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中的案例分析能够让听众更直观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演讲稿的语言风格应与听众的特点相匹配,以提升沟通效果,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消防安全伴我行】。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警电话是多少么?是"119"消防安全教育是哪一天么?11月9日。提起"消防"两个字,我们很自然地想起火。火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火,即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造成无穷的伤害。常言道:"水火无情"火灾发生,常常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消防安全,特别重要!小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具有较强的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认真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自觉维护消防设施,假如在生活中遇到各火灾,希望同学们不要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而应当快速反应、灵活应变,尽快脱险,火中逃生。
谁都渴望如诗如画的'宝贵年华,谁都向往丰富多彩的绚丽人生,谁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这一切又都与"安全"二字有关。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们的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
同学们,让我们时刻把消防安全铭记在心,关注消防安全,让平安、吉祥、美满、幸福与我们永远相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篇2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安全教育(周)月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强化安全认识,提升安全素养”。消防安全的认识应该贯穿在全年的每一天。时下,正值风大降水少的春季,在这样的季节里,如果防范不当就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进一步增强对灾害风险的防范认识,提高师生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托溪中心小学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在今天的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主动配合,服从命令,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通过演练落实了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提高了学校实际应对突发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师生的防火认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提高了广大师生在火灾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同学们,你们都是父母、长辈的至爱,每个同学都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们学习、生活的校园理应成为安全的港湾。我们应当在脑海中长期鸣响“119”的警钟,提高防火的认识和技能。为了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通过今天的演练,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三懂”、“三会”;即:
1、懂得火灾的危险性,增强消防认识;
2、懂得火灾形成的原理,不玩火;
3、懂得火灾预防,主动开展消防宣传。
“三会”:
1、学会火灾报警方法,
2、学会使用灭火设备扑救小火;
3、学会火灾自护自救的方法。
同学们,灾难无情,生命无价。做为未成年人,我们更要提高安全防范认识,平时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掌握在危急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主动向父母、朋友和邻居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同时,希望全体师生能以这次安全疏散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继续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篇3
各位同学:
今天是11月7日简称“117”,再过两天简称什么?“119”。如果拨打电话“119”,哪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火灾”。对,“119”是火灾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哪么家庭着火后我们应该做人些什么呢?
1.家用电器,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2.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
3.煤气罐着火,用浸水的被褥、衣物捂盖,关闭阀门。
4.油锅着火,直接盖上锅盖或蔬菜。
5.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灾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必须讲清楚以下内容:
①发生火灾地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周围有何明显建筑或单位。
②起火物。讲清楚燃烧的物品。
③火势情况。如看见冒,看见火光,有多少房屋着火。
④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的电话号码。
6.一般家庭可将脸盆、水桶作为灭火工具外,还可以用湿毛巾关闭液化石油气阀门,用锅盖捂灭油桶和油锅。
7.家庭灭火基本方法:
①一般的物质起火,可直接用水泼洒在着火物质上,使其温度降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以下,火就会熄灭。
②电器和液化气火灾,首先切断电源或气源,再用被褥等捂盖、扑打将火扑灭。
③可选择适当的家作灭火器。
8.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①将安全梢拉开。
②将皮管朝向火点。
③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④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二、逃生自救
1.火场自救逃生常用的方法:
①立即离开危险区,不要往阁楼、床底、大橱内钻。
②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阳台、窗口等。
③准备简易防护器材,如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
④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如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栓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然后沿绳慢慢滑下。
⑤无法逃生时,可选择远离起火点、取水、呼救方便的地方作为避难场所,如卫生间、浴室。
⑥切勿盲目跳楼。
2.在火灾中可往楼下扔枕头、沙发垫、毛巾等,也可用敲打锅、盆进行呼救,夜间还可以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
3.逃生时,身上着火,赞成不要奔跑,尽是先把衣服脱掉。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切记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创口感染。
4.发生火灾时使用毛巾防烟步骤:
①折叠层数要依毛巾的质地而异,一般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样烟雾浓度消除率达60%
②毛巾不必弄湿。因为弄湿后通气阻力大,会很快使人感到呼吸困难。
③使用时捂住口和鼻,使过滤的面积尽量增大。在穿过烟雾时一刻得也不能将毛巾从口和鼻上拿开。
5.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烟之危害?
①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
②于无浓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爱毒烟雾或气体。
③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着火。
④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用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着墙壁边缘逃生,以免错失方向。
⑤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减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6.火灾发生后如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防止烟流从门缝进来。
我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事情发生,我们不要慌乱,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灭火中,逃生中,尽最大的可能保护我们最宝贵的生命。
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篇4
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你们知道11月9号是什么日子吗?
11月9日的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的冬季,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消防宣传日讲话稿11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消防安全日,今天,我们讲讲火灾消防知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历年发生火灾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威胁,往往容易造成惊慌失措,作出一些非理智性的举动,从而丧失火灾初期逃生的绝好时机,造成不少的人在火灾中受伤,乃至丧生。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应该有面对灾害的准备,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常说:“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浓烟毒气和熊熊烈焰,如能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一些火场逃生和自救的方法,在困境中就可能获得一线生机,以下将从火灾的危害、火场逃生对策等方面给大家进行具体介绍。
一、火灾对人的危害作用
火灾可怕的主要是火灾过程中材料燃烧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明显威胁到人员性命,主要体现在:
1、氧气耗尽,一般人类惯于在大气之21%氧气浓度下自在活动,在火场中氧气大量消耗,造成人员显现错误判断力,发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现象;
2、火焰与热,火焰温度及其辐射热可能导致立即或事后致命;
3、毒性气体和烟气,从火灾死亡统计资料得知,大部分罹难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燃烧气体致死,而且烟会助长惊慌状况,因为它有视线遮蔽及刺激效应;
4、结构强度衰减,火烧造成建筑物结构组件破坏具有明显潜在危险性,可能造成脆弱化,发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员重量,或墙壁、屋顶崩塌。
二、火灾时逃生对策及方法
1、平时即要有危机意识,多利用机会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避难方法,另外,认识平时居住的环境或咱们学校的消防设施及逃生避难设备,事前准备逃生避难预案,并加以学习,在状况发生时,便能从容应对,顺利逃生。
2、进入陌生场所时,应先寻找安全门、梯、查看有无加锁,熟悉逃生路径,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更应特别注意有两个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为安全。
3、发生火警时,可采取下列三项措施:
(一)灭火(二)报警(三)逃生。
由于我们还小,对于灭火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只要做好报警和掌握逃生的技巧就好了。
(二)报警
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打“119”报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前往救灾。
(三)逃生
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应由从安全楼梯进行逃生,最好能沿着墙面,当走到安全门时,即可进入,避免发生走过头的现象;尽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3、做好简易防护,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逃。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防止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湿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处奔。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切忌向光朝亮,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乱撞更易逃生,但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
5、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绝对不要冒险跳楼。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设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设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逃生。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防范胜于救灾,平时我们就要做好火灾的预防,多学有关消防安全的知识,不私自玩火,私自用火,家里和教室当离开的时候要切记把电源关掉,以免油短路造成火灾……同学们让我们牢牢的记住以上面对火灾的逃生法则吧,让火灾伤害远远的离开我们。
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
明天是11月9日,消防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落实消防防范安全风险”。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119消防宣传日”。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因为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为了搞好冬季防火工作,以“119消防宣传日”为契机,拉开冬防序幕。”119消防宣传日”是指: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进程。
在社会中,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应急局官方统计,xxxx年1月份以来,全国共接报火灾17.2万起,死亡911人,受伤756人,火灾起数有所上升。火灾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受到损失,许多人还因为火灾失去了的生命。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学校每学期都通过不同形式对我们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引导我们树立起消防安全的意识,消防安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入脑、入心。
首先,要保持高度警惕。无论在学校或是在家里,在公共场所,我们对火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哪怕一根火柴,一个烟头,一滴汽油,一瓶酒精都会引起熊熊大火!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学习、提高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是进行消防疏散演练的时候,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
最后,真的遇上火情,也不要慌乱。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保持冷静,机智的运用火场自救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在这里告诉大家几招简单易掌握的办法:要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蹲下身子,通过安全的通道走到安全的地方;在拨打119火警电话时,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准确说出起火地点、燃烧对象、火势情况;若火已及身,切勿惊跑!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当外衣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不带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危险品进人校园;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不随意焚烧、废纸等;学校消防设施,不能随意乱动消防设备。
消防安全无小事,让我们将消防安全牢记心中,让安全与我们相伴一生。
119消防宣传日演讲稿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