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读后感通用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是我们记录成长和进步的方式,见证阅读历程和收获,读后感帮助我们深入分析书中的重要思想和深刻见解,提升理解,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当老师的读后感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当老师的读后感通用6篇

当老师的读后感篇1

读李振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收获颇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四章《走出教育误区》中的一节《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中,李老师这样说:根据我的教训,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在这四方面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绝望。

当我读到这四个方面时,感觉有如五雷轰顶,映照出我的种种不足。其中,冤枉学生这一条,使我备感惭愧。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站在教室门口“监督”学生上课。同学们大多都飞快地回到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突然看见我班顽皮男生小勇兴冲冲地跑进教室。我想:“这小子肯定是跑到操场上玩了,才会迟到!肯定是这样的,准没错!”一下课,我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看到眼泪在他眼圈里打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一年级二班的小同学在厕所里没有了纸,我给他送了纸才回来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为了改掉他的一些坏毛病,我让他多多做好事的!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不能拿老眼光去看人,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个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李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好好读,认真品味,我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相信学生,学生具有可塑性,是我最大的读书体会。

当老师的读后感篇2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教育呼吸民主、科学、个性""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哲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

当老师的读后感篇3

有幸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我这个已经当了8年妈妈的人茫然若失,不知道该怎么样来教育孩子了,或者跟着孩子一起长大才是做个好妈妈的最高境界。

或许是因为孩子对我来说来的太不容易,从小开始我们全家就视他会宝,能满足他的尽量满足。后来慢慢大了,发现也养成了他的一些坏毛病,比如:有的时候太不拘小节,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到现在的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在认真的答题,他老人家却在玩铅笔,估计老师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孩子吧。虽然我对分数看的不是很重,但说起来真的有点夸张吧。从这本书的封面开始我就已经糊涂了,“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孩子都自由了没人管了,他怎么可能自觉呢?他想干嘛就干嘛了,他还能想到今天的家庭作业还没做,还能想到晚上要早点睡,明天要早起读书的,还能想到。好吧,我承认我的世界里只有这个孩子!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虽然我说孩子对我来说是块宝,但我也承认我的脾气不是很好,孩子犯错时我会对他动手,看到他害怕的哭的那副样子,我又很后悔,可是过不了多久,又犯错了,我还是会再动手。我知道孩子只是一只小蜗牛,需要我们牵着慢慢走,让他慢慢欣赏这沿途的美丽风景,也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急功近利,可是当他走的比别人慢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在他后面推着他走。在大人看来,小朋友的这些难题都是些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些不用脑子想就可以出来答案的题目,可是曾经几时,自己也是这样的孩子,现在做了妈妈却以一个严厉的母亲的角色,仗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只有等你长大了才能懂妈妈的良苦用心。其实仔细想想,真的很可笑,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到哪一代才能明白这所谓的“良苦用心”啊,还不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心!还好这一切我醒悟的还不算晚,我的孩子在我的打压之下还没完全被摧残,我还能把他挽救过来,准确的来说是挽救我自己。

我感谢尹建莉老师,也感谢叮咚让我接触到了这位良师益友,今后我相信在教育孩子,更在教育自己的这条任重而道远的路上我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再让我的孩子因为我所谓的爱而害怕我!

当老师的读后感篇4

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感触颇深。

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将他多年的教育体会分门别类地做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也不由地思考了从教几十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做最好的老师》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体会,即“做最好的老师”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两点:

(1)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

(2)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老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师”。

当老师的读后感篇5

一次肯德基的偶然碰撞,谁都不会想到,竟是另一段故事打开头。有胆有识、调皮的四个坏小子(h4)——肥猫(鲁云飞)、米老鼠(米奇)、豆芽儿(黄豆豆)、兔巴哥(战小欧)。他们几个碰都了米兰,他们班少一个老师。因为他们伴有这几个坏小子,终于有老师肯教他们了,可那个老师又失业了!正好米兰又失职了,所以他们就奇思妙想:让米兰去给他们当老师。

结果他们真的成功了!可是米兰老师刚到学校来上班,就结了不上仇家:秦主任、颜老师、马老师、李老师。不过幸运的是:有姜校长和百副校长挺米兰老师。才使米兰从实习老师,成为了正式的教师。

米老师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他喜欢运动、休闲、笑……不像马老师整天穿得老里老气的,还经常为学上的讯息而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米兰教学的方式和其他老师的方式也不一样:她不希望只要学生一犯错,就叫家长;她也不喜欢,学生们都成为皮影戏里面的人,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她喜欢“换位思考”。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悟出了一句话:相信乌云只是暂时路过,阴天都会变成晴天!这句话是米兰说的,因为袁小朱的父母离婚了,米兰说这句话来安慰她、鼓励她而说的。

这句话也深深的印到了我的脑海中,仿佛我隐隐约约听到了米兰的声音:“相信乌云只是暂时路过,阴天都会变成晴天。”如果你遇到了挫折,就用心去聆听漂亮老师米兰说的那句话。

当老师的读后感篇6

我一直喜欢看《淘气包马小跳轰隆隆老师》这本书,里面描写了调皮可爱的马小跳,贪吃的唐飞,啰嗦的毛超,强壮的张达等一些人物。

这本书里有一则小故事,里面说的是秦老师觉得马小跳有多动症,便让他在“六一”节表演节目时演《龟兔赛跑》里的一棵树,如果讲得好就让他说一句台词。刚开始排练时,马小跳不好好表演,但后来他就一心一意地在演了,他一直提醒自己不能说话,不能动。秦老师让他说一句台词:“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到“六一”节表演时,使大家没想到马小跳竟然会把树演得那么好,觉得他不是个有“多动症”的孩子。

当我把这篇故事看完后,觉得马小跳竟然会是一个坚持不懈的男孩,原来调皮的他也有优点。想想自己,连马小跳都不如:去年在口风琴比赛开始之前,老师挑了十几个人去比赛,其中就有我。老师给我们发了乐谱。我一看,真难弹!一回家才刚弹了十几分钟就不想弹了。最后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才断断续续地弹完的,有时候我想把这首乐曲流畅的弹完时,又三番五次的在想:我不想练了!后来又在爸爸的`鼓励下弹完了。不过之后爸爸让我每天去上学前弹一段,我弹了一会儿,就不会弹了。于是,我先准备上学的姐姐虚心求教:“姐姐,这段怎么弹啊?”“姐姐,这段要不要弹得快一些呢?”“姐姐”于是,她便不厌其烦地叫了我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完全搞懂为止。还差点耽误了上学的时间。

这篇故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无论有多难的事,就都能把它干成。我想,如果我与马小跳一样,做什么事都专心致志,特别是在学习方面,那么我们就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当老师的读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我喜欢当老师的作文优秀7篇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5篇

我的梦想当一名老师500作文8篇

当老师社会实践报告6篇

大学生当老师实习心得体会6篇

我想当老师400字作文6篇

当老师个人总结5篇

当老师个人总结精选5篇

当老师个人总结最新5篇

当老师个人总结优质5篇

当老师的读后感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