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5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当我们在生活中获得了新的视角时,提前准备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心得应当有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5篇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篇1

脱贫攻坚“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走在铺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小康梦,今朝一举梦圆。时间如惊鸿一瞥,短短8年的时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以坚定不移的勇气、奋发有为的斗志、苦干实干的姿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党中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庄重承诺,看到各级扶贫工作队员感人至深的帮扶场景,看到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绘就苍生大爱的盛世图景。“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亿万人民成功打赢脱贫的背后,凸显的是每一名扶贫干部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夙夜在公,发扬钉钉子精神,想办法、找路子,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是他们身体力行最多的事,他们用生命的灯火为“亲人”照亮摆脱贫困的天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总书记的话始终鞭策和激励着每一名参与到这场大战中的人们,他们身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增收,都在为这人间奇迹贡献无穷的力量。

信心如虹,担子在身,书写无愧人民的扶贫华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本就困难重重的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众多扶贫工作人员的磨砺与考验。如何破除这“拦路虎”,他们始终坚守在脱贫一线,以身许国,用热血诠释心中的信仰。四川凉山州扶贫干部蒋富安曾说:“我的快乐来源就是乡亲淳朴的问候和充满希望的眼神”,他将村民的事一件件地记,一件件地办,却忘记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古蔺县扶贫干部将自己和人民比喻成种子和土地,在群众中深根发芽,将生命定格在了那个为群众送电视机的扶贫路上;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走她心中的长征路,替百坭村申请道路硬化项目,新建蓄水池,转变传统砂糖橘产业模式,实现了百坭村的凤凰涅槃,却将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了那个大雨滂沱的晚上。正是因为他们的一往无前,无私奉献,才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决心如铁,责任在心,勾勒乡村振兴的宏伟轮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起点,我们既要不断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更要以此为基,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基础、打底子、通路子,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村庄的高颜值和表子,还要注重村民的钱袋子和里子,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不断为乡村振兴输入持久的动能。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1921年到2021年,党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gdp迈上了100万亿元大关,未来的我们更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创造出更加璀璨的华夏文明。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篇2

伴随着各地支持“地摊经济”政策的相继出台,摆地摊正式获得了“城市认证”,部分底层收入群体也有了正式“上岗证”。“地摊经济”的规范管理不仅折射社会发展的进步,更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作为“地摊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郴州开行“地摊专列”,让“地摊经济”的触角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为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

“地摊专列”是“地摊经济”的温情延伸。“放开地摊经济,既是促就业,也是保民生。”“地摊经济”的主力军主要为从事农业生产、选择进城务工等无固定收入的底层百姓。他们依赖着微薄的摊贩生意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也维系着扎根城市的梦想。如同各地“地摊经济”政策的暖心出台一般,湖南郴州“地摊专列”的持续开行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铁路部门特殊的温暖与爱。这趟只有2节的车厢的免费专列,每日往返于乡村与城镇,它的开行除了便于日常,也切实的为沿线百姓节省了路途的周转与费用,更便于将家中富余农副产品的运输贩卖,以换得家中后辈们求学等生活资费等。从田间地头到“地摊经济”,“地摊专列”承载着底层百姓的收成与生计,也用它的温情蔓延串起了一条民生线,成了百姓的“脱贫专列”。

“地摊专列”是“地摊经济”的时代缩影。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摊经济”也将逐步脱下了“脏乱差”的“旧装”,走向了集中管理、文明规范的“人间烟火”。作为“地摊经济”的载体之一,“地摊专列”的演变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自2012年开行以来,它从沿线村民自发登乘到如今有专门的铁路乘务人员组织上下车,从坚持不收费到如今有指定的站台与进站通道等等,“地摊专列”变的服务,不便变的是初心,它的变与不变映射着铁路的服务温情,让底层百姓的收获感与幸福感更强,也印证着“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带队”的初心与诺言。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地摊专列”的开行为底层百姓提供了出行的方便,也为“一年之计”“一日之计”“一家之计”提供了真切的实惠。“地摊专列”的速度虽慢,却不可或缺。短短的车厢与行程,在漫漫岁月里为脱贫攻坚“加速度”。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篇3

燕子衔泥终不悔

“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满腔热血奉献人民,他让湖南炎陵黄桃“桃”醉天下,他带炎陵县民高质量脱贫。

8年5个月零4天,黄诗燕奉献在炎陵的每一个日夜,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就在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之际,罗霄山下,燕子离飞,百姓心中的“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永远地倒在了为之奋斗了3000多个日夜的扶贫工作岗位上,用生命诠释了“脱贫功成,必定有我”的庄严承诺。山川洒泪,松柏含悲,百姓含泪痛挽:“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

这是怎样一种信仰?这又是怎样的为民情怀?

这是“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的毅力恒心。初入炎陵,面对贫困发生率19.5%、农民人均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一半的艰难状况,47岁的黄诗燕自带食粮,走访群众,戴着一顶草帽,在灼热如火的盛夏时节,穿行在炎陵的山山岭岭,实地调研,访贫问苦,到任不到一个月,深入11个乡镇场、54个贫困村走访,扎扎实实摸透当地贫困现状,以长远目光规划炎陵脱贫攻坚蓝图。

这是“脱贫功成,必定有我”的攻坚决心。炎陵县地处罗霄山深处,2011年5月纳入罗霄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看着百姓眼中脱贫的渴望,黄诗燕深感重任在肩,可是大山深处,山多地少,出路在哪儿呢?

“大黄抓小黄,抓出金黄黄”,出生普通农家,长在田野山坳的黄诗燕,坚信农业是农民的真正靠山,经过实地考察当地情况,他提出建设全县农业“一带八基地”理念,即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炎陵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县财政资金鼓励年度种植大户,以炎陵黄桃为突破口,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增收。

这是“满腔热爱,一心只为千万家”的赤诚丹心。出生农村的黄诗燕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间,把乡亲们脱贫致富视为头等大事,他总是挂在嘴边一句话,“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苦,我懂”。为引进优质项目,紧紧抓住与每一个与企业沟通的机会,创造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炎陵现象”;为带动当地黄桃产业发展,甘当炎陵黄桃头号销售员,打出“炎陵黄桃”特色品牌;为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带头缩减政务开支,“杉皮屋”异地搬迁成新房……

“燕子”飞来八余年,炎陵旧貌换新颜。在黄诗燕的带领下,炎陵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同甘共苦、真抓实干,为炎陵县解决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新修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县用上安全饮用水,贫困发生率从13年的16.57%下降到17年的0.65%,真正让炎陵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黄诗燕正如一只春燕,衔泥筑垒,扎根深山,为炎陵县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拼尽最后心力,垒出炎陵人民的幸福生活,以苦干实干拔掉一方穷根,以执着坚守带领群众小康。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以生命赴使命,情洒一方沃土。这是一个扶贫干部博大的为民情怀,赤诚的爱民之心。56岁的生命年轮逝去,情系百姓的扶贫精神不朽,在炎陵这片红色土地上,立起了“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不朽丰碑,感召来者,引领后世。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篇4

20_年也是我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考验,从“荆棘”之中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将积贫积弱转变为全面脱贫。这些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的奋斗,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再接再厉,坚持共产党领导,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为实现伟大奋斗目标继续努力。

党员干部要学习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不断在斗争中“磨炼”。“但愿益磨砺,器宇恢远图。”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干部都身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干部队伍进行激励,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到国家建设的一线,攻坚克难的前沿去,在与困难的斗争中磨炼自己,在斗争中锻炼出“钢筋铁骨”,要练成“本地人”,说起“本地话”。秉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遵循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在斗争中磨炼自己。要在矛盾中成长,练出过硬的政治立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问策能答、提笔能写、遇事能干、开口能讲”的业务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党员干部要发扬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勇于在实践中“出谋献策”。“苟利于民,不必古法;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是相同的,落实政策、解决问题时,要以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为前提,在保质保量完成一系列工作的条件下,创新方式方法。为当地老百姓“用实劲、做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了许多切合实际且有效的工作方法;党建促脱贫、扶贫先扶智、建档立卡贫困户、联防联控、党员冲锋在前等方式方法,为攻坚克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实践中创新,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努力成为“善学习、勤思考、巧创新”的党员干部,为圆满完成“十四五”时期任务砥砺奋进。

党员干部要传承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坚持”。“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批批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发图强的根本动力。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做到人民的利益大于一切,绝不可有“形式主义、虎头蛇尾”的作风,坚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篇5

圆梦“阜平不贫”谱写奋斗篇章

“我脑子里对阜平有很深的印象,从小就有印象,这是我对阜平革命老区的一个情结。”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同志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阜平全县共有21万人口,扶贫对象有9万人,比例较高,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在圆梦“阜平不贫”的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广大干群坚定信心、找准路子、脚踏实地,在阜平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定信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阜平是深度贫困县,直到2012年,仍有近一半人深陷贫困,全县30%人口没有初中以上学历。“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让阜平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愿景和目标牵挂着习近平同志的心,也牵挂着阜平所有扶贫干部的心。“心不唤物,物不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坚定的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政府详细规划脱贫大计,广大扶贫干部踊跃投入建设,许多阜平人毅然决然回到家乡等等更加坚定了阜平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广大群众有“想头”更有“奔头”,齐心协力为“阜平不贫”之梦奋斗。

找准路子。唱戏要搭台,发展要引路。脱贫攻坚主要是要选好路子,找准高效发展的渠道,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老百姓发展的路子。早些年,阜平百姓尝试过不少方式脱贫致富,但最终都走向失败。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因地制宜,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是脱贫致富的“千金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脱贫并不意味着盲目脱贫,而是要精准拔掉贫根,前提就是要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的路子,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倘若盲目脱贫,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事倍功半。

做好“孺子牛”。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扮演战斗堡垒的角色,是党治理国家的“神经末梢”,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吾日三省吾身,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干部要经常问问自己,有没有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是无数驻扎在阜平的扶贫干部的闪亮初心;“乡亲不脱贫,我绝不离村”,这是无数驻扎在阜平的扶贫干部的铮铮誓言。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本在外地做生意,毅然决然回到家乡阜平,开拓思路,将自己在外打拼的经验结合实际为家乡创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扶贫干部唐超男呕心沥血,积极搭建电商平台、建立农村电商网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朋友增加收入。“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因为有无数有志之士做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孺子牛”,愿意将智慧凝聚成汗水挥洒在阜平大地上,才能谱写出这样平凡而又壮烈的史诗。

岁月失语,惟“事”能言。今天,阜平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无数阜平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描绘的美丽画卷,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书写的奋斗史诗。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未来我们将期待更多地区弘扬“阜平精神”,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5篇相关文章:

2024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5篇

在村表彰大会讲话稿范文5篇

脱贫贫攻坚工作计划8篇

领导表彰大会讲话稿7篇

期中表彰大会校长讲话稿8篇

在村表彰大会讲话稿范文模板6篇

教育总结大会心得体会5篇

100周年大会心得5篇

教育大会心得体会5篇

党教育大会心得体会5篇

脱贫攻坚表彰总结大会心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