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情感的表达,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人物与他们的内心挣扎,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将书中智慧内化为自身的见解,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雷锋》读后感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雷锋》读后感篇1
“雷锋”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解放军叔叔,经常有人这么夸赞他:“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那么,现在我就从这“一火车”的好事里,挑出一个来和大家分享吧。
一天早上,雨下得很大,雷锋冒雨去沈阳出差。路上,他看见母子三人在大雨中艰难地前行。雷锋毫不犹豫地过去,把自己的雨衣给小男孩穿上,又转身抱起小女孩,和他们一起走。路上,感觉到小女孩冻得发抖,又脱下自己的毛衣穿在小女孩身上。母子三人感激万分,问问这位好心人的名字,雷锋这样回答:“我叫解放军”。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雷锋叔叔虽然生命短暂,却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我忽然想起来,前几天我也做了一件“好事”呢。
课间操时间,我正在打扫教室卫生,一位同学因为生病,也留在教室里。突然,她很难受地要呕吐,我赶紧扶她去卫生间。没想到在路上她就忍不住了,在隔壁班级外的走廊里吐了一大片。虽然这里已经不是我班的卫生区了,但我没有推卸责任,送同学回到教室休息后,我拿着拖把,把那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巧隔壁班的班主任老师看见了,大大地表扬了我。
可是,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做好事是要量力而行的。什么事可以自己处理,什么事应该向大人求助,这是我们做好事的前提。
下雨了,同学没带伞,我们可以和他同打一把伞;
游泳时有人呛水了,就不能冒然去救,要赶紧喊教练或家长来;
有陌生人让我们给他带路去一个地方,我们更不能滥施好心,要向附近的交警叔叔求助。
在我上学路上,经常遇见一些乞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蓬头垢面衣着不整,有的趴在地上磕头要钱,有的直接跑到我们身边伸手要钱。他们都是不劳而获的人,我们的同情心不应该给他们。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事我们都应该帮忙,我们还是小学生,有些事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分清是非。
做好事要量力而行,但雷锋精神一定要根植在我们心中。
《雷锋》读后感篇2
几天前,我专心致志地看了一本叫《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的书。
书里写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小故事,每读一篇你都会觉得他们那么平凡又那么伟大。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主题,“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
在家庭,做个好孩子。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做家里的好帮手。帮母亲做做家务,帮母亲上街买买菜,帮母亲煮煮饭、炒炒菜,我们应该要为在家里操忙的妈妈多做些家务活,以这样的方式报答自己的母亲。在这个主题中,令我最感动的人物就是孟佩杰——这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在艰难里,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孝道充满了每个细节,她艰辛的养了自己的养母4000多日,成为了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一位孝子啊,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精神,那种孝敬长辈的精神啊!
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学习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门功课,人生的成败,就在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这样做: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把字写的工工整整;还要多读课外书,积累更多有用的知识,日积月累,这样我们的知识储量就会越来越多。
在社会,做个好少年。这个是每一个少年的目标。一次学雷锋活动日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扫大街,清除口香糖,不但做了一件好事,还体验了一会做清洁工,同时也体验到了这份又脏又艰辛的工作。每当我遇到社会当中有困难的人,我都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
读完了整本书,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以前我不爱做家务,觉得又脏又累,现在变得懂事了,擦窗、擦茶几、扫地,每个劳动都做得尽心尽力。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许多的不足,我会努力改正我的缺点,做个有道德的人。
《雷锋》读后感篇3
读了《雷锋日记》这本书我感悟最深的是: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
在《雷锋日记》这本书中,这一篇日记让我受益匪浅:"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雷锋叔叔善于挤时间和钻时间学习的"钉子"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雷锋叔叔善于挤时间和钻时间学习的"钉子"精神,和我被动的学习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前,我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总觉得是老师和父母要我学。我做作业总是马马虎虎的。做完了作业,就玩去了。我这样的学习态度和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然而,后来读了《雷锋日记》这本书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当上课的时候,我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我认认真真地做。每当晚上做完作业的时候,我都会看一些课外书籍。每当双休日我做完作业,就自觉上网看新闻、看别人的作文。我和游戏这位朋友绝交了。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伴我成长。
去年的暑假,我主动叫妈妈帮助我一起制订暑假学习计划。妈妈指导我学习的内容有:《论语》、《弟子规》、《蓝猫小学作文》和48个音标。我的暑假过得很愉快,收获很多。我不再觉得是老师和父母要我学,而是我要学。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激励我勇敢向前。
因为工作雷锋叔叔光荣牺牲了,年仅22岁。可是雷锋精神永垂不朽!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
《雷锋》读后感篇4
我读了这本《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本书后,我深受感触。
比如说:“第一篇故事里的那个小男孩我就非常想向他学习,因为我觉得他是每一个少先队员的榜样。你看,在捡到钱的时候,他没有自己拿去,而是去追 丢了钱的主人。第二,在他面临人家送钱答谢他的时候,他没有要,而且,在人家问他名字的时候 ,他便说:“我的名字叫‘红领巾’。”在有一个人不留名的人送他一支金笔的时候,他也没要,而是叫老师放在后面的厨仓内。因此,每一个新的少先队员,都会去瞧一瞧那金光灿烂的'金笔。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少先队员有着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质。”说到这儿,我还真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先队员而感到骄傲!你说,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少年,能不值得我们向他学习吗?
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具备着这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质,那该多好啊!
再比如说:“有一个女孩,因为她双腿残废,所以上学很不方便。所以,班长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天去她家,把她背到学校,也许,你们听起来这很困难,可是班长她真的做到了。就在有一天。突然下起了暴风雨。可是,班长仍然向往常那样去接她。在半路上,有一位男同学,也要去学校,正好是和她们一个班的,那个男同学说:“让我来吧!”可是班长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我从这里看出,班长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后来,她们安全到达了学校。从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样坚持,你就一定会成功!
最后,我想说:“这一本书非常值得我们去读。”
《雷锋》读后感篇5
我看过许多书,可令我最喜欢的要数《雷锋的故事》了。
这本书中讲述了雷锋做的“一火车”好事。其中有一件是写雷锋在工厂里帮助同事的事。当时,雷锋看同事小高整日愁眉苦脸的,便过去问他有什么心事小高说他的母亲生病了,需要钱去买药,可他的钱不够,眼看他自己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可自己无能为力,可真是没用。听到这儿雷锋把身上仅有的钱都给了他可却被小高婉言谢绝。最后,经过了雷锋几番劝说,小高才勉强接过这份钱。
雷锋不仅乐于助人,还是个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的人,只要哪里有人需要帮忙,那里就会有雷锋。雷锋在书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他不仅嘴上说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自从看了这本书,我也受影响当起了“小雷锋。”
有一次放学,那时刚好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拿上雨伞准备回家,就在我走到校门口时。我看见了邻居孩子。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还没回家?”“我没有带雨伞,所以回不来家了。”他回答说。听了这话,我便对他说:“要不,你和我用一把伞,我们一起回家把。”说罢,我便和他在一把雨伞下同行。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转眼功夫,我便把他送到了家门口。这时,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想这就是帮助人以后的喜悦吧!
有时候我还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借给同学文具用品、帮同学拿东西、关心、帮助受伤同学
?雷锋的故事》伴随我的成长,让我知道了帮助别人,懂得了关爱。
《雷锋》读后感篇6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生活岗位……”这段精彩的语言,你或许会以为这是哪个名人的名言,但这不是,这只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小段,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会想起这个故事。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现在的世界,不光科技在发展,人心也在变。就拿现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吧。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不光是这个,现在我们别说邻里互助,就连邻居都可能不认识吧。
正因为这些,雷锋精神就成了当今社会上急需的了。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现在有很多人觉得雷锋精神是“傻子”精神,但是,雷锋的这种“傻子”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种“傻子”精神,呼唤这种“傻子”精神。
《雷锋》读后感篇7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那时的我只会照本喧唱,根本不明白歌词的含义。直到我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才了解雷锋叔叔的伟大事迹。雷锋之所以伟大,不是他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他做什么事总会先想到别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一切,在平常事中体现伟大。
雷锋叔叔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车兵,他却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好事做得不计其数。战友的棉裤破了,他不声不响地把棉裤补好;大嫂的车票丢了,他主动用自己的津贴补车票;当战友家有困难的时候,他偷偷地以战友的名义寄钱······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叔叔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无处不在,是到处都可以闪光的。
如今,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有40多年了,有的同学会叹息,现在“雷锋”已经少之又少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雷锋不但没有离我们远去,而且越来越近了。校园里,几位小同学手里拿着塑料袋,捡着地上的废纸、杂物,让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加整洁、干净;马路上,车水马龙,司机叔叔等小朋友们都安然无恙地通过路口,才缓缓行驶;车厢里,水泄不通,可还是有几位叔叔阿姨同时站起来给老奶奶让座······你看,雷锋不就在我们身边吗?雷锋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你想,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让我们从这一刻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让雷锋精神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雷锋》读后感篇8
在三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书,书名叫做《雷锋的故事》,里面讲了许多雷锋帮助别人的故事,如:雷锋背着老奶奶上火车;给一些孤儿拿被子……
虽然已经事隔了有几年的时间,甚至十几年,但里面的故事却像一年前的故事一样,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雷锋在一次战斗中,给他的队长一套方案,最后取得了胜利。队长给了他二十元钱,也许现在二十元钱算不了什么,人人都能拿出来。但在那个时候,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但是雷锋却没有收起来,而是全部捐给了贫穷的人。让别人吃上肉,自己却天天吃干粮,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进行了深思,为什么雷锋要把那二十元钱给别人,却没有留给自己,如果当时他不把那二十元钱给别人,那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老师的钱包与手机,都不见了,老师便号召我们大家一起找,结果都没有找到,同学们都生气的跑回了教室,坐在座位上。只有我、李禹桐、赵牧宇、杜雪妍和老师在找。突然我从楼上看到了老师的钱包,急忙捡起来。可是手机呢?哦!原来被老师夹在了书中啊。
老师要奖励我几个本子,可是我没要,我跟老师说:“老师,3月是学雷锋月,我们都应该向雷锋学习,多帮助别人,谢谢老师!”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帮助别人,一定是快乐的!
《雷锋》读后感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