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建议参考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的编写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与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口算除法的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 p13 。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探究并初步掌握口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五、教学要素:
1、已有的知识经验: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原型:
(1)赵伯伯3次运60箱黄瓜,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3次运600箱西红柿,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3次运240箱青椒,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探究的问题:
(1)计算“60÷3=”应怎样算?
(2)计算“600÷3=”应怎样算?
(3)计算“240÷3=”应怎样算?
(4)如何计算几十、几百、几千除以一位数?
六、教学过程:
(一) 唤起与生成
1.口答
80里有()个十
400里有()个百
3000里有()个千
2.口算:
36÷624÷430×3 600×6
48÷872÷9400×22000×3
在口算时,让学生说一说①口算“36÷6”是怎样算的;②“30×3”、
“600×6”、“20xx×3”是怎样口算的。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口算。
(二)探究与解决
学习例1
出示13页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1、解决第一个问题: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列出算式:60÷3= _(棵)
(1)学生独立思考。
20×3=60,60÷3=20;6÷3=2,60÷3=20;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做完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动手操作,印证算理
让学生动手利用小棒、圆片、或回形针等摆一摆,如何把60平均分成3份,并找出每份是多少。摆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所以是20。(通过摆一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使算法直观化。)
(3)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40÷2 60÷250÷5
学生独立做,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解决第二个问题: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让学生先列式、试做,然后同桌说说是怎样想的。
600÷3=200(箱)
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400÷2 300÷3 800÷2
学生独立做,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基本练习,掌握算理
40÷480÷49000÷3
600÷2 500÷5 8000÷4
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方法:口算整千、整百、整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就用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除以一个数,得数是几千、几百、几十。
5、解决第三个问题: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列式:240÷3=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3×80=240,240÷3=80;240是24个十,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所以240÷3=80。
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120÷6 180÷33600÷4
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计算时,可以把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看做几十、几百。)
6. 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怎样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几十、几百、几千除以一个数,就等于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个数,得数是几十、几百、几千。
(三)训练与应用
1.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并说算理。
2.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并说其中几题的算理,重点说
9000÷3的算理。
3. 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4.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四)小结与提高
小结学习的收获:口算除法的方法,评价学习的表现。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2、掌握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乘除法(开火车)
20×4 80÷4 7×30 210÷7
87≈ 63≈ 81÷8≈ 122÷4≈
(2)20、50、120、150里面分别有几个十?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简单的乘除法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图(课件)
(1)问:同学们,再过几周就是学校校运会了,为了喧染气氛,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你能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指名学生回答),然后 出示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2)问:谁愿意把题目完整地读给同学们听?(指名学生读)
(3)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会列式吗?(指名学生说)
(学生说了后,师板书:80÷20=)
(4)问:你为什么会想到用除法呢?(指名学生说)
(5)师: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80里面包含了几个20,就可分给几个班。符合除法的意义。
2、探索口算方法
(1)问: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样的数相除呢?(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说出:整十数除整十数)
(2)问: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学生说)
(3)师: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个20是80
20×4=80
80÷20=4
方法二: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8个十除以2个十得到4个1,就是4
8÷2=4
80÷20=4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板书:口算除法)
[设计意图:情景再现,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熟悉的情境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科学原理,通过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导入新课,朴实简洁的导入,贴近孩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铺好路。]
3、探索估算方法
(1)师:同学们,学了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后,小猴子也来凑热闹了,你看,他带来了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列式,老师板书:83÷20≈)
(2)问:哪个同学会解这题呢?(指名学生说)
(3)师: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 (四舍五入法) 83÷20≈4
80
4、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此环节充分利用复习效应,让学生知道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5、探索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方法
(1)出示图:同学们,为了校运会开得更热烈些,福娃手工小组也来到了现场,你们看,他们制作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学生列式:120÷30=)
(2)问:根据前面的学习,你会怎样思考?(指名学生说)
(3)师:根据前面的学习可知
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个30是120
30×4=120
120÷30=4
方法二: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120里面有12个十
12个十除以3个十得到4个1,就是4
12÷3=4
120÷30=4
6、再探估算:122÷30≈ 120÷28≈
(指名学生说)
三、过关练习:每生半张练习当堂检测及课件
[设计过关检测的意图是通过随堂检测,了解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师。
(1)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十,除数是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2)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此环节的意在通过教师的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新知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
五、阅读书本p78~p79,说说你的收获。
此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练习,强化本节课所学的新知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个) 120÷30=4(个)
(1)想乘法做除法
(2)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图: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这题如何考虑?
240÷3=。
4、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课堂练习:做一做。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4
第一二课时口算除法(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1、2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0÷4?40÷2?6000÷2?90÷3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学生独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3)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①40×3=120,120÷3=40。
②12÷3=4,120÷3=4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
教师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
(2)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60÷3=20,6÷3=2,20+2=22。
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和6根,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来就是22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3。完成练习三第4题。
4。完成练习三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3=120??方法二:12÷3=4
120÷3=40?120÷3=40
例3、66÷3=22
60÷3=20
6÷3=2
20+2=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握了以下两点:
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教学时特意对学生说明,计算时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计算时要“退位”。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8÷6100÷5183÷335÷7
50÷5100÷4238÷7129÷3
(2)简单说一说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信息窗1
从古到今,农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耕作方式每小时耕地面积(平方米)
人力6
耕牛60
手扶拖拉机96
四轮拖拉机540
2.观察,你从中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
生:16×6=96,所以96÷6=16
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
师:竖式计算(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怎么列式?540÷60=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教师。
生:60×9=540,所以540÷60=9
540÷6=90所在地540÷60=9
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所以540÷60=9
教师重点让学生多说第三种方法。同桌互说几次。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人力的多少倍?
3.引导学生在理解提议的基础上,独立列出算是并思考算法,教师板书算式
96÷6540÷6540÷60
4.这些算式你们都会算么?想一想,应该怎么计算?学生计算并说己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方法要给与肯定。如: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有的学生可能用想竖式的方法
5.出示小电脑问题:你会口算960÷6吗?学生口算,并说己是如何计算的。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口算学生口算完后,对比找规律,比较上下两排的算式,你发现口算方法有什么规律?
2.自主练习第三题:口算小组交流:买哪箱橙子更合算?
(四):
今天我们复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不同的是,今天的口算都需要“退位”,在信息窗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中,540÷60这个算式还没有解决,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
二、组织练习
1.专项练习
(1)口算
第一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说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估算
第一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组: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学生练习后交流。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17页第4题。
学生读题后问:本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用哪种计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教科书第18页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中,求一倍数的要用除法去计算。
(3)第18页第7题。
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会计算56÷4和64÷4吗?我们后面将学习他们。
(4)挑战题:a第18页第8题。
b找规律填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你现在是怎样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页。
口算除法的教案篇8
教材解析:例1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通过分彩旗情景引出算式,然后呈现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材呈现了两种口算方法。例2教学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重点是迁移例1掌握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
3.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题卡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给小动物找家,快速口算
?设计意图: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帮助学生回忆口算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老师手里有80个气球,每个同学分两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提问:谁能列式,并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80÷2=40(个)
因为2×40=80
所以80÷2=40
提问:谁还有不同方法?
预设:8÷2=4 80÷2=40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8里面有4个2,所以80里面有4个2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探索方法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读题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提问:谁能列式?
预设: 80÷20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预设:因为80里有几个20,就可以分给几个班, 所以用除法计算。
提问:看着道题与80÷2有什么不同?
预设:除数是整十数
谈话:这道题又该怎么口算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板书)
2.活动:80÷20怎么口算,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指明汇报:
预设1:因为20×4=80 所以80÷20=4
预设2: 因为4个20是80,所以所以80÷20=4
谈话:我们可以借助小棒图来理解,这里有80根小棒,代表80面彩旗,20根为一份,80里面有4个20,所以80除以20等于4.
4.指明说一说,同桌再说一说。
提问:还有不同方法吗?
预设:因为8÷2=4 所以80÷20=4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把80看作几个十?那20呢?
预设: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
指名再说
总结:在解决这道口算时,有的同学用到了相乘法算除法,有的同学结合除法的意义来口算,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口算。由于这道题是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写上答。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自主总结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
5.同学们利用了以前学习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这就叫学以致用,那这两道估算题目你能够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估算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预设: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
2.83÷20≈ 80÷19≈
预设:83看成80 ,19看成20
6.同学们说的很准确,能总结一下这类题的估算方法吗?
预设:两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求出结果。
(三)自主探究
谈话: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如果把数据增大用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你还会算吗?请你尝试解决学习单上的题目。
1. 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板书
3. 集体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和除法估算,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
问题,了不起,这句话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借助所学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迁移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书中做一做,计算接龙
2.书后72页第1题
3.书后72页第3题
4. .书后72页第7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五、总结
数学小史
板书:
口算除法
80÷2=4 80÷20=4 (个) 150÷30=5(个)
83÷20≈4 122 ÷30 ≈4
80 ÷19≈4 120÷28≈4
口算除法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
★ 碗的教案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