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在教案中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积极学习态度,教师在教案中应设计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励学生探索,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爬的体育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爬的体育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跳绳活动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花式跳法
3、重点指导还未掌握跳绳的幼儿。
二、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在活动中看见绳子到脚时,双脚要跳起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户外塑胶地、绳子
四、设计思路: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要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增强他们的体制,从而预防感冒等疾病。跳绳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它能锻炼全身的肌肉组织,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预防疾病的能力。为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开展了这次活动。
五、活动流程:
做准备活动――自由练习――集体活动――放松
1、做准备活动
幼儿跟老师做热身操
2、幼儿自主练习
让幼儿自主练习跳绳 。
3、集体活动,比比谁跳的好。
介绍玩法,规则。幼儿进行活动。
4、放松、休息、擦汗
爬的体育教案篇2
授课内容
1.队列:介绍基本术语:列、路、间隔、基准、稍息、立正、看齐、报数、原地一列变二列及还原
2.基本体操:学习徒手操(1)
3.单杠:介绍几种悬垂姿势;学习跳上成支撑,支撑前翻下
4.技巧:学习前滚翻,挺身跳
1.队列:介绍基本术语:横队、纵队、排头、排尾;学习原地三面转法
2.基本体操:学习徒手操(1)
3.平衡木:基本功练习
4.跳马:介绍上板动作;学习上板起跳
1.队列:学习原地踏步,立定
2.基本体操:复习徒手操(1)
3.技巧:学习后滚翻,跪跳起
4.单杠:学习翻身上
1.队列:学习齐步走;转弯走
2.基本体操:学习徒手操(2)
3.平衡木:基本功练习
4.跳马:复习上板起跳
1.队列:学习原地一列变三列及还原
2.基本体操:学习徒手操(2)5—8节
3.技巧:学习肩肘倒立
4.单杠:学习翻身上
1.队列:学习原地二列变三列及还原
2.基本体操:复习徒手操(2)
3.平衡木:学习蹲转180度
4.跳马:学习横马跳上成分腿立撑挺身跳下
1队列:学习跑步走,立定
2基本体操:学习击掌操1—4节
3技巧:学习手倒立
4单杠:复习翻身上
1.队列:学习正步走,立定
2.基本体操:学习击掌操5—8节
3.平衡木:斜进助跑,一腿向侧摆成分腿坐,跪撑平衡
4.跳马:学习助跑跳上成分腿立撑挺身跳下
1.队列:学习一路变两路及还原
2.基本体操:复习击掌操
3.技巧:学习侧手翻
4.单杠:学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
1.队列:学习一路变三路及还原;
2.基本体操:学习双人操
3.平衡木:学习变换步、弹簧步
4.跳马:复习助跑跳上成分腿立撑挺身跳下
1.队列:学习行进间步伐变化
2.基本体操:学习双人操
3.技巧:复习侧手翻
4.单杠:复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
1.队列:复习行进间步伐变化
2.基本体操:复习双人操
3.平衡木:复习变换步、弹簧步
4.跳马:学习山羊分腿腾越
体操概述
体操术语
1.队列:学习行进间向左转走
2.基本体操:体操绳的练习、学习绳操
3.技巧:复习侧手翻
4.单杠:学习骑撑转体180度成支撑
1.队列:学习行进间向右转走
2.基本体操:学习绳操5-8节
3.平衡木:学习投身跳;双腿直腿跳起,落木后接双足立踵
4.跳马:学习山羊分腿腾越
1.队列:学习行进间向后转走
2.基本体操:实心球的练习、学习球操
3.技巧:学习大跨跳
4.单杠:复习支撑转体180度成支撑
1.队列:复习行进间三面转法
2.基本体操:学习球操
3.平衡木:复习投身跳;双腿直腿跳起,落木后接双足立踵
4.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1.队列:复习行进间三面转法
2.基本体操:体操棍练习、学习体操棍操
3.技巧:学习变身跳
4.单杠:学习支撑后摆下
1.队列:学习行进间裂队走;并队走
2.基本体操:学习体操棍操
3.平衡木:学习吸腿左转180度、后下腰
4.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1.队列:学习行进间分队走;合队走
2.技巧:学习平转
3.单杠:学习支撑后摆下
1.队列:复习行进间分合裂并队走
2.平衡木:复习吸腿左转180度、后下腰
3.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1.队列:复习行进间分合裂并队走
2.技巧:学习舞蹈动作组合
3.单杠:复习支撑后摆下
1.队列:学生实习教授队列
2.平衡木:学习燕式平衡、挺身跳下
3.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1.队列:学生队列实习
2.技巧:学习舞蹈动作组合
3.单杠:复习支撑后摆下
1.队列:学生实习教授队列
2.平衡木:复习燕式平衡、挺身跳下
3.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
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
1.队列:学生队列实习
2.技巧:学习成套连接
3.单杠:学习成套连接
1.队列:学生队列实习
2.平衡木:学习成套连接
3.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1.技巧:复习成套连接
2.单杠:复习成套连接
1.平衡木:复习成套连接
2.跳马: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总复习
爬的体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一、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2分钟左右
a、课堂常规
教师: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小
a、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
教师:1、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
学生: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
b、绳操表演
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
教师: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4、创编成果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爬的体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 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置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 班 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熊的习性:
“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教师:“哎呀!熊来啦!”
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熊走”进教室。
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
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爬的体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钻、跨的动作完成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2.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初步学会看示意图。
2.材料准备:大泡沫板(两人一块)、示意图、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
2.师:请小朋友将两人抬着一块地垫,跟着老师一起去郊游吧!
3.师与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泡沫垫的各种玩法:
(1)两人把泡沫垫抬起来当山洞,玩钻山洞游戏。
(2)把泡沫垫放在地板当作小船,玩摇小船游戏。
(3)两人抬着泡沫垫一蹲一站当作跷跷板。
(4)把泡沫垫放在地板当小河,玩过小河游戏。
二.基本部分:
(一)尝试探索钻和跨的动作,完成游戏“烤香肠。”
1.师出示游戏示意图引导幼儿观察:你看到了谁?游戏要几个角色?
2.结合示意图,介绍游戏的玩法。
3.交代游戏的注意事项:
(1)双手护胸进行自我保护。
(2)要注意安全,不单脚跳,别踢到别人的肚子。
(3)两人合作共同完成游戏。
4.幼儿结伴两人一起游戏,师指导。
5.交流分享,请能默契合作的幼儿来做示范。
6.幼儿再次练习。
(二)游戏竞赛“烤香肠大赛”。
1.出示示意图,引导幼儿观察游戏的玩法并尝试。
2. 烤香肠大赛
(1)介绍游戏规则:
a.第二个“厨师”在与第一个“厨师”拍手前不能提前越线。
b.能团结协作,率先烤好“香肠”的“厨师”组获胜。
3.幼儿竞赛。
4.结合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1)请配合较好的一组来示范。
(2)讨论:为什么他们会烤得快?
5.互换角色,再次比赛。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扮演“香肠”,躺在泡沫垫上,教师拿一按摩球随音乐在幼儿的身体的某个部位滚动。
活动反思
一、活动的选材
本次我选择了这个体育活动《烤香肠》这个题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根据幼儿园的省级立项课题“运动课程实施中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选择这个活动比较注重幼儿团结合作方面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其二,这个活动来自上海学习观摩的一个活动,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做修改的,觉得这个活动比较适合本班的幼儿,所以选择了这个活动。
二、活动的目标
在本次的体育活动中我想达到以下两个目标,第一是尝试用钻、跨的动作完成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二是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重点放在 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这个目标上,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这个目标也完成的较好,到最后一个环节八人一组的竞赛活动这个目标更为突出。
三、活动中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从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大部分幼儿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自然轻松。孩子们很喜欢教师在引导语言中用“玩”这个字眼,听到老师说要让大家一起来“玩”,孩子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和创意,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比往常高了许多,这时,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频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这个活动能扣紧幼儿园的课题活动“运动课程实施中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的培养很明显,也体现了坚持性、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活动中,教师以图示去的形式让幼儿探索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在体育活动中用图示法的形式幼儿喜欢而直观形象,形式较新颖。在第二次游戏中,老师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自己看图示并分组讨论玩法,竞赛的形式更进一步推进幼儿兴趣及团结协作完成动作。整个活动体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缺点: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兴趣高,游戏时幼儿能看图示讨论游戏的玩法,并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而且有了很强的竞争意识,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图示张贴的地点选择方面还欠妥当。图示的张贴在笑脸墙上,没有考虑幼儿是否全部看清,部分幼儿没有看清自己的红队还是绿队。
2.图示的颜色不够明显,导致幼儿在最后8人组合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有一组小朋友没有看清楚玩法。
总之,从这次体育活动中,深深的感受到在体育活动中要引导幼儿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学与练,使教、学、练三者有机结合。组织活动要注重游戏性、趣味性,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爬的体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自主活动、与同伴合作进行活动。
2.乐意积极参与竞赛活动,体验滑稽可笑的活动给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体验滑稽可笑的活动给人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自主活动、与同伴合作进行活动。
解决策略:重点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取队名以及游戏道具的运用突破的;难点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三次游戏活动突破的。
活动准备:
1.空旷又安全的场地。
2.不干胶制作的西瓜标志人手一枚、毛线若干、泡沫板若干。
3.每队两只大人的鞋盒(把盒盖和盒体固定在一起,再挖一个幼儿的脚正好能伸入的洞。)
4.小红花数朵。
活动过程:
一、准备比赛。
1.小朋友,你们以前学过哪些滑稽的事儿呢?今天,我们开一个滑稽奥林匹克。
2.组队:确定六名幼儿为队长。请队长挑选自己的队员,每队六人左右。
3.起队名:每组商量为自己的队取一个队名,
4.提口号:取好队名就为自己队设计一句口号,比赛时,可以喊口号加油。
5.选择适宜的时机交代活动规则。
二、开始比赛。
1.巨人的脚步。听口令开始,各队的第一个参赛者套上大人的鞋盒,装扮成巨人的脚。出发跨过场地中代表房子的障碍,向终点迈进。到达终点后,沿场地上的曲线返回。鞋盒交第二个幼儿套上,继续出发,先走完的`一队获胜。
2.胡子大王。游戏分两次进行,每次约两分钟。每个幼儿在鼻子和上唇之间夹一段约20厘米长的毛线。在场地中互相追逐,去拔掉别人的胡子,并抓在手里,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胡子不被别人拔走。被拔走胡子的幼儿退出游戏。当教师的哨声响起时,游戏结束。教师按各队获得的胡子数目决定名次。(游戏中如有幼儿掉下了胡子,马上捡起来夹好。如被别人捡到,就退出游戏)
3.猪八戒抢西瓜。每个幼儿在自己肚子前塞一个小皮球,用手抱住装扮成猪八戒。在场地中划圈多个,每个圈里站两名幼儿。先选一名幼儿进圈里,再由他选其他组的另一名幼儿站进圈里。老师开始敲小铃,站在圈里的两名幼儿用大肚子将对方挤出圈外,被挤出者为输者,胜者获得用不干胶剪的西瓜标志一枚。按各组获得西瓜标志的多少决定名次。
三、颁奖。
1.按竞赛中获得的名次记分。
2.为参赛者颁奖。
3.幼儿互相握手致敬。
爬的体育教案6篇相关文章:
★ 体育训练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