毕业,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在典礼上向同学们表示祝贺同时也向为同学们的成长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真的很不舍,四年大学生活,感觉就像在昨天一样,但我相信毕业并不是我们友谊的终点,因为我们才刚开始。”刘同学说,“不说再见”是全班同学开毕业前就约定好的,大家都认为短暂的分离,并不会影响他们四年的.友谊,反而是感情的升温,彼此之间都会牵挂这对方。
虽然,我们相距甚远、虽然,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虽然很多同学都哭了,但我们不说再见……
“同学们,毕业并不意味着与母校分离,而意味着你们拥有了新的身份——东师校友。今年恰逢母校喜迎70周年华诞,70年来,正是曾经在此执教和学习过的30余万校友,承典塑新,力行致远,为母校赢得了巨大声誉,母校引以为傲。今后,不论同学们身在何方,你们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东师的印记,请记住母校对你们的牵挂,东师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刘益春说。
名校演讲稿篇3
hello, everyone .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to begin with,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 my name is liangzhilin, i am from class 1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 it definitely is my honor to deliver such a speech here. next ,i want to share my topic "born to win "with you tonight.
each human is born as something new, each has his or her unique potentials,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each is born to win.
great british thinker and philosopher bertrand russell said,three passions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is is what he lived for , this is what he wanted to win during his life. now , i wanna ask you a few questions : what you have lived for, do you want to win and how to win
there is no doubt everybody has thought about the following issues : what are my things? where lay my dream? how to achieve my lifelong goals?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can i be a man of value?
i always fall into the thoughts above. we own the treasure --- youth, a famous saying recalls me,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but a state of mind, youth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deepest springs of life. but the fact is, failing to attempt, losing faith and hope, lacking confidence and ambitions, even worse, losing dream. the reality is often ironic.
everyone wants to be someone, each person have the will to succeed, but most of us give up halfway . a winner is not one who never fails,but one who never quits. be faithful to your ideal , never give up ,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as the successful man. you have got to keep one thing in mind " each is born to win ,have no reasons to draw back".
sweat and tears wash away the setbacks and enlarge the possibility of success. anyone of us should take up your responsibilities bravely , set up your own stage ,and to make your world colorful and meaningful for the sake of what each one is born to win. wherever you are, no matter what pains there are,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just do it ,you will be the next winner.
名校演讲稿篇4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在这里,共同祝福20xx届xxx名本科毕业生和xxx名毕业研究生。在你们即将走向人生下一段旅程之际,我代表学校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同时,也感谢长期以来帮助和关心你们成长的父母、亲友和老师们!
其实,一进入x月份以来,校园里就开始出现穿着学位服拍照留念的同学们了,同时,校园里穿着五颜六色毕业文化衫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了,晚上校园中栀子花开的清香也一阵一阵地散发出来了。所有这些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了。同学们,我与你们这一届毕业生内心特别的近,因为我女儿与你们同龄、也是这几天毕业。昨天晚上,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到银杏大道上吃完散伙饭的你们,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相互追逐着,作为老师很是感慨,因为同学们终于要向人生中最重要的大学时光说再见了,同时大家也要告别四把钥匙打开同一扇门的那种日子了。
的确,同学们把最美好的这段年华给了成电。成电的学习生活让你们也长大、成熟和自信起来了。今年我们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xx%的同学将继续深造,其中自动化学院的深造率达到了xx%,这就是学在成电的魅力。在就业的同学中,有xx%选择到国防或科研院所等国家重点单位,用知识报效国家;还有xx%到世界xxx强和电子信息领域百强企业工作,成为信息时代的直接推动者。在过去的几年里,同学们不仅学业优异,而且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在充满挑战的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中,都展示了我们成电学子的朝气、锐气和才气。“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连夺冠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全国名校杯辩论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都被你们一一的赢回成电,在这里感谢同学们为母校所争得的每一份荣誉!
同学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校一直在为大家的学习、生活努力着。比如,所有的学生寝室都安装了空调、沙河校区的学生宿舍都通上了热水、新建的东湖及环湖跑道、第二教学楼的投入使用……,几年来,“成电讲坛”名师大家云集、“成电舞台”精彩纷呈、“成电辩坛”意气风发、“成电下午茶”定期举行,互动交流、咖啡文化……这些都不断给同学们带来了变化。当然,学校也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记得,你们当中有位已经保送xx科大的xx同学,是计算机学院今年的本科毕业生,前x年他曾经给我写过几封信,反映的几个有关学习、生活、安全中的问题和建议,学校全部都一一落实和解决了,我也x次请他到办公室聊天。去年春天,有一位叫xxx的女同学讲她晚上在露天操场跑步因灯光太暗,把脚碰伤了的事情,当天晚上学校后勤部门就换上了大灯泡,把跑道照得通亮,这位女同学很激动的又写来感谢信,为母校的行为点了赞。x周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学校立人班的同学相约在晚上十点一起跑步,一路上边跑边听这些新同学们的感想和愿望,我深深地被同学们的优秀所感染。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成电,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更快的成长,因此,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把成电建设得更好吧!
同学们,你们这一代是非常幸运的,你们一毕业就刚好赶上我们这个行业的上风口,今年以来我碰到了很多业内业外的人,都说,这下电子科大又要火起来了,不知又要出多少个百万、千万富翁,我说要出就多出一批亿万富翁吧,特别是成电也该多出几个站在这个浪潮潮头的青年领袖了。
今年x月的“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邀约了一批大学校长推荐几本书,我当时推荐了上大学时曾读过的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即使现在再读了一遍,感触仍然很大,今天,我就借毕业典礼这个机会,给同学们谈三点希望:
1.努力把1变成无穷大,实现无穷大的抱负,成就无穷大的人生。同学们今天能顺利从本科、从研究生毕业,自然是从1而不是从0出发,应该说都有一个非常好的起步,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还面对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家知道,今天的“互联网+”为我们开辟了无穷大的空间,可以成就同学们无穷大的事业,同学们可以为国家做出无穷大的贡献。有人说,“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使得我们每一个成电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可以说在电子信息领域我们电子科大离世界一流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当然要做到无穷大,而不是无穷小,就一定要让优秀成为习惯,就要尽一切可能去追求卓越。大家知道数学里面有个有趣的现象,无数个0.9相乘下去,结果会趋近于0,也即凡事只做9分努力的自然结果;但是,无数个1.1相乘下去,结果却是无穷大,也即凡事110%的努力的自然归宿。其实,这相差的0.1就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和优秀的标准所决定的。
2.善于把0变成1,跨界创新是关键。把1变成无穷大的过程中,其实关键是要善于把0变成1,0变成1就是要无中生有、敢为人先,要靠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唯有超越,才能强大。成电近xx年的发展历程不缺乏把0变成1的生动例子。xxx老校长在xx河旁,以“成电速度”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电子类科技大学。刚才xx校友讲的他的成长过程也是无数个0变为1的积累才有他今天的成功。前段时间在中国电视台《职来职往》栏目的电子科大专场上,x位同学都表现优异,特别是数学学院的毕业生xxx同学,他开发的针对理工科男生向暗恋女生表白困难的社交app就是他创业中的一个把0变为1的故事,只是不知道他应用在自己身上是否灵验。同学们,“互联网+”的“+”就是跨界,就是要我们学会跨界创新、交叉创新,要敢于跨界,跨入到别的行业、别的领域、别人的地界,世界那么大,等着你们去走走、去看看、去改变!
3.努力把1+1变成大于100,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靠单打独斗,今天收获1分,明天收获1分,你1分、我1分,实现1+1=2,2+1=3,……这并不难,难的是1+1>100,大于1000。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功,要对社会有大的贡献,组织团队、带领团队,引领更多人跟你一块干,这才可能实现1+1大于100、1000,这就是我们讲的帅才、引领性人才、精英人才的作用。我们校友会有个理念:成电帮、帮成功,其实就是:成电人、相互帮、帮天下。因为成电培养的学生有开拓未来的专业自信、有领导行业的责任担当、更有匡时济世的家国情怀。
同学们,上面我所讲的这三点:把1变成无穷大,把0变成1,把1+1变成大于100,其实就构成了我今天发言的——从1走向无穷大的人生。
同学们,这几天我看到大家在网页上的离别感言,以及上周我与31位毕业生代表座谈交流,刚才又听了毕业生代表邵春雨同学的深情发言,大家都充满了对母校未来发展的关心。24号晚上在学校的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对青春的欢呼、对老师的感恩和对母校同学的留恋,再次确认了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成电人”。同学们,不管大家今后身处何地,无论是你遇到困惑还是取得成就时,成电永远都是你们的家。
最后,祝愿同学们一帆风顺、事业成功、健康幸福!
谢谢大家!
名校演讲稿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为同学们举行毕业典礼。我代表学校全体教师向圆满地完成小学六年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奉献心血与智慧的毕业班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学校的安排,让我能有机会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我所熟悉及熟悉我的学生们道一声“再见”。今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又是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日子。此时此刻,老师为同学们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即将以优异的成绩步入初中的殿堂而高兴;而老师心中更多的是与曾经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学们惜别时的不舍。
六年的时间我们携手走过,小小的教室,洒下了我们的欢笑,记下了我们拼搏的身影,铭刻了我们豪迈的誓言。是的,六年来两千多页就这样匆匆翻过,回首来时的路,你们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印。蓦然回首,那已经过去的一切就好像发生在昨天。还记得吗?小学一年级时,刚刚跨入校园的你,哭闹着要回家,还记得吗?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你们积极参加,给母校增光添彩?一张张大红奖状,述说着你们勤奋的求知与探索。每一位老师都不会忘记:你们第一次走进教室充满兴奋和好奇的目光;你们第一次在国旗下戴上红领巾时庄严的模样;你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身影;运动会赛场上,你们矫健的的英姿,期末考中,你们优异的成绩,都是学校永远珍藏的记忆......
六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在学校领导的百般关爱和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你们已经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少年。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小学,踏上人生新的征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毕业这个词并不代表着完成与结束,而是蕴涵开始与进步。我相信今日学校因你而精彩,明日学校会因你而骄傲!你们是未来世界的主宰,用道德完美自己,用知识充实自己,用理想坚定自己,用成功肯定自己,老师期待你们在不久的将来,用自身的努力开创你们美好的明天。未来求知的路充满荆棘坎坷和许多的挑战,老师相信,你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毅力和勇气,来征服一路上的艰险,展现自己的人生魅力!老师还相信,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会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在母校那沉甸甸的荣誉簿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你们一定要记得,无论你们遇到什么困难,母校的大门都会为你们敞开。在你求索的身影后面,母校和老师都一直会为你守望,为你祝福。母校和老师愿意做你人生的避风港。
记得常回家看看。谢谢!
名校演讲稿篇6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回首过往,难说再见;扬帆起航,满含嘱托。此时此刻,我应传递给你们什么样的能量,给你们哪些临行前的嘱咐,让你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多一份心灵的沉静,在现代化的外表下多一份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多一份内心的坚守,这是我作为校长,作为你们的老师,作为你们的学长,也作为你们的朋友,希望也必须给你们讲的最后一节课。我决定以《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不惑,源于至知。没有智慧的人生将黯然失色。获得智慧的途径很多,知者不惑的表现形式也很多,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因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如果回顾今天,他们会记得的,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方面或网络方面的革新,而是——人类将拥有选择的权利。”
追溯历史,古往今来,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足迹的人,无一不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毕生追求。他们坚守内心的崇高追求,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传播文明与进步,谱写了一段属于自己人生的完美乐章。
而你们,作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天之骄子,希望大家面对人生的转折和环境的变迁,要选择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面对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辛,要选择坦然承受、反思超越;面对家庭的琐碎和感情的烦扰,要选择相互体察、彼此包容;面对人情的冷暖和命运的不公,要选择坚守信念、绝不妥协!
但更重要的,是选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民族梦想,选择“惟理想与信仰不可辜负”,选择“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至知”的旅程。
至知,而后至仁。“仁”是一种美德,莎士比亚曾说过,“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倡的是远大的理想;“心底无私天地宽”提倡的是坦荡的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提倡的是宽阔的眼界。
勤俭、善良,是一种“仁”;真诚、礼貌是一种“仁”;包容、厚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仁”。“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包容、厚德是高贵的品质,是处事的艺术,更是生活的智慧。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境界,成大器者,静水流深。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善意、宽容的举动,往往能带来令人惊喜的蝴蝶效应,让他人受益的同时,我们自身也能从中获得宁静和升华。
这是“至仁”的旅程。
至仁,而后至勇。“害怕,这是我们唯一应当害怕的东西”,惧怕是成功路上的荆棘,而勇敢则是逆境中的光明。“知过之为智,改过之为勇”。勇敢源于自信、源于担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雄心,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果敢,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豪情。这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将会给予你们无限力量!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涵。勇者,既要具备儒将之风,运筹帷幄、胸怀大局;又要具备武将之威,敢于担当,敢作敢为。作为学生,以追求真知、传承文明为担当;作为子女,以践行孝悌、感恩父母为担当;作为员工,以敬业勤恳、勇于开创为担当;作为父母,以忠于家庭、抚育后代为担当。
这是“至勇”的旅程。
愿你们至知、至仁、至勇,成就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精彩人生!
名校演讲稿篇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几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勗,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已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名校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
★ 入职演讲稿7篇
★ 歌唱演讲稿7篇
★ 万能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