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情感的作文能够激励读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通过作文创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提升自我认知,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人设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是我的左右铭。它时刻提醒着我;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其实,我真正理解这句话时,是在那一次。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也是我的同桌,她的名字叫刘加芯。
有一次,在上数学课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目,非常难,我们大家都绞尽脑汁地想,我也在想。时间到了,现在数学老师教我们怎么做,老师教到了一个加法问题,就是6+7,突然间,传来一阵刘加芯的名字(外号)6+7的声音。 哦!我反应过来,小声的喊道;“刘加芯=6+7,还是笔芯……”当时刘加芯气得不可开交,谁都不理,差点哭起来,直到老师骂我们,才停下来。
现在,五年级了。渐渐地,6+7这个外号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我了,每次一见到我就说一些类似“大白菜、空心菜、娃娃菜、菜鸟……等多种菜。我一听到这些就非常的生气,每次大家说我的外号时,我都会想;那么我以前对刘加芯那样叫各种各样的外号,她也很愤怒,可是,现在我也被大家叫了外号,我很生气,我终于理解刘加芯的心情了。
尽管以前这样,刘加芯现在还是和我做朋友,我不应该这么做。从此,我获得了一个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让我铭记在心,永不忘记!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2
自己不喜欢的言行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强迫做事,自己又是否没有强迫过别人做他不喜欢的事的呢?人们不喜欢被别人骂,自己又是否没骂过人呢?人们不喜欢友人迟到不守信用,自己又是否守信用不迟到呢?
当你为人师表后随心所欲乱掉一个垃圾片刻又站在三寸讲台上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内心是否有一点波澜;当你因一个朋友的失约而喋喋不休抱怨了一个上午,脑海中是否曾浮现过一点自己屡次失约的情景;当你面对着一个破口大骂完全没有素质的人心生厌恶,心里是否有一点点自己骂人的涟漪涌起。
不,你没有。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当然,如果你投给别人一颗炸弹,别人也一定会还给你,或许原封不动,或许变本加厉。就像你泼一杯凉水给别人,别人可能泼一杯凉水还给你,也有可能把凉水烧开了,再还你。
如果你想要别人对你多一分善待,就先去善待别人。
如果你想要将心比心,那就首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话,从小听到大,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现在的社会,名、利让许多人失其本心,眼里只有自己,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一切。从未为别人着想过,却一直抱怨人皆薄情,埋怨社会缺乏人情味,自己又何尝有情呢?
做这些事,产生这样的想法时,你有想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哲言吗?
人心都是一样的。你没有为别人着想过,凭什么奢望别人为你着想?你做着别人不喜欢的事凭什么要求别人做你喜欢的事?你伤害着别人凭什么幻想别人对你善待?以德报怨吗?不好意思,别人没有这么高尚,他们只懂得将心比心。
投之木瓜,报之琼瑶;投之木桃,报之琼琚;投之木李,报之琼玖。
将心比心,这就是人心。
如果你有不喜欢的言行,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3
坐在窗边,我痴痴的望着窗外银杏树上的苍翠的叶子。在微风中轻柔舞动着,充满生机,富有生气……我痴迷了,陶醉了!
正当我着迷于此时,另一幅画面不可阻止的印入了我的脑海里。细细的,黑黑的枝干上,挂着几片零丁的叶子。叶子枯黄,带着那么一丝病态,如同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般。这不正是我家阳台角落里那盆桂花吗?为何被遗落在了角落里了?
还记得刚买回家时,是花农从土里挖出来放在花盆里的。枝叶上还开着些许米白色的花,不甚多,却甚香,沁人心脾。我喜爱极了!
为何过了一个冬之后,毫无叶子的银杏树焕然一新,孕育出了嫩叶,显示出蓬勃生机?又为何桂花苗却从可爱极了的模样变得如此萧条,落败?
望着杏儿树思索着……
忽儿,两只小鸟映入了眼帘。它们很自由,很美。头上有一撮白色的绒羽,这和它那漆黑的的外表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但它却是很美,它们相互追逐着,相互嬉戏着,在浓密的叶层中上窜下跳,或许,正在啄食着那美味的虫儿。这一幕把我带回了童年。
那年我七岁,在老家农村,我爬上树去掏鸟窝,取出一只刚出壳不久的幼鸟,它还没有长羽毛,嫩红嫩红的。我好奇地把它带回家精心喂养,它的羽翼渐渐的丰满了。到后来,也可以飞出那么一两米的距离了。我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这总是让人很愉悦!
现在突然想来,觉得它比其它的鸟儿少了那么一点什么,是什么了?对了,是少了那么一点大自然的灵性!
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并没有“伟大”的将它放归自然,可能是自私心在作祟吧。但是因为一次大意,它却置身猫腹了,那时,我十分懊丧。
如果又下辈子,祝愿它不再遇到调皮捣蛋的我。
答案似乎愈亦的明朗了。上述二者皆是大自然的宠儿,喜欢自由,喜欢在无拘无束的的环境下出生,成长,直到死亡。喜欢自己去努力的汲取阳光,喜欢自己去奋起而飞,搏击长空。而不是被人们限制于一盆,一笼里面。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渴望自由了?不喜欢没有被他人强加东西在身上的感觉了?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和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是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了?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4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些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少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有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都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在他眼里别人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行事嚣张,专横拔扈,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财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宣王,从“齐恒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以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始终有受惩罚的一天!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将会更和平、安宁。生活一定会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5
曾经有这样一个材料,一个人的车子被玻璃扎了胎,他抱着大家沾光的心理,把玻璃弄碎,让别人的车胎也挨扎,无独自偶,有的人得了肝炎,偏偏到饭店里吃饭,这种人还振振有词说什么“有病大家得”这两个事例看起来毫不相关,却反映了一些人不正常的心态,他们忘记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儒家学流创始人那句有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这种意识的`人潜意识认为,如果和自己遭受同样的不幸饿自己的痛苦也会减轻,他们的心里也就平衡了,这是一种多么自私和荒谬的想法啊!回头想想他们这样做自己的痛苦真的减轻了吗?只要有稍稍正常的人想一想都会知道这种人都是自欺欺人。
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他们想把自己不愿意要这个痛苦,别人也不愿意要这个痛苦,这就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他们疯狂的从殖民掠地,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这种人是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正义最后还是战胜了邪恶,这种人的下场是可悲的。
在东南亚经济危机时,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这种做法也因此被世界其他国家称为“付责任大国”而当时和我们同处在一个地区的日本对外宣布日元贬值。我们敢于负责人的做法2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同时也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会。像材料中所占显得那么多种人必将被人民所唾弃“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我们常说的老话,我们社会是由于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如果每个个体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为美好,更为和谐!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得更加和谐,充满快乐。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关于人设的作文篇7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句古话是很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非常深刻的道理。周围的人的生活环境几乎是一样的,我们身旁生活的同学、同事、朋友,没有神农架野人。于是我们大家对于美的定义,对于人生的追求尽管存在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还是相同的。在这个社会整理的大环境下,我们追求着自己理解的幸福生活,我们也愿意彰显年轻的'个性。自已很曾经屡次犯下这样的错误,对别人的是非指指点点,或者以自己想当然的经验和一些看法来来阐述一些问题,想当然以为是不错的,但是,结果却弄得大家不开心,往往犯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毛病。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一方面,自已不想要的,自已不愿做的,不要勉强别人接受;另一方面自已想要的,自已能做到的,同样也不要勉强别人接受,因为这不一定是别人想要的。换一句话来说,应当是对自已要求严格一些,对别人要求宽松一些。
关于人设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关于幽默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