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培养思维能力,这对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至关重要,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应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美食》作文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美食》作文篇1
“民以食为天”,我爱家乡的美食,我爱我的家乡。到西安的回民街,你一定会爱上那里的特色美食—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的主要食材是:羊肉汤、馍、粉丝、还有胡椒粉等调粉。羊肉汤最好用六月龄仔羊肉来熬汤,因为这样会比成年羊口感更加鲜美。馍是特制的饦饦馍,九份死面,一份发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粉丝也很讲究,要求煮后细腻滑嫩。淡黄色的汤浸泡着雪白的馍,周围还环绕着粉丝,光看着就像一幅画,一幅有味道的画。
在吃羊肉泡馍时,最主要的是掰馍,掰馍有掰、撕、掐、揉、搓等12种手法,掰出的馍要像指甲盖大小,如果掰的太大,要么煮不均匀,要么煮不透,吃起来就不香。掰好以后,再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泡馍方法,如:单走、水围城、干泡……按“单走”的吃法,要先吃一口馍,再喝一口汤。吃上一口馍,那鲜美的味道迅速占领了我的口腔,筋道的馍在我的牙齿间穿梭,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牙床。喝上一口汤,那浓郁的肉汤穿过我的食管,像有无数的小精灵在我的脖子里做按摩,它们一路跳跃着进入我的胃里。夹杂着胡椒粉的刺激,胃里暖暖的。再挑上一口粉丝,它就像是身穿白色衣服的清洁工,一下子清除了我口腔里的油腻,有一种qq的,弹弹的感觉,就像是嚼着肉香的qq糖。我仿佛成了一位得道大仙,任这美味按摩着我的食道。即便这时有人打我一巴掌,我也不愿意张开嘴把这美味吐出来。那种味道鲜至无法用言语形容。再说说“水围城”,他们把馍和粉丝放在正中间,汤水在周围围一圈,活像在海上的一座小岛,吃一口,可比“单走”的味儿还要鲜美许多。
羊肉泡馍的历史已经长达1300年了!相传,五代十国末年,赵匡胤流落到长安城,饥渴难耐的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实在难以下咽。街边卖羊肉汤的摊主见赵匡胤可怜,就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赵匡胤顺手将馍掰碎,泡入汤里,吃完后一扫颓丧心情,重新启程。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尽管遍尝世间美味,心里却放不下那一碗羊肉汤泡馍。于是,他命人找到那位羊肉汤摊主,又如法炮制了当初的泡馍汤。皇帝爱吃羊肉泡馍的消息不胫而走,羊肉泡馍也很快就风靡了长安城。
羊肉泡馍深受世界各地人的喜爱,有“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泡喜气洋洋”的说法。宋代苏东坡有诗赞:“秦烹唯羊羹,陇馔有熊腊。”即使连筷子都不会用的外国人,他们也争着抢着要学着做,回家就可以给亲戚、朋友们分享这道美食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源”我爱美食,我爱家乡。
《家乡美食》作文篇2
那是个美食之乡,温州,也就是我的家乡。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美食。有香喷喷的猪油糕;有香甜可口的双炊糕;有长人馄饨;有楠溪麦饼;有县前汤圆;有色香味俱全的灯盏糕……但我最最喜爱的美食就要数灯盏糕了。
在我家附近,就有一家“大王”灯盏糕的店,每天,当我路过那时,总会看见,一条长龙在店前晃啊晃,哦,原来是一群人正在排队买灯盏糕啊!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搀着妈妈要买一个灯盏糕,可妈妈总是不同意,一会儿说太贵,一会儿说排队的人太多,反正不给我买灯盏糕的理由有千百条。
但我从来没有甘心过,这次,我不跟妈妈说,自己凑好了钱,独自跑到家楼下的“大王”灯盏糕店,准备买一个尝尝。排队的人依旧是那么多,我站到最后一个人后面,边排队边想着灯盏糕有多么的好吃,眼看着排队的人买到一个又一个灯盏糕,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终于,轮到我了,我对师傅说:“我想要一个猪肉加蛋的灯盏糕。”师傅说了声“好的”,就开始做了起来。只见师傅先在一个大汤勺里涂上一层面浆,放进一些萝卜丝,抓了一把猪肉条,打了一个鸡蛋,然后再涂上一层面浆,接着,就把它放进沸油底下,只听“兹啦”一声,香味就冒出来了,然后,师傅把勺子一抖,灯盏糕就在半空中跳了个舞,又安然无恙地落到了汤勺里,我被师傅精湛娴熟的技术惊呆了!这样高超的水平做出的灯盏糕能不好吃吗?一会儿,色香味俱全的灯盏糕就做好了,我不顾烫不烫,就咬了一口,嗯,这味道好极了!外皮酥松脆甜,里面的猪肉则更是爽口!没过多久,一个灯盏糕便被我解决了。
我心满意足地跑回了家,一回家,妈妈就问我:“你个调皮鬼,跑到哪去了?”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跑去吃灯盏糕了呗,可好吃了!”妈妈笑着说:“你小子,可真是个贪吃鬼啊!”我和妈妈都开心地笑了。
灯盏糕可真是好吃透了,你不信,那就请你到温州来,我带你吃遍温州的美食,让你吃三天三夜也吃不完,保证让你大饱口福!
《家乡美食》作文篇3
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其独特的美食闻名于世,什么八大菜系呀,什么蒸煮烹炸呀,中国的美食总是受到全世界人民亲睐。不必说黄金可口的北京烤鸭, 也不必说味美肉嫩的南京板鸭,在我们这江南水乡的小镇,就有一道远近闻名的地方菜—— 爊鹅。
我想外乡人听了一定会抱怨道:“不就是鹅吗,有什么希奇呀!”哎,你们可说对了。这爊鹅确实很平凡没有神奇的,不过它确在平凡之中体现出它的奇特。且听我慢慢道来。 任阳的爊鹅在民国时期就已盛行,您可别瞧它主料十分平常,可这制作工艺就不一般了。做爊鹅的师傅,会先选择一只大小适中的鹅,把它杀了,去毛,挖出内脏,然后洗净把鹅头,脚塞入肚子里,放入锅中并倒入料酒,放入葱姜先煮一会;然后放入爊料,如:茴香,秕谷茴香,爊料皮;玉桂,红玉等,再加入酱油,油,盐,味精等稠味品,继续煮,等到能用筷子在鹅腿上钻一个洞时,即表示鹅差不多已经熟透了。再用文火煮十分钟,当阵阵香味充满整间屋子时,就可以关火了。焖一会儿就可以出锅,出锅时的鹅呈咖啡色,如果你馋得忍不住了,用刀切一小片放到嘴里细细品味,那味儿简直叫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直香到心里去,让你吃了还想吃。
正是由于这样,爊鹅才这么受到家乡人和外乡客人的欢迎,人们平时酒宴都会摆上一盆任阳爊鹅,那些从外地来的客人吃了一次,第二天来时都点名要吃爊鹅。 同时爊鹅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任阳街上爊鹅摊子大约有十多家,广邀天下来客。而且有些摊贩大胆创新,还发明出爊 鸭、爊鸡等,销量也不错。不过还是爊鹅卖得最火,最大的摊子一天要卖掉十多只呢!
听了我的`介绍,我相信不管有没有吃过爊鹅的人一定会喜欢它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的不断创新和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我们任阳的爊鹅也会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让那些老外赞美一声very good!
《家乡美食》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温州,那是个有数不胜数的小吃汇集的地方。有金灿灿的灯盏糕;有香甜可口的双炊糕;有“长人”的馄饨;有“矮人”的松糕;又美味的鸭舌等等,都让人口水垂涎三尺呢!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猪油糕和鸭舌了!
鸭舌,他最受温州人以及国外华侨的喜爱了。说起它,还有个故事哩!在很久以前,温洲水道纵横,水上处处都是鸭子贯穿着一条又一条的街,聪明的温州人便想:能不能把鸭子的舌头摘下来做成美食呢?然后之后的温州人的子子孙孙就传承了祖先留下来的美食几千年了。鸭舌是由将有泡制而成的,咬一口,满嘴都是酱油浓郁的香味,肉仿佛入口即化,回味甘甜,又有嚼劲。它的外表是酱油的颜色,黄灿灿得让人食欲大开。每年的团圆饭,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菜。
我不仅喜欢吃鸭舌,还喜欢吃猪油糕。猪油糕,顾名思义,就是用香喷喷的猪油炸成的糕。这其实是一个糯米团,把它摊成薄薄的,放到锅里时,那白白的油立刻凝漫在锅里了,再把糯米团放进去,开炸。糯米团呈椭圆形,中间有个旋窝,颜色黑的是豆沙,颜色红的是红糖。不一会儿,店家就把它夹起来用竹叶包裹着一半给你,猪油,黄油油了,咬一口,甜甜的豆沙,扑在舌苔上,糯米一点儿都不腻,反而十分有弹性,回味无穷,豆沙的香味一直在口腔中缠绕呢!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吃一口。温州的大街小巷有分布着他的身影哦!有事你排队都买不到哩!
温州的小吃还有很多,正是吃个三天三夜也吃不完呢!如果你能来温州,我就可以为你带路呦!
《家乡美食》作文篇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佳肴。你看,东坞山的豆腐皮、常绿的熬豆腐、嘉兴的粽子……个个都是色味双全,但我还是钟情于家乡的面筋。
说到龙门面筋,我不禁咽了一口唾沫。面筋是龙门的传统美食,你知道面筋的由来吗?相传在北宋年间,孙氏族人为了纪念先祖,建了“孙处士祠”。祠堂建好后,要进行祭祀仪式,祭桌上要有很多吃的,因此族长发动所有人想新奇的东西。一个姓孙的妇女在馒头里添肉后再稍作改进,由族长命名“孙家面筋”,也就是龙门面筋。
今天我来到家乡,与你谈一谈龙门面筋。你可不要口水直流三千尺!“管璐瑶快来做面筋。”老妈在厨房里喊。看来,老妈也是一个面筋迷哦。你瞧,老妈正倒着面粉哩!首先要在面粉中加入盐、温水揉出韧性,然后放在圆桌上醒一下,接着将面团放入一个有孔的'盆子里,在水中清洗一下,这回面团洗了个“冷水澡”,当然要把脏东西洗掉——把麦皮滤出去,最后就只剩下一团白白胖胖的面筋了。洗干净了之后再取出来,我仿佛已经闻到了龙门面筋的淡淡的香味儿了。我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中,一个个面筋整着队跳到我手上……嗯,我回过神来又开始了欣赏面筋“成长记”。
“叽叽喳喳”,你瞧连小鸟都对它垂涎欲滴了。“剁剁剁”听老妈开始剁肉了。我砸吧砸吧嘴,盯着面筋。不一会儿五花肉、韭菜、笋干组成的馅儿做好了。接下来我把面团拧下一小块,揉成团儿再看摊开,加入馅儿,一个面筋就大功告成了。不一会儿盘中便摆满了面筋,好像一个个大胖小子正对着我笑哩!那一个个肉嘟嘟的面筋,在微风的吹拂下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又接着沐浴在温暖、柔和的阳光下了。最后一到工序是——炸。“滋啦啦”油烫了起来,一个面筋被丢了下去,竟然冒起了泡泡。他们像一个个芭蕾舞者,过了好久它们停止了舞蹈,踮起了脚尖,慢慢浮了起来。“滋啦啦”面筋渐渐变黄了,一阵香气向我袭来,我深吸一口气,真香,多么醉人的气味儿!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捞了上来。
随着一阵风吹来,一股香味儿散发了出来,弥漫在厨房上空。
终于,面筋出油了。我用筷子夹起了一个面筋,它在阳光下显出了自己最耀眼的光芒!我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细细品尝了一番。有一点儿脆脆的,面筋皮很有韧性,肉油而不腻,香味儿一下子就勾住了我的鼻子。总之两个字“好吃”,我又咽了一口唾沫,细细回味着面筋的味道,嗯,回味无穷!
龙门面筋可真是色、香、味俱全,果然名不虚传!你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呢?如果你想吃龙门面筋,那你务必去龙门,顺便也去领略一下那儿的风土人情 。
《家乡美食》作文篇6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吃虾,姥姥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当我回去时,姥姥都会烧上一大碗干锅虾,哪一次都不例外。
每次回乡,我总是老远就嚷嚷:“姥姥,有什么好吃的?我饿了!”姥姥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脸慈祥:“屋里有煲好的鸡汤,快吃吧,待会儿就给你做虾!”
说话间姥姥搬张小凳子,坐在那古老的傍水庭院中。院墙深灰,爬满苔藓,河面水波荡漾,微风轻拂,夕阳给姥姥佝偻的背影抹上一层金色。只见她熟练地操起菜刀,把虾背割开,去泥肠、洗净,一气呵成。我看着有些出神。姥姥那一头银丝在风中摇曳,我这才意识到,姥姥如这座庭院一样,老了!
“滋滋……”菜下锅了,油锅也奏起了欢快的乐曲。姥姥此时佝偻的身影也随着“音乐”跳起了奇怪的舞蹈,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急,时而缓。厨房中,瓶瓶罐罐,油盐酱醋,她都摸得一清二楚,调料适量,不多不少。不一会,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原来姥姥正在浇蚝油。我猛吸了一口:“啊,真香!姥姥用的是独家秘方吧!”“哪有什么独家秘方,只是把家里酿的黄豆酱加了点进去,专门犒劳你的!”姥姥笑道。那笑声,依然温暖,宽厚,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清脆响亮,她半眯着的双眼,此时已弯成了两道月牙儿,皱纹“亲密”地拥抱在一起,仿佛一朵在风中绽放的雏菊,透着无限的爱意,定格我的心里。
起锅了,红中带黄,黄中带白,白中带粉,土豆薄厚均匀,辣椒也被切成细细的丝。对虾的红,土豆的黄,菜椒的绿,洋葱的紫……霎时间,我垂涎三尺。吃一口,虾肉鲜嫩可口,香辣干爽。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因为姥姥在菜里加了一种特殊的作料——亲情,这碗虾变得愈加美味。
看着对面一脸微笑的姥姥,我的视线模糊了。那虾可真香,一直香到我心里!
《家乡美食》作文篇7
“妈妈,带我去尝尝花甲吧?”下午放学时,我可怜兮兮地央求妈妈。妈妈说:“不行啊,太辣了,吃了你会上火的!”我心里有些不高兴,可也无可奈何。
晚上吃饭时,我灵机一动拍起了马屁:“妈妈,您做的饭真好吃!算得上是世界第一了!”“一般一般,全国第三!”妈妈笑着说道。“那可以给我做一些花甲吗?”我再次提出了念念不忘的心愿。“不行,我说不行!花甲里有洗不干净的寄生虫,吃了会生病的。”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想吃花甲的念头只能彻底打消了。
又过了几天,妈妈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舅舅打来的,说是要给表弟过生日,请我们去吃饭。因为妈妈正好有事要开会,就把我先送去了餐馆。
啊!真是天助我也!我很快在凉菜区里发现了我日思夜想的花甲,那红红的花甲吃起来一定很爽!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舅舅看我这么想吃,就报了一盘,还特地放在我跟前。
开始用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花甲,小心翼翼地剥开壳,轻轻地放在嘴里,一时间,我感到了一股浓浓的辣香味充满了我的口腔,让我的心像是飞了起来。
弟弟看我吃得这么香,就说:“姐姐,让我也吃一个吧?”我说:“好啊,吃个吧!”我心里想:“嘿嘿,这么辣,我倒要看看他的狼狈相!”
只见弟弟学着我的样子把花甲放在嘴里,“啊!好辣呀!”弟弟连忙把花甲吐了出来。我装模作样地指挥起来,“快喝水!”弟弟拿起一瓶矿泉水喝了起来,不曾想一喝水更辣了,他只好又去喝了果汁,才慢慢停止了悲惨的喊叫。
这是我第一次吃花甲,花甲又辣又香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可是为了身体健康,大家可不要吃太多呀!
《家乡美食》作文模板7篇相关文章:
★ 家乡改变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