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的故事内容所写的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每次观影后,我们都会用观后感来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1
关于战争场面:全球史诗级别的神话魔幻大片,在宏大战争场面营造上,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可以说无人出其左右,而五军之战的动作指导黄炯坤就是封神的战争场面设计,在观影之前,我曾经在自己的家庭影院里看了不下于10次五军之战的战争场面,满怀憧憬以为封神开画的冀州之战会像五军之战一样,结果是低于预期了,这个战争场面虽然一样的气势恢宏,水准已超出之前所有国产电影的'古战争场面,真人马跃火阵可以说是全球独创,但结果是浅尝辄止,还没看过瘾就结束了,心中由然而升该片不过尔尔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不由哑然失笑,自己以最高标准来要求封神,以为一出场就能看到超越魔戒的战争场面,未免有点心急吃热豆腐,须知后面还有黄河阵,诛仙阵,绝龙岭之战,万仙阵,渑池之战,牧野决战等8场宏大战争场面,导演一上来就把压轴的好菜和盘托出,那后面的菜岂不味同嚼蜡!
在回来的电梯里,听到观众热议诸如费翔太帅了,质子八块腹肌等等,瞬间把自己对电影的那种感动拉回了现实,突然萌发一种想哭的感觉,原来我们大部份观众看完电影,只是把一些令人好笑的满足审美好恶的情节,留在短暂的记忆里,而不是通过从影片里让自己多些思考,能够通过电影传递的中华厚重文化和正能量人生观,汲取其中营养,给自己一个心灵上的洗礼,原来我们身边人们早就习惯了吃进一些快餐式的文化输入,那些弗诺伊德所说的本意识,那些肤浅的如同动物本能的东西,原来可以如此大行其道?这也许是在这个暑期档,会出现那些懂营销的会带节奏的爆米花式电影,或许可以战胜封神的合理解释吧,想想也是,干嘛执念呢,一部电影而已,随它去吧,既然你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最后套用也许会成新封神体的电影台词,结束自己的观后感,你是谁的观众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祝愿封神大卖!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2
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小的时候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小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不顾伤痛追击。他的脑袋非常聪明,有一次他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小嘎子机敏、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打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的脑子里浮想联翩 ,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和他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懦弱。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食物充足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爱有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小嘎子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天堂。
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密切,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我国的科技进化,因而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振兴中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怀着满怀的心情。光辉的岁月已留下光辉的足迹,繁荣的祖国正在兴盛。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龙腾虎跃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进化的要求,正确的认识祖国的历史和未来,增强爱国的情怀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的五星红旗,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真正地把爱国意志变成报国的信心。
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更好的明天。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柴,而结果往往是一小块。”革命先烈把鲜血洒遍土地,才有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记“懦弱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是充满希望的青少年,我们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愿,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江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要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强心和自信心。在祖国不断的改革的时间中,一切要通过通过实践去摸索,去开创。这就是新一代建设者的精神。我们要像小嘎子那样,做生活中的强者,争取做祖国的有用的人才。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不断武装自己,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我们要不怕艰苦奋发向上,为祖国的持久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将是:天蓝、山绿、水清、经更繁荣、人民幸福、国力强盛。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3
一向以为爱国影片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打仗片,今日看完《战狼》后,发现现代的爱国影片有不一样层次的,不一样类型的等等很多很多。《战狼》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冷锋”是一名出色的狙击手,把犯罪分子的弟弟给杀了,之后他违抗了命令,被关掉起来了。战狼特种部队的中队长“高云红”给收了,再之后他就上了前线,帮忙战狼打美国的特种部队,把排行第一的雇佣兵“老猫”给杀了,把犯罪分子也抓了,成为了一名更加出色的特种兵。
其中有一段说的是敌人把冷锋的队友打伤了,对友们为了救他,接连冲上去几个人,也被打死了。打伤的队友为了不让队友牺牲,要冷锋把他打死。冷锋为了救他,让队友们打断旁边的一棵树,树倒下来,刚好让敌人打不到他们,他快速冲过去,把受伤的队友救了回来。他们这种团结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的机智勇敢也十分让我佩服。
最让我感动的一处是:在冷锋被敌人用刀抵着喉咙时,敌人把他衣服上的中国国旗撕掉并扔在地上,他本绝望的眼睛立刻充满了斗志和愤怒。他一把夺过敌人手里的刀,并刺进了敌人的喉咙,然后捡起地上的小国旗,贴在了衣服上。冷锋那强列的爱国精神让我很是感动,在自我的生命都快保不住的时候,为了国家的尊严,他爆发出力量杀死了敌人。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值得我学习。
在他们行动的时候,有一句话是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这句话就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喊得不仅仅有气势,也能诉说出特种兵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时候,我又不禁想到以前看过的爱国影片中,抗美援朝、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人的胆大和勇敢,也想起了国家领导人的伟大和无私,这些都能够证明,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虽然那时我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可是我们也是“不死小强”。人只要坚持、勇敢就能战胜一切。
在此刻的和平年代,我总是认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我们的生活很安稳!可是,看看社会,洪水暴发,地震灾害,消防安全……这一系列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不顾生命安危冲锋陷阵的是谁?长年累月驻守边疆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是谁?在我们安然入睡的时候,24小时站岗的是谁?是中国军人!我们就应感激他们!
我们更应当向他们学习,坚持锻炼,好好学习!有朝一日,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就能整装待发,为祖国奉献自我的一点力量!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4
看完《封神第一部》,其实并不是烂片,还是值得支持一下的。单论第一部,作为爆米花片可称得上优良,但作为中华神话史诗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先说优点,演员的质量就不必多说了,看过的都有目共睹。特别是妲己,这就是狐妖该有的样子。就算了哪吒杨戬这些已经固化印象的角色也让我眼前一亮,各个角色塑造没有任何违和感。因为是第一部,剧情也不好评价,但坐了两小时腰痛腿麻,视线也没有离开过大银幕,按第一部来说看得挺舒服得,能作为很好的爆米花电影。
再来说缺点吧,就是有点太过于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了,就这样说吧,缺少了作为史诗片的气场,这里不单是指特效或场景,打个比方陈道明主演《英雄》里的秦王,整部戏就算没有特效,但是文戏和打戏都能称得上宏伟壮丽,各方面的张力都拉开了。再比如《斯巴达300勇士》,这才是作为史诗片该有的'氛围。还有质子们都有点太过于稚嫩了,虽然也都是十几岁,但作为战士缺少了军人的气魄,特别是说话的方式太过于迎合现代审美了,作为战士建议参考一下郑伊健主演的《杨家将》。
最后,我还是很期待后两部的,第一部很明显是作为铺垫,最后两部才是大场面,希望雷震子的特效不要继续崩,希望不要辱没“中国人的第一部神话史诗”这一词。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5
?封神第一部》是2024年中国奇幻仙侠史诗电影的开篇之作,它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由乌尔善导演,费翔、李雪健、黄渤、夏雨、袁泉、王洛勇、杨玏、陈坤、娜然等明星联袂出演。该片讲述了商王殷寿和狐妖妲己残暴无道,触怒天神,昆仑仙人姜子牙持“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拯救苍生的故事。
该片在特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堪称国产魔幻电影的新高度。它的场景壮观,色彩绚丽,细节精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特别是朝歌城的建筑和布局,以及各种神兽和法宝的造型和动作,都展现了制作团队的心血和水平。该片的视效总监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是好莱坞大片《魔戒》三部曲等的制作人之一,他的经验和技术为该片的特效锦上添花。
可惜,在其他方面,该片却让人大失所望,感觉是一部只有声音没有实力的作品。首先是选角和服装。黄渤饰演的'姜子牙,虽然在演技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形象上却与原著中的姜子牙有很大的差距,让人觉得有些不习惯和不认可。而且,黄渤的喜剧风格也没有很好地融入到电影中,反而让人觉得有些突兀和尴尬。陈坤虽然是一个实力派的演员,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他却只是客串了一个小角色,而且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戏份和表情的角色,让人觉得有些可惜和浪费。
该片的主演大部分是通过海选出来的新人,虽然他们努力地学习演技和武术等技能,但在表现力和气场上还是不够到位。尤其是妲己这个角色,由娜然扮演,她虽然长得漂亮,但却缺乏那种令人心动的魅力,她在电影中的造型也被网友吐槽像鬼片里的女鬼,一身红衣长发披肩,毫无美感可言。而且也没有体现出商朝的风格和历史感。其他角色的服装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妲己的服饰像日本的“大袖”,姬发和姬昌穿着西方骑士风格的盔甲,姜子牙则穿着类似于日本武士风格的衣服。
其次是剧情和改编。该片在剧情上缺乏逻辑和张力,很多情节都显得牵强和突兀。比如殷寿为什么会信任妲己而不听从姬昌等忠臣的劝告?姬发为什么会突然反出朝歌而没有任何心理变化?姜子牙为什么会选择姬发作为天下共主而没有任何依据?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和展示。而且该片在改编上也不忠于原著,《封神演义》中有很多精彩的人物和情节,但该片却忽略了很多,比如哪吒、杨戬、雷震子等封神榜上的名将,以及申公豹、苏妲己、姜子牙等人的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些都是《封神演义》的精髓所在,但该片却没有充分地利用,反而加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和桥段,比如姬发的恋人、妲己的妹妹等。
总之,《封神第一部》是一部在特效上有所突破,但在其他方面有所不足的电影。它没有完全展现出《封神演义》的魅力和深度,也没有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颖和震撼的体验。它更像是一部为了迎合市场和观众而制作的商业片,而非一部有着自己风格和理念的艺术片。希望《封神第二部》和《封神第三部》能够改进这些缺点,让《封神》系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6
没有好莱坞式的特技炫耀,没有生死离别的爱情;不是大制作,没有一众的帅哥美女撑场做作;看似朴实无华,实则道出了真谛!我不得不佩服这一众工作人员,原来一向粗犷无所谓有点大大咧咧只依赖高科技和一线大牌拍电影的美国人也能拍出如此细腻的日式风格。
咋一看片名,和很多人一样,我以为是讲述一只宠物犬如何救助自己的主人于生死之间,但看下去你会发现:影片是平淡的方式来叙述这个故事,没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的只是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温馨片段。
有人说八公之所以会去捡球是因为前一晚主人间的欢笑,自己却被孤零零的关在花园杂物间而感受到失落,特意讨好它主人的一种方式,于什么预感无关;而我却更愿相信,这是八公和主人间的微妙联系。为什么它会那么反常,不送主人去车站(要知道这可是八公自己主动争取的一项权利,而且已经天天雷打不动的很久了),甚至对他不停的吠叫,更令人惊讶的是,训练了那么久甚至连他的主人跪在地上用嘴咬着球教它都不不肯去捡球的它,最后追到车站居然主动将球送至主人手中,并乖乖将球捡回。
“等有一天它会给你捡球的时候,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是的,八公感觉到了。它感觉它的主人这一去或许就永远都回不来了,所以,它用它,一只狗能所做的所有方式,试图留住它的主人,试图去改变什么。遗憾的是,老教授没能懂得八公反常的原因,他只是因为八公的第一次捡球而倍常高兴。这是他第一次看八公捡球,却也是最后一次。最终,老教授踏上了启程的列车,却再也不能踏上那返程的列车。
老教授永远的走了,不会再回来了,但八公不明白,或许是它不愿意相信。它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同样的时间,来到车站,在同样的位置,等待者老教授的归来。虽然它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但是在每天的那一刻,八公总会蹲坐在老地方,奢望老教授能像往常一样,在下午五点零五的时刻,推开车站的大门,亲切地叫着“八公”,并抚摸它的头于他一同结伴回家。
可是,对不起,八公,你的主人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难以相信,一只狗可以忠诚到用它的一生来等待他的主人。
你可知,十年是什么样的概念?!它或许只占你人生的几分之一,可是对于狗,那就是它的一生啊!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是爱!
我不知道,谁能等你十年,谁能等我十年!
当十年后教授的妻子归来,在车站看到八公的那一霎那,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她哽咽的对八公说“你居然还在等”“让我陪你等下一班车”时,我的眼泪,瞬间落下。
最让我动容的是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但它却在风雪之中依然走向车站。依旧是那个位置,它趴在那儿,有些疲惫,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恍惚间,它仿佛看到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样,推开车站的大门,对它说“八公,我们回家”……真好,八公,你终于等到他了!
写了这么长长的一页,我的双眼依然泪眼婆娑,只是感动。真的很好,在这么个年代,还能有这么一部好影片,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八公,谢谢!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篇7
下午的时候,女友忽然打来电话,在电话里苦的稀里哗啦的。在电话里安慰了大约十分钟,才知道原来她是看了一个叫《忠犬八公的故事》的电影。晚上陪女友自习的时候一直在想,看一部动物片都能哭成这样,俩眼圈肿的跟鸡蛋似得,要么是看电影的人超级大傻逼要么电影超级大牛逼。我女友当然不傻,所以肯定是这电影太牛逼。晚上回去便找来影片决定一看,作为一名感情极端丰富者,加上女友之前的剧透,从小犬hitch叼起棒球开始,我的泪腺就达到阈值,之后鼻涕与眼泪齐飞。
这是一部美国片,完全翻版自1987年一部日本电影《忠犬八公物语》,内容讲述同样的内容:一名老人收留一只幼年秋田犬,和它共同生活,小犬每天都会在火车站等老人下班。之后老人不幸去世,小犬依然每日按时在火车站门口等待老人归来,风雪暴雨无阻,直到十年后变成一条老狗,步履艰难,最后在等待中死去在火车站的门口。片子节奏缓慢,配乐温暖,倒叙、慢镜、长镜头,像一部日本纪录片一样,带着东方人特有的厚重。
看了一下,该片在豆瓣的评分是9.1的高分,在时光是9.2的高分,在imdb上也超过了8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几乎感动了所有人的片子。故事的主题无外乎是忠义与爱,属于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司空见惯,耳朵生茧。可偏偏一只狗的诠释,却感动了全世界。
十年,对于人类已算很长,对于狗更是一生。当你唱着十年后情人难免变为朋友,朋友难免变为炮友的时候,一只秋田犬却在用一生守候着“朋友”的定义。梁山匪帮有忠义堂,也不过是为了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搞女人。人类社会给忠义加了太多的羁绊,忠义愈发变得渺远而难做到。这只小犬帮你回归到儿时的简单,你对我好,我对你忠义,甚至不需要有“好”的交易,我记得你我相遇的那一刻,我便愿意用一生守候这份遇到的缘分。缘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我们既然相遇,那上辈子不是得回眸到脖子抽筋?人类偏偏知道缘分的珍贵,却总常常不去珍惜。当你因为利益欺骗你的好友时,你告诉自己这叫善意的谎言;当你因为私事未能屡约时,你告诉自己这叫身不由己;当你因为繁芜的生活压力忘记你的初恋忘记你的发小忘记曾陪你走过青春的哥们时,你告诉自己这叫生活所迫……是啊,人类有太多借口,所以人类会失去太多美好。可是,对于狗不一样,你便是它的全部。为了这一份全部,它愿意用一生去守候。就这样,人类做不到,所以人类只能看着狗狗,假借感动的名义抹眼泪。这些眼泪,两分为了这只叫“小八”的狗狗,八分为了自己失去的叫做“忠义”的最原始的情感。
只因相遇,便愿爱你。只因爱你,便愿等待。只因等待,便愿耗尽此生。这种情感,谁能不掉眼泪?
有人说,这种情感,常常批量出现在电影、小说、诗歌、神话等艺术作品中,放进现实社会,便显得够假够二。现实社会,哪有那么多梁祝化蝶翩翩舞,哪有那么多铁达尼克海洋心,哪有那么多人狗情未了。现实社会中,你还真能一相遇便等十年,你不是脑壳被板砖拍了,就是二到摧枯拉朽的境界了。其实,我们人类的情感中,有一种是这样的,那就是爱。亲情、爱情,均是爱——当忠义不因那些交易利益准则条款而生,便可以像这条狗一样在等待中实现。你爱一个人,便应该愿意为他(她)付出全部。你爸你妈你妻子爱你就从不要求回报,这种爱,便值得你永远等待。也没见哪个傻逼自己爸爸死了,没几年就逮别人叫爹的。倒是夫妻一方去世了,有改嫁的情况,这只是爱的形式变了,爱的感觉是没变的。改嫁了,哪怕出家了,和旧爱第一次相遇,每一次相拥,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瞬间,这些感觉,依然会化为你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像电影胶片一样,时不时在你脑海中一帧帧回放。你只是不承认你在等待而已。人要活得像个人,就要掩饰自己的情感。除了褪去灵长类的毛发直立行走外,我们还得多点什么,才像个人像个社会人。可是,一条狗,就可以撕破你所有的掩饰和伪装,让你最原始的情感诉求显露无疑。说了这么多,不为了控诉什么社会中繁琐的准则条框限制了天性,也不为了帮谁凭吊什么最美的爱情,我只想说,人类拥有的远比一条狗多,可是这么多东西,却无法让人类满足,而且,人类失去的东西,更是一条狗无法思考的。人们看电影的时候,在想狗狗多可怜啊,在思考天天在火车站等一个死人值得吗的时候,或许小犬正在每一次等待中幸福地继续等待。所以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不定狗也在发笑。
起码最后狗狗可以和他的主人相逢了,为了最初的相遇,用死亡再次相遇,也未必可悲。
读一部电影写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