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任务的完成,优秀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适应,久久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6篇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有6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6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小羊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6只不同的小动物,有6节车厢的火车或有6棵小树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6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6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3、游戏:坐火车

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4、游戏:排队

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6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活动结束:

讲评上课情况。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活动过程及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2、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4、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见图一),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见图二)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见图三)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2、3"。

【活动过程】

一、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游戏"看数取物"。

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l、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二、小组活动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看数字印图形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看实物贴数字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活动评价(师生互评)

1、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以"寄信"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

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

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力、判断力、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

2.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正确感知椭圆形。

3.能根据其特征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椭圆形、学会认识椭圆形。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卡片一套。

2.各种图形卡片。

3、碟片、石头、糖、面包、树叶、苹果、鸡蛋。

4、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椭圆形。

活动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利用椭圆形自创与操作。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导入主题。

1、和幼儿一起玩手指变变变的游戏。

2、用毛根变魔术(各种椭圆形的东西)

3、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今天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新的图形宝宝、它是谁呢?想不想认识一下新的朋友?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好不好,咕噜咕噜变、椭圆形宝宝出来了,小朋友们好,我是椭圆形宝宝,很高兴认识大家,椭圆形宝宝非常有礼貌、我们是不是也要向它问好呢!

二、了解椭圆形的特征。

1、师:我这里有两个图形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椭圆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找一找哪个是长长的圆、扁扁的圆? (圆形圆一点、椭圆形扁扁的比圆形长一点)

师:我们把这个长长、扁扁的圆、叫做椭圆形。

2、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椭圆形呢?

三、寻找椭圆形。

1、出示准备好的道具、这里也有椭圆形看看谁最先找出来。

师:调皮的椭圆形要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出示碟子、树叶、苹果、鸡蛋、糖、面包、石头、等。

四、幼儿拼图并点评。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用各种图形简笔画

2、把准备好的图形拼作一幅画。

3、幼儿的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加以鼓励。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孩子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不足之处:

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语言不精炼,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还要多加学习。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篇5

教案目的:

1、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准备:

头饰各一个,一个盘子(内有3个寿桃),情景表演。

教案流程:

一、进行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出示铅笔: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又拿给xx一个,有没有铅笔了?用什么表示?(启发幼儿思考“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出示数字“0”,告知幼儿“0”也是一个数字,“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景,让幼儿判断,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如,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饼干盒里的饼干吃完了,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

二、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0”的造型。(绘画方式:画出一个“0”;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0的造型;材料摆放的方式:用毛线圈出一个0的造型;剪切的方式: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

三、 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摇控器、电话键、微波炉的刻度等。)

四、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数字“0”的认识。

1、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1=()、2-2=()、3-3=()、4-4=()。请幼儿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说出理由。

2、小结: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都为“0”。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在生活当中常常要问到许多图形,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图形,锻炼幼儿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

2、让幼儿从认知的图形中,延伸到生活中的实物。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图形到实物的延伸

难点:让幼儿理解图形,幼儿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及一些实物图形

活动过程

1、准备课程

引导幼儿识别图形,分发道具

2、教师说出每个图形名称,让幼儿把相应图形拿出来

3、手工课,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拼图形,看看这些图形能拼出什么形状

4、图形延伸,举例说明,桌子、凳子、火柴盒、小镜子等实物是什么图形,相应分类。

5、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身边有哪些图形。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在认识图形的时候,需要做到对图形的理解,在实物和图形之间要做到匹配,锻炼幼儿的辨识和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认识序数大班教案6篇

小班认识螺教案推荐6篇

数字7认识教案通用6篇

小班认识颜色教案6篇

小班认识枪的教案通用6篇

认识序数教案7篇

小班认识螺教案7篇

小班认识螺教案优质7篇

认识五官小班教案5篇

小班认识螺教案优秀8篇

中班数学认识双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079